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 firmware 認證很龜毛。相比之下,其他廠商就 sandforce 給啥都出啥。
另外, intel 會挑 flash,好的都是自己留下來。我不是說他把差的都賣掉喔,是 intel 自己的一定都是特選出來的。其他廠商拿到的就不一定了。
以上都是幾個月前英文的報導讀到的。若需要,有空我可找找出處。應該是 theregister 或 anandtech。。。
我講的也不一定就完全公平啦。我連主機版都是只買 intel 原廠的。。。 實在太忙,若出問題要花時間處理我花不起,所以就買風險最低且最不會不相容的。。。
用過很多Marvell 9174(M4跟Plextor)跟Indilinx(第一代Bare Foot)跟Intel X25-M
其實我對那台Agility3印象真的不好(藍白畫面,塞到90%容量時遲緩到炸)
我看過一些測試報告,Sandforce的一些問題也許都是有一些保護的意義啦
後來看到THG這篇測試: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sf-2200-sandforce-ssd,2987-8.html
有針對120GB Sandforce的狀況作了一些解析跟說明
其實看最後一個測試圖
假如120GB的Sandforce曾經被塞滿過
再次寫入資料時,很可能效能就會打折,像我用過的Agility3,這裡測試寫入只有18MB/s
但是測試240GB的SF,狀況就好很多,大概還可以維持100MB/s的寫入效率
還保有原始寫入效率大概1/3,可是120GB就真的跌的超誇張(大概剩下1/10吧)
我想當時用Agility3覺得慢可能就是這樣,因為我從USB寫東西進去時,就覺得怎麼這麼慢
只是當時想說也許是USB硬碟的緣故(我用USB3.0的Seagate Goflex讀取有80MB/s)
後來我再用過一次Agility3時,我先用電影把這台硬碟塞滿,然後全刪掉
放到第二天,再寫入資料,就發覺它還是寫的很慢,寫入效率並沒有擺一天而恢復
而且我並沒有用i/o meter去操他讓資料很散亂,只是用電影把它放到滿而已
所以我覺得THG這篇測試,跟我實際跑的狀況蠻相符的,應該有一些參考的價值
另外還有就是SF的讀取問題,THG也有針對60GB機種的測試報告做了一些解析
也許因為Sandforce讀取資料都需要額外解壓縮的關係吧,所以實際放了資料上去
跟純粹測試讀取測試效能,會有一些的效能差異,這篇報告在這邊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ssd-60gb-benchmark-review,3137-8.html
THG用軟體去控制把資料寫在SSD特定區段,然後用HD Tune跑實際讀取測試
因為這些是實體資料,所以可壓縮或不可壓縮也會影響讀取的效能
例如再用Agility3 60GB為例子測試的狀況大概是這樣:
他本身是非同步顆粒,他在真正讀取資料時大概是150-200MB/s之間也還好
但看一下Intel的SSD520,他是使用同步顆粒的SSD,他在空白區域可以讀取450MB/s
但在真正有資料的區域,也大概只有250-300MB/s,似乎跟同步顆粒的效能有所差異
THG有一些解釋啦,例如要解壓縮資料,然後60GB的SF預留空間太小(只有4GB)
不過這裡我們可以發現SF的資料壓縮確實有一些效能幫助
例如在MP3/MP4那邊區塊,讀取幾乎都停留在250MB/s那裡沒什麼變化
可是在windows檔案部分,就看得出他在250-300MB/s間跳動,平均應該有280-290MB/s
比完全不可壓縮的區塊相比確實有效能的提升
比對一下M4似乎不太受有沒有放資料影響讀取效能
這是小弟我看到SF測試的一些報告啦,假如在意這些問題的話
也許選用容量大的SF機種比較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