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廠商 : 1K = 1000
作業系統 : 1K = 1024
1GB(作業系統)= 1024 * 1MB = 1024 * 1024 * KB = 1024 * 1024 * 1024 B
1GB(廠商) = 1000 * 1MB = 1000 * 1000 * KB = 1000 * 1000 * 1000 B
1GB(作業系統) / 1GB(廠商) = 1.024^3
=> 1GB(廠商)=1G(作業系統) / 1.024^3
120GB ( 廠商) = 120 GB / (1.024)^3 (作業系統) = 111.8 GB (作業系統)
分割時會分出 100 MB (0.1GB) 作為系統保留分割.
所以剩下 111.8 GB - 0.1GB = 111.7 GB 的容量安裝 WIN7.
在沒有DRAM Cache的架構下利用壓縮和OP(over provision)來提高耐寫度,
同時也可以提高IOPS,以120GB和128GB來說,8GB的容量是不是那麼重要就看使用者個人,
另外在SSD進入穩定態(Steady State)或者在頻繁的高壓力寫入時會啓動Trough Off,
就是所謂掉速的現象,限制寫入的速度,限制寫入量,其實在頻繁跑測試軟體就可以看到差異!
跑分的數字就沒有那麼好看,但是實際使用上是無感的,感覺不出差異!
就像用SATA II SSD升級到SATA III一樣,在日常使用上也沒有明顯差別.
而且SandForce採用的是被動式的GC,不會激烈地回收冗餘,以減少寫入放大率.
Plextor的TrueSpeed是以激烈的GC來維持效能不墜,如果在意容量,
也期待有好的跑分效果,可以考慮M5P,他用的Flash顆粒效能也好,功耗也低!
Plextor M5S就不太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