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SSD壽命問題

問得好....其他文都沉 這篇新鮮...我喜歡
bill.packson wrote:
下面資料擷取於 SS...(恕刪)
bill.packson wrote:
怎麼Mobile01都不能發問啦?!網路都只有效能評測,鮮少提壽命問題,討論一下就要被你酸"請爬文!

因為"效能評測"是比較容易做的出來,只要弄幾個測速軟體(例如AS SSD),網友就可以發表文章了。

但是要測出SSD壽命,就不是隨便誰都做的出來的(我也辦不到),就算做出來,例如要測出平均抹寫幾次後宣告壽終正寢,第一要花很多時間、第二要賠上SSD的壽命當代價...所以幾乎沒網友做這樣的測試。

當然啦!樓主的意思可能是說"討論"壽命問題就好,不用真的去測試使用壽命。
那這應該又可以分幾個面向來探討:
(1)所使用的記憶顆粒耐抹寫的次數?
(2)進行平均化的演算法僅可能的做到越平均越好?
(3)抹寫的資料量儘可能的越低越好(以降低平均抹寫次數)?

對於(1),多爬文找看看各型號的SSD裡面所用的顆粒NAND P/E spec
對於(2),大概得請對這方面演算法(有資料)有研究的大大才能回答了
對於(3),目前SF主控採用壓縮演算法,當儲存的數據容易壓縮時,可增進效能、亦可降低寫入的資料量(降低寫入放大),所以可以降低平均抹寫次數。

註:AnvilBenchmark的作者認為一般應用程式(Applications)的壓縮程度是46%,所以用這個數字(壓縮到46%)來估計一般人的使用環境應該會比較貼切一些。

關於SSD廠商沒有告訴你的真相:SSD資料難以完全刪除,我倒覺得一般人不用太擔心,該文也提到:
就算取出資料也不一定能夠完全重建出原始的檔案內容,只有像圖檔這種會連續儲存,即使部分損毀也能呈現的資料格式,比較有機會復原,或者是能取得文件標頭資訊才有可能重建出可用的內容。簡而言之,資料就算取回,能有效回復的機會也不大,但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除非你的資料真的非常值錢,不然看起來要分析SSD上的檔案內容很麻煩、且成效可能不彰,有此技術的人也不想如此費力的去分析一般人的SSD。

蝦米爸爸 wrote:
因為"效能評測"是比...(恕刪)


感謝耐心分析我的問題,至於分享文中提到的資料隱私問題並非我在意的,(我沒啥創意,所以也沒啥有價值的資料,也不拍攝不雅照X"X離題了....)

至於我比較好奇的是SSD的價位差距還蠻廣的,舉例來說240GB~256GB的產品價差就從4600~9200都有,除了保固時間差異外 (3年保固或是5年保固) 其他規格差異可能還有許多需要做功課(爬文)

最後還是感謝回答,謝謝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