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前用壞了一顆SSD 當時64G要六千多塊
後來換了128G也好幾年了
現在想再升級速度換新的,但有些地方想不透,只好來求助一下
我隨便抓兩顆速度落差比較大的來作舉例:
威剛SX8000 256G 讀:2000M/寫:1100M/MLC M.2 PCIe
三星Samsung 960 PRO 讀:3500M/寫:2100M/MLC M.2 PCIe
其實這對比我現在使用的~已經快好幾倍了...
但我真的弱弱的問一下,當已經來到SX8000這種速度後,再往上升級,除了搬大型檔案的速度落差很大之外,還能應用在哪些地方呢?
比如我多半使用LR修圖,可能一次修整批出遊的照片(RAW檔),但是照片不論在匯入或是轉出時,也都是靠CPU撐場
這時候C槽這顆硬碟快到一定程度後,是不是對速度也沒什麼幫助了?
因為並非一直在搬檔案;然後就算一次丟大量圖進去,CPU也還沒算完,甚至說RAM就可以勝任之類的
不曉得大家的看法是??
p.s我是都把LR安裝在SSD,尚未處理的RAW也是先放在SSD上
還有就是資料庫,伺服器的領域,如果有一個 SQL 資料庫超級大,高速SSD在搜尋資料時會更快。
影音編輯、3D建模動畫...之類的工作場合,也會用到。
當然一切擺脫不了 "價錢"
"如果價錢相近",聰明的人都嘛知道要買快的。
豈有花一樣錢,去買慢的道理。
會這樣問,肯定就是 "價錢差很多"。
價錢差很多,就會思考:到底有沒有需要,多花錢買更快的?
這是一個「需求」的問題。
「理性消費」是:買夠用就好。
以樓主的應用來說,覺的是不需要去追求最高速的,用不太到。
但 M.2(PCI-E)和 SSD ,速度差別很大,且價錢相近,買 M.2(PCI-E)的比較好。
是說不用去追求 M.2 中的最高速機種,但也不必花一樣錢退回去買古董 SATA3。
計算怎樣買,才有最好的 C/P 值,才是理性消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