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y155112 wrote:
OCZ 股票在美國時...(恕刪)
這下ORZ了


OCZ 申請破產,公司資產未來或將由 Toshiba 買下
27 日美國時間,NASDAQ 開市似乎就已經出現不詳的預警。
OCZ 股票在美國時間 27 日就已經 出現停止交易的情況,而這家公司在台灣時間 28 日凌晨 3 時左右正式發佈新聞稿,宣布申請破產。
在較早之前的報導,OCZ 不符合某些貸款協議的執行比例以及契約,因此根據 Hercules Technology Growth Capital, Inc.(HTGC)的書面指示,該公司所有的存款以及現金將由 HTGC 控制。
目前日本 Toshiba 集團已經正式對 OCZ 破產程序中的資產進行報價,OCZ 認為雙方大致上已經完成談判協議,同時所有重要條款已經獲得同意,至於這些條款將涵蓋商標以及員工的保留。在美國破產法令的相關法規下,Toshiba 的報價已經獲得破產法院的同意。
如果無法與 Toshiba 達成最後協議,OCZ 計劃在近日遞交破產申請文件,同時公司也會進行清算。
在這之前,市場已經有不少消息陸續傳出,同時 OCZ Vector 150 採用 Toshiba 19nm NAND Flash 也間接暗示了這些傳聞,只是雙方在沒有公佈的前提下,大家只有繼續猜測。
現階段相信 OCZ 將接受 Toshiba 所提出的協議,整筆交易最快將會在 11 月底前完成。Toshiba 目前缺乏控制器,OCZ 再擁有控制器技術但缺少 NAND Flash 的情況之下,若後者歸入 Toshiba 旗下,對於這家日本公司可能會是一件相當不錯的事情,這也將讓 Toshiba 成為另一家擁有傳統硬碟以及 SSD 的儲存廠。
截止台灣時間凌晨 3 點 06 分,OCZ 股價從 0.63 一路滑落至 0.1628 美元,下滑幅度高達 74%。
肚子三層非一日之饞 wrote:
顆粒上打印的名稱是有...(恕刪)
坦白來說,對我們消費者,這些東西我們也看不到,我們多數也只能從開箱文或覺得效能/價格不同條件去選,如果在沒有開箱文情況下,誰會知道用什麼顆粒,甚麼主控,頂多看外殼的說明看看官方宣稱的效能而已。
所以很久之前我就很期待廠商可以做一件事情,標示"主控"和所使用的"顆粒",可惜到目前還是沒有一家廠商願意這樣標示。所以消費者的我們只能期待開箱文中的資料去猜廠商真的使用的是這樣的產品,畢竟我覺得FLASH這幾年的製程變動真的很快(一年左右就一個新製程),封裝方式又多(我只知道有幾種,但是看有些懂的人說出來的更多。)
我不買OCZ的原因很單純,我覺得他們不是很重視客戶。
我比較喜歡看出事後,看看那些廠商處理的態度。如果處理的好,我反而敢買那家東西的產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