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 說來也是帶來給大家多一種方便 擺多一般傳統的硬碟邁向一種安靜兼速度省電的平衡所以當他成本提高當然效能跟製程都也提高壽命當然也慢慢減少阿價錢是跟這市場的波動有可能改變價錢高或低和製程的技術跟後期的維護費都必須要算進去因為沒有哪家廠商願做賠錢的生意喔
viphone wrote:十五年前,1.44MB的磁碟片用過沒?那時候的人哪想得到十五年後有HDD,還是4TB的容量所以你快搭時光機從十五年前回來吧嫌貴你就用HDD,嫌短命就用HDD沒人逼你買貴的SSD沒人逼你用短命的SSD. 二十幾年前,我花 NT$5000 買 20MB 的硬碟...那時候還好感動,終於不用等磁碟機慢慢 嘎~~嘎~了
本來對SSD很有興趣,但是朋友的OCZ SSD一故障直接宣布over,若是平時備份沒做好,或是剛好新的資料還沒備份,就只能含淚看著SSD後來決定繼續用傳統硬碟,畢竟傳統硬碟大多是從壞軌死起,有機會快備份換硬碟
以前有I-RAM假如可以改良可以吃DDR3,我覺得就夠用了~~ 8條8G=64G 或是8條16G=128G不會壞又超級快...要是我就可能買~~用 NAND FLASH 做硬碟... 我壓根就不會想用 謝謝~~
2010年我入手第一顆宇沾64GbSSD,本來裝在筆電上面的,當時真的是一陣感動,發現原來我的筆電那麼快,也是從那時起,就決定不再用傳統硬碟當開機硬碟了。因為傳統硬碟耗掉的時間很恐怖。經過三年使用,目前還是活得好好的,但已經移植到桌電上使用了,因為我目前的x220無法使用那顆SSD。桌電換上這顆以後,也發現原來939的CPU也不致於那麼不堪用,用起來倒還很感動的快。去年年底,我花了2450元買了一顆mSATA放進x220i的筆電裡面,現在就用這顆來當開機硬碟。也沒有問題。我這樣看啦!SSD取其速度的優勢,拿來當開機硬碟是非常好用的;但是要拿來當儲存裝置,這我就不是那麼敢信任它;畢竟SSD問世到現在不過五年左右,五年對一個科技產品不算成熟。(早期那種傳輸率只有跟傳統硬碟差不多的SSD就不要講了。)相對的傳統硬碟的優勢:一、價錢便宜二、儲存可靠到最後我的使用法是:一、用小容量SSD當開機硬碟二、用大容量傳統硬碟儲存資料因此,我現在的開機SSD硬碟,我只會找64Gb的,因為實在用不完。但儲存的傳統機械式硬碟越大越好。SSD的價錢,2500元以內的算是可接受範圍,超過這個價錢的,我不會下手。除非,你安裝的東西非常、非常恐怖。目前安裝Win7+文書、防毒、影音等等的,也不過27Gb以內,64Gb已經夠用了;128Gb的對我就是用不到。
barret wrote:如果你死過五顆以上的...(恕刪) 真的,相較之下甚麼NAND的讀寫限制根本笑話傳統型還沒到那個次數就壞軌一堆了一堆人還以為傳統型沒有讀寫限制很好很強大,殊不知問題根本不在讀寫限制而是壞軌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