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美光最近發表的新聞吧!
----------------------------------------------------------------------
美光公司針對企業儲存系統推出34奈米多層單元(MLC) NAND系列新產品,壽命延長6倍
Boise, Idaho , 2009年10月19日 – 愛荷華州博伊西--(美國商業資訊)--爲企業應用設計固態儲存系統時,標準單層單元(SLC) NAND技術因其可靠性和使用壽命而一直備受青睞。不過客戶卻常常要面對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以高成本效益達到其儲存容量要求。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紐約證券交易所:MU)今天宣佈,美光利用獲獎的34奈米NAND製程生產出了多層單元(MLC) 企業級NAND設備,透過這種設備,企業能夠可靠地以高成本效益使其企業級快閃記憶體儲存容量擴大一倍(因爲在相同的晶片尺寸上,多層單元(MLC) 的容量是單層單元(SLC) 的兩倍)。客戶的需求由此得以滿足。美光的新款多層單元(MLC) 企業級NAND設備的寫入次數可達30,000次,其使用壽命比標準多層單元(MLC) NAND延長了6倍。對於更依賴儲存性能的企業級應用,美光公司今天還推出了34奈米製程的單層單元(SLC) 企業級NAND設備,寫入次數可達300,000次,其使用壽命相比標準單層單元(SLC) NAND延長了3倍。
就像SLC跟MLC的差別
現在廠商想用技術讓容量快速追上硬碟
就只能用更多層的x-bit-per-cell
寫入時 其他同cell資料多少也會要跟著調整
但直接的好處
容量會從
2-bit-per-cell===>2倍容量(因2bit為1bit的2倍)
3-bit-per-cell===>4倍
4-bit-per-cell===>8倍(以上是在下想像的 但容量肯定有多,不然廠商沒事微縮製程做什麼,新製程很貴低)
那原本80G SSD就可以從約8000元降到1000元,或是同價格容量變為640G(不考慮新製程或材料成本的話)
然後把保固通通調成一年,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重度讀寫,然後把售價訂在舊製程40%(假定4-bit-per-cell成本12.5%),保固內直接換新,保固外客戶自己買新的,怎麼算廠商也是划算,就算全部都換過一次,廠商還是多賺15%(在此未計入人力成本)
跟製程反而應該沒什麼關係
不然現在CPU快取記憶體都快比486時代主記憶體來的大
動輒32or45奈米製程 可是有誰聽過因為製程微縮CPU壽命縮短?
以上是一點個人想法...供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