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SSD,循序讀如果在都支援的情況下,SATA3大約都有500MB表現。寫入的話看容量大小,平均約每60GB,寫入70MB上下。也就是說SATA3的SSD,在120GB這個容量,原則上就都完勝100MB 的HDD,但是會小輸HDD 200MB等級。
3.一般消費型HDD的保固,希捷大約在1-2年,WD要看X標,有1-5年差別。SSD一般是3年,有些有到5年保固。
4.SSD真的強在,因為SEEK TIME低(幾乎可以忽略),所以對於需要讀取到分散檔案的,表現會優於HDD。
5.大家說的4K讀取和寫入完勝HDD,實際表現在很多小檔的讀取(EX:開機或開發程式),整體操作感會優於HDD。
簡單來說,目前SSD輸在HDD
1.SSD主要在價格和容量,和傳統HDD比起來還是不小差距。
2.SSD有所謂的寫入次數問題。
3.SSD如果真的壞掉,要救回資料的機率很低。
其他應該都完勝吧
不過SSD的強項是讀取
寫入的話要買大容量的寫入才會快
以我的Hitachi 500G在"連續"讀取與寫入都在120~140MB/s之間飄移
Intel 330 Series 120G才剛在寫入達到120MB/s
不過這些都只是"連續"
如果是4K那可天差地遠
我自己的配置方式是買一顆最爛的SSD(intel 330 60G)
程式灌在SSD
其實下載及桌面通通存在HDD
這樣既可保持寫入的高速(雖然要這種連續寫大檔的機會不多)
也能保有SSD READ的優勢
重點也不容易減少SSD壽命(用了幾個月了都還在100%)
SSD的缺點如價格較高, 容量較小, 用久會速度變慢(掉速), 其實這些都還好, 最大缺點是寫入次數限制, 硬碟需要經常做抹寫資料的動作, 不論是重灌系統, 安裝程式, 刪除, 複製..., SSD去限制這些動作的次數, 這樣很瞎, 就是說, 超過一定次數將無法做寫入的動作(詳細情形請自行查), 這對某些有特殊需求的工作者或使用者來說(如需要經常重新安裝不同系統測試或經常性大量資料的抹寫動作), 十分困擾, 據廠商稱, 一般使用者至少用十年不是問題, 因SSD才剛普及不久, 現在應該還沒有大量拒絕寫入的案例, 但隨時間過去, 類似案例一定會慢慢出來, 原來快閃記憶體跟碟盤在抹寫資料的處理方式不一樣(詳細情形請自行查), 需要預留至少10%空間做為緩衝區, 所以不能全部塞滿, 否則會有問題, 不管怎麼講, 反正SSD就是有這個限制, HDD就是沒有
SATA3介面SSD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必須安裝在AHCI模式下, 才能發揮出快速讀寫的性能, 沒有AHCI雖然也能裝(廢話反正只要是SATA介面都可以裝), 但SSD的功能就出不來, 結果是, 在讀寫資料時, 可能會比SATA3 HDD快一些, 或差不多, 甚至還慢, 都有可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