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12527 wrote:
本來對SSD很有興趣,但是朋友的OCZ SSD一故障直接宣布over,若是平時備份沒做好,或是剛好新的資料還沒備份,就只能含淚看著SSD
後來決定繼續用傳統硬碟,畢竟傳統硬碟大多是從壞軌死起,有機會快備份換硬碟
壞軌...現在的硬碟遇到壞軌開始壞的機會少很多了,通常都是還沒壞軌,讀寫頭掛了、馬
達掛了,而且都是無遇警的,藍底白字重開機,就一直嘀...嘀....讀寫頭掛在那邊,以前
IDE的還能感覺的出來快壞了,現在的SATA會讓你壞的不知不覺,反正都是要備份,普通SSD
保三年、好一點保五年,硬碟保2年第二年要收費,我是選擇SSD,有保固掛BT、下載、QVOD
,已經二年過去了,我現在還在期待它那一天要壞,因為我想換更大的256G或300G,120G
不夠我用了。
tgbyh7 wrote:
希望大容量SSD趕快上市並且降低售價,硬碟市場已經很久沒太大進步了,也......(恕刪)
SSD容量再大有人敢拿SSD當成完全資料儲存嗎? 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敢吧
現在幾乎都是把SSD當成系統碟或者雙系統碟在使用,反正掛了可以重灌或者Ghost
真的敢把照片RAW或者重要資料放在SSD內,我會超佩服他的心臟
目前我雖然也有一顆120G當系統碟,但是資料全放到其他七顆3TB內,然後再用兩顆3TB備份重要的
容量也是問題,SSD這兩年來幾乎是以11個月為週期在平價化(這才是重點,會買來用價格還是主因)
農曆年的時候買120G的價格大約等於去年此時買60G的價格、大約等於前年買30G
如果照這個速度下去,要演變成1TB的SSD平價化(2500左右)至少還要三年,而且這只是理想估計
看看農曆年後SSD又回漲了,甚至比去年底還高很多
而且目前資料的膨脹速度早就不是SSD能追上的
一片REMUX藍光演唱會可能要40G、一張無損專輯CD格式的500MB,96K的1G左右
更別說有在玩相機的拍攝的檔案、連電子雜誌要大量存放都有問題
SSD是能放甚麼資料? 甚至現在連60G都不太能應付純系統碟了
安裝軟體也越來越膨脹,遊戲動輒10G起跳的安裝檔,看看那精美的Crysis3一下子就20G去了了
我是覺得往後兩年SSD還是只有當系統碟的命,這部分他能扮演非常稱職的角色
至於資料儲存,別傻了...要無預警資料自殺的盡量把資料存在SSD上那倒是很好的死亡方式
fls81245 wrote:
我倒是不同意你的說法
我們所聽到的資料悲劇幾乎都來自傳統硬碟
甚麼壞軌、韌體燒、機瘟、磁頭壞..通通都是傳統硬碟
反而SSD的災情就很罕見...(恕刪)
SSD壞了連救都不能救那還有甚麼可以討論的?
壞軌還能救資料,雞瘟還能像兩年前某篇自力救濟的用土法煉鋼辨認出硬碟來救資料
能救的當然還有人討論有人詢問,SSD這種一旦壞了也別想救的是要怎麼討論..
也不是說SSD不好,我自己就有一顆120G,但是我真的只敢放作業系統以及安裝程式
其他資料甚至我的文件內比較重要的我都會同時備份在硬碟內做一份
現階段SSD要拿來純粹當資料碟不是不可能,只是這根本不是目前SSD的主要功能
容量問題就算一年一次對折價格還得有很長的路要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