• 4

SSD近來好像又有跳水趨勢了...


chiyenms wrote:
Plextor 的話...(恕刪)


這我可以理解..

所以它不可能站住市場大宗的, 如果SSD已經進入像當年光碟/燒錄機一樣..
到處都可加入, 製程及技術又已經穩定的狀況..
Plextor應該是前幾個退出市場的...
只怕那時連Intel都有可能放棄不玩....

所以說目前SSD還算是高利潤的產品就是...

changpizz wrote:
其實不是沒有問題 ...(恕刪)


這麼多技術, 這代表SSD整體技術及製程還不到完全成熟..
所以大家一人一把號, 有的玩FW,有的玩Controller,有的搞顆粒,有的搞專有軟體...
期待這樣一個產品能夠靠各種"獨門技術"就穩定成熟, 我認為是不可能的期待..
即便你願意花大錢買M5P也不會有明顯優勢及保證...
就像當年plextor燒錄機燒出片子, 同樣未必是品質保證一樣...(但好歹是前段班啦.)
但它的高貴程度可是挺嚇人的.. 我就買過一台...(當年不懂事花家裡錢不心疼..)

真要比安全的儲存媒體, 硬碟還是相對可靠的東西, 而且便宜...
買兩顆多存兩份也不心疼...

我認為以現在SSD的價格及技術來說, 拿來做永久或半永久儲存媒體, 不是很妥當的...
除非你錢真的很多... 但同樣的錢, 硬碟可以提供高出五六倍以上的空間..
可靠性也只高不低... 似乎也沒必要...

所以SSD目前實用上還是系統及程式,還有常用檔案的儲存及執行單元..
這些作業本身重的是基本性能跟足夠空間利用... 反倒是絕對性能及高可靠性未必吃香...
除非你不必花什麼成本就可以提升這兩個主題...

雖說撐完保固期是廠商的基本設計邏輯, 可是實際上, 若非重要儲存媒體, 也沒什麼太要緊的.
畢竟就算是Plextor, 它保你SSD裡面資料嗎?
而已SSD發展來說, 它是進步中的產品, 高發展性的利基產品..
去花大錢買"現在"的性能, 我覺得很浪費.... 若要買"可靠性", 卻也未必必要...
除非其他產品爛到不堪用... 畢竟拿SSD當主儲存資料的人並不多, 也不划算...

其實, 如果SSD一直保持高單價的利基產品地位, 要它真正廣入電腦系統, 才是件麻煩事...
人家硬碟一顆1.5K就有500G可用, 系統廠大量購入還更便宜, SSD小小128G裝點東西就完了...
還要人家近兩倍價格... 自然要普及就難得多了...
SSD廠商當然知道這個問題, 若早晚想搶下大量硬碟市場, 那麼優先擴大量產規模..
衝進市場, 像美光跟EZ一樣會比較有利...

我個人覺得, 在性能及可靠性可接受前提下,SSD把價格降下來, 讓市場普為接受才是王道..


小江老爹 wrote:
其實, 如果SSD一直保持高單價的利基產品地位, 要它真正廣入電腦系統, 才是件麻煩事...
人家硬碟一顆1.5K就有500G可用, 系統廠大量購入還更便宜, SSD小小128G裝點東西就完了...
還要人家近兩倍價格... 自然要普及就難得多了...
SSD廠商當然知道這個問題, 若早晚想搶下大量硬碟市場, 那麼優先擴大量產規模..
衝進市場, 像美光跟EZ一樣會比較有利...


兩個東西和這有關

1) 目前還是不少消費者 (至少在 Mobile01 上看起來)
對 SSD 的特性和功用沒有好好掌握, 一直在宣傳或是認為
"換上 SSD = 整體電腦效能突飛猛進"
對於什麼叫作 "快" 的電腦, 以及 Storage 的機能沒有正確的認知
在這層消費者 (甚或是被這些人代裝機的消費者) 中的普及率不合適的拉高

2) 硬碟早前出過好幾次整批不良品的機瘟,
有時只要一個系統性的用料出問題, 就可以直接拉倒一家廠商


上面的 (1)+(2) 下來, 3~5 年內, 只要有系統性的機瘟
就會 掛掉一大串沒有作資料備份的人的主硬碟
這樣的話, 目前作 SSD 的這些廠家,
有哪天有人突然不見或是被接手的機率還是蠻高的.
現在不是多掏錢買多餘穩定性 而是完全相反 連基本穩定都成問題 卻還是要掏錢買這才最誇張

SSD戰爭早已進入末期的群雄之爭了 哪還有風光無限的樣子?風光期過去都好多年了 突然消失的廠商可不少
這些群雄爭的是未來的戰略意義 像傳統硬碟廠牌這樣的指標性地位 只是卡在這尷尬期 只好當土匪搶消費者

市場亂不亂倒無所謂 畢竟都知道市場出現畸形 自己用的當然自己驗證
只是感覺像看到消費者被罷凌 卻像是很享受 說幾句真話想提醒反而遭殃 被當另有所圖

掏錢買不ok產品還倒幫做測試小白鼠 那我也表示尊重
反正台灣能聊SSD的本來就不多 相比之下對岸消費者還比較清醒
撐保固期這種舊招失傳已久了 現在是肚子早就大了 只要隱藏的快都看不到就能沒事


保障資料?連顆粒都不敢做保證 還指望資料?
喔不! 是連所賣出產品究竟好壞 都只能憑消費者自己人品了

穩定已經是負數 你還覺得能在下修? 速度還能有的戲碼也重播n場了
機制搭配與調整還實驗不夠多? issue發生率如果是件好事 估計廠商都能得獎了

系統沒有重要資料所以不在乎這想法怪怪的 難道你認為他像掉東西一樣 是一個一個在掉?
如果是倒還好 偏偏就不是 電腦系統的使用上 即使碰到他發生問題 消費者基本上可能也不知道

如果檔案依然在 可以執行 但是到某個指令才出錯 這樣像不像採地雷的小遊戲?
執行微軟系統每次系統服務你不確定哪個會啟動失敗 這樣的快 你覺得有享受快感嘛?
又或者Mac os x系統全新安裝好 開機後重開就崩潰 甚至連安裝都不能 ssd的快能給User多大好處?

