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好男人 wrote:
對蠻多筆電族群來說1...(恕刪)
看原價屋的180G那時候的銷量,應該是比240G的接受度來的高,180G售罄那時候240G好像還有40組。
畢竟價格也是很多人的考量重點,我也是^^。
反正人的胃口會愈來愈大,我也是省吃儉用買了60G,降價又敗了一顆60G想來玩玩RAID0,不過太懶了,最後選擇降價後的120G又敗了一顆,結果半年內多敗兩顆的結果,現在要省一點了。
但是真正合適SSD的應該是Type B,ONFI 3.0 Sync的,
據說20nm 製程,IMFT的良率還沒跨過60%,
而且Performance在Sandforce上比起25nm還要降20%,
到時不知道會不會重演SF-1222+34nm的舊戲碼,
先看OCZ這位"先驅"的對策吧,凡正他往往都衝第一個!
目前SandForce陣營最穩定的是Intel,效能最慓悍的是Toshiba,
Marvell的部分,等Liteon在88SS9187是不是能端得出什麼好菜,
但是以Liteon穩健的作風應該還是會先走Toshiba 24nm Toggle吧,
認真研發好SSD的Liteon要接受消費性市場無情的洗禮,真的有滿肚子的委屈!
Sumesis wrote:
20nm其實Read...(恕刪)
其實,這部分我也提到可能發生的情形。
如果就算20nm的降低20%效能,但是因為製程關係,所以導致在同等價位,可以買到高30%的容量。
假設SF1222 60G的效能有可能比SF2281 60G非同步好,但是如果比SF2281 96G非同步顆粒差,價格上卻沒有差異,我想買96G非同步的人應該會比買SF1222+60G的來的多吧。
但是前提是,較大容量的有沒有比較好的效能。EX:
假設下面的效能這個關係是存在的
180G 20nm > 120G 25nm >120G 20nm
但是價格
180G 20nm >= 120G 25nm >120G 20nm
那大家能接受的120G 20nm價格較低但是效能較差,還是180G 20nm價格稍貴但是效能相似120G 25n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