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該選擇哪一家的SSD呢?

預算可以建議直接買Intel的
目前OCZ的產新韌體之後經壓力測試還是會有讀寫效能下滑的現象
市面上目前只有Intel是唯一一家在更新韌體並經過壓力測試還能保持原速的
另外有其他文章的大大提到Intel的寫入速度可能是被故意限制在80MB
也許以後靠韌體升級就可以在往上提升
我買兩顆VERTEX在我的華碩A8N-SLI上面

靠腰

竟然不給我灌RAID0.每次都在格式化20%那邊就停了

灌了不下10次.換BIOS.換記憶體.換排線.換光碟機.換A槽.

娘的.就是不給灌...

百思不得其解阿.難道晶片有衝嗎?

最後只好灌一顆.不過真是很快啦.

好羨慕人家可以組陣列喔....嗚嗚嗚嗚
不然應該會更爽
我...我...我剛剛眼花看成

該選擇哪一家的CCD呢?


我心想
一般人不是都看品牌或是功能來選嗎?
怎麼會有人看CCD來選

點進來看到OCZ...啥??
再看一次標題....
我誤會太大了


對不起!先離了
主機用的是2.5吋 SATA介面,這種規格選7K320 大碗效能又快,價格便宜,公司貨保固也夠久了,而且規格

書看一下,你還會發現MTRON的功耗還比日立的7K320還要高,有2.5吋的大容量高速硬碟,就沒必要改SSD了

,大部分會改的人是萬不得以,主機只有1.8吋硬碟能用,或是主機是用IDE介面的(很難買到全新的7200轉),因

為機種的特殊關係,硬碟的價格單價太高,所以比較下就算改SSD也合算,其它大部分的新機都有SATA硬碟能用

,花一些些金額就有320GB 7200轉 低溫 省電,我想裝還塞不下呢。

roba wrote:
我買兩顆VERTEX...(恕刪)



我買了六隻 OCZ APEX 120GB , 再加 Adaptec 5805 RAID

跑3秒已經不動,應該是 IO 太強了

後改用主機板SATA,再用 Linux LVM 來用,快樂使用中

Database 的 Run time 快 20 倍以上 (相比 14 個 SCSI 硬碟,OLAP 運算)

建議可以用系統 (Windows / Linux ) 的軟體列陣試一下
如果大大預算ok, PhotoFast G-Monster-V3 SSD 64GB 這一顆的c/p值也是不錯
台灣製專門外銷日本的, 可以考慮看看

正氣浩然 wrote:
我買了六隻 OCZ APEX 120GB , 再加 Adaptec 5805 RAID

跑3秒已經不動,應該是 IO 太強了


六隻是跑RAID 0 嗎?
joyce3aj wrote:
主機用的是2.5吋 SATA介面,這種規格選7K320 大碗效能又快,價格便宜,公司貨保固也夠久了,而且規格

書看一下,你還會發現MTRON的功耗還比日立的7K320還要高,有2.5吋的大容量高速硬碟,就沒必要改SSD了

,大部分會改的人是萬不得以,主機只有1.8吋硬碟能用,或是主機是用IDE介面的(很難買到全新的7200轉),因

為機種的特殊關係,硬碟的價格單價太高,所以比較下就算改SSD也合算,其它大部分的新機都有SATA硬碟能用

,花一些些金額就有320GB 7200轉 低溫 省電,我想裝還塞不下呢。



因為自從用貴s101 這種SSD的netbook
就愛上SSD了
感覺不到硬碟運轉
又低溫 又不吵

有可以沒關機就提著跑....

但是前提是不影響效能

黃小魚 wrote:

六隻是跑RAI...(恕刪)


RAID 10

yorkyang wrote:

因為自從用貴s...(恕刪)


我都在用 S101,昨晚晚飯時把它亂丟也很放心


joyce3aj wrote:
主機用的是2.5吋 ...(恕刪)


HDD 不是不好, CP 也很吸引,但要看用途呢

Sequential IO HDD 的 IOPS 很高
但 Random IO HDD 的跟 rpm 一樣, 7200rpm = 120 IOPS x Block Size (8KB ) = 7.6Mbps ... (如有錯算請指正……)

What is SLC & MLC ?

NADA Flash的市場可成兩類:一類是採用高成本SLC晶片用於高性能的伺服器應用及高階電腦;一類是採用低成本MLC晶片、性能良好的用於低價電腦市場或隨身碟。
MLC(Multi-Level-Cell) 可以一次將兩個位元的資訊存入一個 Floating Gate之中,Floating Gate 就是快閃記憶體中用於存放電荷的部分。透過不同的電荷數量,MLC 能夠呈現出4種不同的存儲狀態,每種狀態代表兩個二進位數字值(00、01、10與11),由於這個特性稱為 Multi Level Cell,也就是 MLC 的簡稱。 MLC快閃記憶體類型的SSD驅動器存在穩定性問題,這是MLC技術的特性造成的,雖然可以利用驅動器中的軟體演算法克服這種可靠性問題。
SLC (Single-Level-Cell)一次只儲存一組位元,也就是(0、1),不僅程序簡單的多,效能、速度和壽命都有很大的進步。
 MLC及SLC主要的差別在於速度、穩定性及使用寫入壽命:MLC要比SLC差很多。但SLC的價位又比MLC高出約2~3倍的價錢。目前使用MLC儲存及運用於微軟作業系統仍有相當爭議,而業界的建議是使用SLC於微軟作業系統。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