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SD 當系統碟跑很慢(WIN7)→ 分享新購Panzer-IV 64GB*2顆 作RAID0


p0937795182 wrote:
主機板是GA-78L...(恕刪)


SSD的效能偏差是主因,考慮到你的電腦配製,換一顆單碟1T版的傳統硬碟,應該會是C/P值較高的選擇。

Good Luck!!!
以前也有網友有一樣的問題, 結果發現是沒有設寫入快取, 檢查一下設定吧 !!

裝置管理員-磁碟機-SSD-右鍵選單-內容-原則,
勾選 在裝置上啟用寫入快取
有喔! 我有設定快取,不過還是一樣會頓,分頁也設往hd也沒有什麼用
我在網路上有看到這顆64G的性能表差不多就這水準再上去一點而已,
可見這顆的程度大概就是這水準而已,以古董碟來說很正常
p0937795182 wrote:
小弟的ssd 跑出來...(恕刪)


AMD的驅動更新一下看看(AHCI)
去找找看最新版
主機板官網上不見得是最新的
也不要用到WIN7內建的
SSD 速度要快,3個要點:

● SATA3

● SATA 要設定成:純 AHCI 模式(在主機板 BIOS 中可以設定)

● SSD 本身也要有一定水準




我這個主機板是 AMD FM2 腳位的(APU)

便宜的廉價主機板,才2千元,其上有 5個 原生 SATA3

測出來的數據,和網路上別人的比較,並沒有太大差異

其實 AMD 或 Intel 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要 SATA3、AHCI

Intel B75 晶片組才一個原生 STAA3,H77 晶片組才2個,小氣巴啦的。而且主機板又貴。

AMD 的晶片組就大方多了,即便那麼廉價的主機板,一口氣就給了 5個 SATA3。

準確的說:根本沒有 SATA2 的插槽,全部就是只有 SATA3 的,隨便插哪一個,保證都不會插錯

*******************************************

樓主你的速度慢

唯一能調的只有 AHCI

進主機板 BIOS,確認一下 SATA 的模式,是不是調成純 AHCI(不是 IDE,也不是混合)。

※ 重要:
若原先的設定是 IDE 模式或混合模式的,先不要急著調,先給 WIN7 打 AHCI 補丁,不然調了 AHCI 後,WIN7 開機會藍底白字。

補丁的具體編號:Fixit 50470
win7- IDE 轉 AHCI 修復


沒有 SATA3 的問題(主機板只有 SATA1 或 SATA2 插槽),除非砍掉重練,不然無法解決。

AM3+ 腳位新型主機板,可以向下相容插 AM3 腳位的 CPU。不過單只換主機板,並不划算。

也可以插 SATA3 擴充卡,但這也不划算,且沒原生 SATA3 速度快。

所以主機板將就用吧,不然就是一鼓作氣,乾脆整個砍掉重練升級。


SSD 本身速度也有關係,數年前舊款的 SSD,並沒有現在主流的那麼快。以前還有 SATA2 規格的 SSD,若是這種古董 SSD,那速度不快也是自然的。

fedora wrote:
SSD 速度要快,3...(恕刪)

我目前重灌win7系統在另一顆WD 500G AAKS的硬碟上,然而跑出來的分數也是慘不忍睹! 不過可以接受的是系統不會再頓頓,加上目前瀏覽網頁都變得很順,我想就先這樣暫時先撐著吧!
由於我有多螢幕的需求,所以偏向AMD的主機板,根據今天01網友與大大您的解說,轉換成Intel與主流SSD的作法似乎C/P值不高,所以現在的配備先將就一下,
或者組RAID0好像也是一種方法

另外~再請教一下
SSD與500G組raid0 會比較好嗎?有人這樣子組過嗎?
p0937795182 wrote:
轉換成Intel與主流SSD的作法似乎C/P值不高,所以現在的配備先將就一下,
或者組RAID0好像也是一種方法

另外~再請教一下
SSD與500G組raid0 會比較好嗎?有人這樣子組過嗎?..(恕刪)


主流 SATA 3 的 SSD 很快啊

不過主機板也必須有原生 SATA3 的插槽,才能發揮它應有的速度。

SATA 1代,頻寬 = (150MB/s)
SATA 2代,頻寬 = 3Gbit /s(300MB/s)
SATA 3代,頻寬 = 6Gbit /s(600MB/s)

就是說:
即便有一顆主流 SSD,它能讀寫 500MB/s,但若插在 SATA2 上面,就會被頻寬給限速在 300MB/s 以下。

就像一台跑車,能跑時速非常快,但上了台灣市區街道,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這樣當然是很浪費,沒有發揮那顆 SSD 應有的速度。


