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ATA 6.0Gbps之後....


wingmatch wrote:
我是覺得你說到Goo...(恕刪)


其實Server的機房除了高密度的磁碟陣列之外,還要有完善的散熱系統!
H.D.D.比SSD耗能,所以Thermal也高,用SSD雖然成本高,
但是從節能減碳的面向,他省了不少電費,
另外也對外宣稱自己是Green Business,
這算不算是一兼兩顧,摸蜊仔兼洗褲,我覺得這倒是滿聰明的做法,
當然前提他要夠賺錢也夠有錢!
Sumesis wrote:
其實我用了SSD之後...(恕刪)

你這樣也不完全對,你放在外接盒的資料能及時應用的便利性及速度反倒不及一顆內接sata hd
,反而倒過來走,你希望hd有突破性發展,但自己卻用最慢的儲存方式,你也沒考慮到有鑑於pc普及
程度,相對user的多媒體相片 mp3及個人喜好資料日益增多,萬一想多顆備份時,外接盒不見得是
聰明選擇,以我來說有7顆1tb,一顆系統,一顆bt,一顆儲存,另有3顆做備份放防潮箱(定期2個月更新)
還有一顆平時放著迷片(不備份壞掉不痛)
看了太多人為了相片的回憶花大錢救資料,我寧可為期一年買一顆替換(三顆同時備份)
而你的問題考慮的是hd的發展,並無考量現實中的使用方式及預算,很多人管你效能多好,預算
10k的電腦你去哪弄ssd!若你有5~7顆以上hd,相信你會很懶得用外接盒,一次備份7.800g,等到
你睡飽再來換一顆!

你的開文跟回文有很大的衝突性,詢問著ssd 的爆發性未來,期待性的成長,卻使用著比一般hd更
為慢的儲存方式!你只要把外接式hd改為內接,就有一定的效能成長比例,不是嗎?
你期待著ssd效能,反倒能夠接受慢速的儲存,代表兩者在你心中能夠並存,那何必擔心傳統hd未來!

小強6104 wrote:
你這樣也不完全對,你...(恕刪)


首先,小弟並沒有提過SSD要完全取代H.D.D.,而是在不同的應用面去分工,
大容量的備份目前礙於位元單價比還是存放在H.D.D.裡.
只是我備份的資料量不到800GB,不過備份起來還是需要不少時間.

其次,我沒有DeskTop,所以even 3.5"也是要裝在Enclosure裡,
常用的資料除了Notebook就備份在USB3.0的隨身碟裡,
每個人的運用和需求有所不同,所以也沒什麼好矛盾!

2000年的時候,一支USB1.0 16MB的隨身碟NTD1,500,
一台MO大概NTD7,500, 外接式CD-RW也差不多NTD7,000~7,500,
後來, USB Drive做到了512MB, ZIP用的人少了,市場上少見了,
1GB/2GB的容量出現了, 也進入了USB 2.0,M.O.也步上ZIP的後塵,
現在NTD1,500大概可以買到32GB的USB 2.0,USB Drive了,
10年,單價/位元比差200倍,接下來的速度會更快!

H.D.D.的技術門檻比SSD高,所以你可以看到做的品牌就那幾個,
但是H.D.D.的成本有些是很難降下來的,兩者的價格拉近的速度會越來越快,這是趨勢,
SSD的量成長會很快,但不表示H.D.D.的量會下滑,因為資料量會越來越大,
兩者所佔的比例會慢慢拉近,但是對SSD來說己經是爆發性的成長,
2011年成長率預估是3倍......
一般使用者/家用電腦/娛樂用
並不會為你帶來收益
所以考量跟商用/企業用
不可一概而論 即使全面換裝SSD 也不代表SSD可完全取代HDD

SSD與傳統硬碟是使用者需求的問題
SSD每G單價太高
就算政府再送一次消費卷,一般民眾還是買H.D.D吧?

SATA3誕生
原因是解決傳輸的瓶頸

跟H.D.D被取代沒關系
就像Bear4212說的
各有優缺點
除非一方的優點全被比下去為止
不同走向啦
就像大姆哥現在動不動16G 32G
也是很多人說光碟機要走入歷史了
你看到DVD和藍光走入歷史了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