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買一隻 WD 的 2TB
(其實是想把廠牌都散開, 看看會不會比較好躲過某些像是三爽 0E 事件這種, 避免集體陣亡)
但查了下 WD 的藍標 SN570 好像會跟某些 NVMe 轉接卡有硬體衝突 =A=
於是把目標放到了 SN770 上
沒想到原價屋的估價頁面讓我看到了這個 = =

WD Black SN770 一隻要 3850
Micron Crucial P2 直接跳樓到 1919 ...
(2月買的時候要 2999呢...)
這...
一隻 SN770 可以買兩隻 P2
眾板友會怎麼選擇呢 = =a
整排三隻都變成 Micron Crucial P2 ?
還是按照計畫買一隻 WD SN770 去當資料碟, 或遊戲碟呢?
畢竟 TLC 跟 QLC 在理論壽命上還是有差 =.=
---
主機上的陣容是這樣
Samsung 980 Pro 500GB ( C: )
Samsung 980 1TB ( D: 遊戲碟 )
Micron Crucial P2 2TB ( E: 資料碟 )
Kingston NV1 1TB ( F: 資料碟, E: 的熱儲存副本, 兩隻資料會同步 )
主機板 : MSI Z690 EDGE WIFI DDR4 ( 有 4個 NVMe 插槽可以插好插滿 )
預計不久的將來會把遊戲碟跟資料碟都全面擴展到 2TB
本機雖然只裝了 4個 NVMe
但有接著一台平常沒事會關著
每周開一次, 以週為單位利用 AOMEI Backupper 做資料同步備份的雙槽 DAS
裡面住著一隻 Toshiba X300 系的 4TB 跟一隻 Toshiba MG09 系列的 18TB 做備份
資料安全應該是... 還行?
雖然我覺得 Samsung 0E 的陰影仍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