像我上面貼的那張 SSD 測速圖,就是我現在用的。WIN8 開機進桌面,約 17秒。裝軟體,更新、掃毒、開啟軟體.....什麼的,都超快的。

比硬碟快多了,很爽。

系統碟,推薦一定要用 SSD。容量不需要大,夠用就好。

SSD 容量有限,所以硬碟也是要買。兩樣都需要。

SSD = 系統碟,C: 槽,純粹放 windows、軟體、遊戲的

硬碟 = 資料碟,D: 槽,放影片、音樂、圖片...之類的


目前市面的主流 SSD,大多數網友公認:
Ezlink Panzer-IV
Plextor M5S

這兩款型號,C/P 值比較高


AMD 新架構的主機板,AM3+ (9xx 晶片組)或 FM2(A75/A85 晶片組),都有原生 SATA3 插槽,而且很多個,不一定要 Intel 的。

Intel 晶片組,對於 SATA3 插槽,給的比較小氣,便宜的晶片組,都只有 1~2個,其餘的只有 SATA2。而貴的晶片組,主機板也是貴鬆鬆。

至於這兩種平台,那種好,各有優缺點,看用途而定。

我只是說 SATA3 插槽數量的部份,AMD 比較大方+便宜省錢。

SATA3 就是 SATA3,一種規格罷了
不可能 AMD 的 SATA3 是跑 600MB/s
而 Intel 的 SATA3 就飛天了,跑 900MB/s
那是無可能的事情


***********************************************

RAID-0 的部份

不建議用 硬碟 和 SSD 組 RAID-0

因為:

1.速度會被硬碟嚴重拖慢

不組 RAID-0,單純用那顆 SSD,都會比這種組法速度快

2.容量差距太大,會有很大的浪費,不值得

兩顆磁碟組 RAID-0 ,總容量會是 "最小的那顆" X 2 倍

比方說:
500GB 硬碟
128GB SSD

組出來的總容量,是 256GB(最小那顆 X 2倍)

而硬碟多出的部份,全部浪費掉。所以這種組法,不值。

沒比較快(SSD 自廢武功),而且浪費很多空間,完全沒有好處。

註:通常 RAID-0,會拿兩顆一樣容量的去組,才不會浪費空間。



不過如果預算夠, SSD 可以考慮組 RAID-0 的

比方說:
64GB SSD 一顆 2000元
128GB SSD 一顆 3000元

如果拿 2顆 64GB SSD 去組 RAID-0,總容量也有 128GB,但是會貴上 1千元。

雖然貴上 1千元,但速度卻是天差地別。

SSD 單顆,
連續讀取速度 500MB/s
連續寫入 200MB/s

組成 RAID-0 後
連續讀 1GB/s
連續寫 400MB/s

「連續讀寫」的速度上,會有驚天動地的變化。

而 4K小檔的讀寫速度則是沒有變化,RAID-0 無法加速 4K 讀寫速度。



包括你現在的主機板,只有 SATA2(300MB/s)

只要用 SSD 組 RAID-0 ,就能突破那個 300MB/s

SATA 槽每個通道的頻寬,都是獨立的,非共用。所以組 RAID-0 可以突破頻寬上限。

但講是這樣講,也有點浪費就是了,因為拿 SATA3 的 SSD,去放在 SATA2 用,本身就是一種浪費。除非說短期內就有升級的打算,先買來享受一番,不用多久就要升級到 SATA3 。(主機板和CPU都換掉)


*********************************************

至於那顆古董級 SSD 裝 WIN7 為何不穩定?

可能是快壞了,可以用磁碟檢查軟體,檢查一下。

比如用 DiskInfoS 看一下磁碟的健康狀態。


SSD 是電子式的快閃記憶體,快閃記憶顆粒,有寫入壽命。

MLC 顆粒平均寫入壽命約 5萬次。(這是早期的資料,現在也許更少)

就是說:顆粒中的某一位址,如果寫入資料 5萬次,那個位址就報銷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SSD 的主控晶片(處理器),會去適當的分配打散寫入位址,不會讓資料常常寫在同一位址,借此來提高壽命。

理論上,就算某位址報銷(類似硬碟壞軌),SSD 也不會立刻就壞掉,仍是可以使用,只是會把報銷的位址,標示一個報銷的旗標,然後永不在去存取,那剩餘的位址空間,就仍是可以繼續用的,只是容量會縮水。

但不同的 SSD 牌子,有不同作法,也無法一概而論。
就算是sata2 ,分數也太奇怪了

再檢查一下
1.4K對齊
2.AHCI
3.換一條資料傳輸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