Flash mlc標榜可到70度 但是實際連70度只有運行兩顆Flash的恆溫都驗不過時 你還覺得穩定度真的不到太糟糕?
我是覺得連恆溫都有問題 這樣已經是糟糕透了 那會聯想到究竟PE值是否只能當成猜謎 耐用度就憑運氣
jbcrobert wrote:
也是,在廠商的眼裏,...(恕刪)


上機燒機這種跑法 沒有花費 年以上時間 應該不用想得到結果了
全容量+室溫環境 聽起來就只是跑辛酸的
舉個簡單一點的例子
Flash數量4 容量僅16G 三星k9lbg顆粒
跑超過3年的都沒有等到那一直以為一定會看到的壽終結果

既然看不到那就加上溫度條件
直接進實驗室用專業溫控設備模擬穩定高溫環境
連接到平台開始進行大量讀寫 看這方式結果如何
結果.....7天後依然活著屁事都沒有
一直到現在那片5年前的古董 JM601
現在也依然可以讀寫使用都正常

所以照他們所跑的模式 如果沒有先減少顆粒數量再跑
即便製程再糟糕 8顆數量可能得不到裝置寫入失效的結果
即便Smart出現有多大改變 重開卡後或許也依然讀寫正常 一切回到原點

那再強化存取方式吧 針對Flash同個位置不斷讀寫呢? 這樣總該能有結果了吧?
確實有結果 可能運氣太差 挑了個位置寫 1/0 交替運行1萬多次 才出現失效 ....
這僅僅是單一位置得到的結果
可見要是ssd 滿件直上 有結果機會有多麼渺小
上單顆ic去執行已經是用要價兩三百萬的實驗平台
估計這要是還覺得不準 也只剩ic廠才能信了
做SSD的Plextor並非做燒錄機的Plextor。
做SSD的Plextor是點燈牌跟Plextor買商標權貼牌製造的。

至於有人說SSD的技術越來越爛,三星偷工減料搞作弊。或許做必做很大,但2013年三星的SSD是送修率最低的,比INTEL還要低,就算已經動用到TLC顆粒。

changpizz wrote:
Flash mlc標榜可到70度 但是實際連70度只有運行兩顆Flash的恆溫都驗不過時 你還覺得穩定度真的不到太糟糕?
我是覺得連恆溫都有問題 這樣已經是糟糕透了 那會聯想到究竟PE值是否只能當成猜謎 耐用度就憑運氣

changpizz wrote:
上機燒機這種跑法 沒有花費 年以上時間 應該不用想得到結果了
全容量+室溫環境 聽起來就只是跑辛酸的


看樣子這位大哥是待測試廠的
因為flash本身的特性,測完這樣結果這顆等於是報廢了,不會流入市面
這和各大廠的測試方式有關,至少會跑個幾批做統計
最後抽測,所以不良率是有的,各大廠也只能想辦法降到最低
全容量+高低溫這種跑法,測試成本高的嚇人啊
韓國Flash相關多年前就是翹楚了 雖然人品.....
我正在運作中的240G SSD 也是用三星 Flash
即使刻意想找毛病 也是毫無機會 根本挑不到什麼問題
讀寫比對運行幾個月 連發現1個不符合的機會也沒出現過

反觀一般狂廣告的SSD
可能連基本 0,1,55,AA,FF,0~255 ∞ 落馬的就不會少了
其他嚴苛條件 已沒有做夢的必要.....

對於Flash了解點皮毛而已 懂的實在不多
只是興趣常看常摸索 不然就不用還網路交流學習
估計每個買過SSD的end User 都能搬不少內容
SSD都掛掉好幾家了,其中不乏大廠,怎麼還會有人以為SSD好賺?

現在的SSD就像早期的萬轉硬碟,容量小,大多數拿來當系統碟用,非資料碟.

資料碟要常備份,系統碟怎麼可以讓它常掛?

晶圓廠的技術決定成本,控制廠的技術決定效能.

TLC技術沒有你想像中的差,事實上,TLC已經大量在你生活中,包括手機,許多NAND都是TLC了.
我也清楚一般消費級都是出貨優先 不然估計交期會永遠無期
但是貨照賣 驗證也不用停吧 市場上都屍橫遍野了 也沒看哪家有緊張起來開始處理
錢收完會如此雖不意外 不過不用裝做沒這回事 有些連end User都找到問題點了
復現就能處理的也依然沒點風聲 完全是處理誠意的問題了 令人懷疑廠商DVT是不是沒存在過

SSD出現至今超過5年了 連個內建RAID功能 也似乎依然保持過去說法 三不管所以無能為力
我真的不理解消費者還願意掏錢原因到底是什麼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