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蠻多人在問SSD到底要怎麼選
我本身是遊戲工程師
雖然對SSD專業不是到很厲害
但倒是很常在幫公司幫同事選購SSD

所以就隨手打一篇我選SSD的依據跟大家分享
新手們可以參考
專業的大大也可以update給我一些新資訊參考摟
----------------------------------------------------
相信大家爬文和逛光華後
會發現對一堆零瑯滿目的品牌
INTEL PLEXTOR EZLINK 美光 ....等
很多細節都不太清楚 唯一了解的大概只有價位 Orz
以下是我大概整理出的選SSD的"必看四大重點"
大家也可以從中了解一些常見的名詞
免得被店員話虎藍
一、保固
目前主要分三年保和五年保
目前最高等級的SSD會是五年保固
而較入門款的SSD就採三年保固
intel 五年是直接換新or良品
plextor 五年有nova三井快換中心做售後,也是換新,也可維修
ezlink 實體流程我沒走過不清楚,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可以在版上直接做客服(??),雖然這是好事,但....為什麼可以讓廠商在這邊我覺得很奇怪
小結:保固部分綜合起來我是推intel和plextor, ezlink則是版上隨時找的到,這三家都不錯
二、主控
目前主流且較穩定的兩個主控晶片分為Sandforce & Marvell
其他自行開發的主控其實都不建議去冒險,所以就不多說明了
M家:
普遍來說,穩定度、GC能力較優越
但韌體需要各家廠商去自行研究撰寫(但優點也在這,會隨著韌體愈更新有愈好的效能)
所以就算是一樣使用Marvell主控晶片的SSD 也會因會"韌體"而去影響效能、穩定度 甚至壽命
Marvell主控的韌體目前市面上品牌Plextor著墨最深
甚至開發出自己的一套TRUE SPEED技術 (強調就算是高負載的讀寫狀況下 也不容易出現掉速)
目前評論最佳 也發揮出不錯的效能,而且常更新誠意十足
其餘也有部分廠商的部分型號SSD用M家主控,但韌體就真的很不用心去寫solution
如果對plextor不喜歡,那就直接放棄M家,選下面要提的S家主控
Sandforce:
無搭載緩衝記憶體 & 常常會看到使用S家主控的SSD 容量都不會是整數 像INTEL 530的240G
S家主控優點就是初期使用效能不錯
但大多使用一段時間,資料量開始越來越大時 開始有效能下滑的狀況
另外S家主控的一大特點就是通用於各種韌體
所以使用開發成本較低,SSD的售價也會較低一點(因此各家廠牌才大多都用S家)
像INTEL 就是採S家主控
小結:一樣我比較信任兩家主控陣營的領導品牌,M家就選Plextor,但也因為用m家主控,所以售價會較貴一點;S家就選INTEL,穩定有保障,售價也較親民一咪咪
三、顆粒
主要也可以分兩大陣營
三星 東芝 & INTEL 美光
基本上就是看大家對品牌的喜好和印象,這部份就差異不大
比較重要的是除了廠牌差異之外
顆粒還細分「同步顆粒」synchronous NAND flash、「非同步顆粒」asynchronous NAND flash
同步非同步是影響SSD的「資料傳輸效能」
大多等級較高的SSD 都採同步顆粒,一分錢一分貨真的不是沒有道理
像PLEXTOR & INTEL 都是使用同步顆粒,所以售價也會略高一些
除了同步方式外,也會聽到儲存型式又細分為SLC和MLC 甚至目前新的TLC
單純以性單能和價位和壽命來說
SLC壽命可能較長 速度表現佳 但成本太高
MLC速度則因目前多通道技術 讓MLC也能跟上SLC一些
市場上的SSD大多採用MLC形式居多
小結:老話一句,一分錢一分貨,選有同步顆粒的吧!
四、效能
看效能除了廠商常主打的讀取&寫入速度
另一個指標IOPS (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我也會參考
因為SSD有別於傳統硬碟 沒有機械構造
所以IOPS的好壞就可以當作硬碟效能的重要指標
以官方數據來說,市面上目前兩個最熱賣的SSD
INTEL 530 4K IPOS : 80,000K
PLEXTOR M5P 4K IOPS : 86,000K
可以以這個基準去看
小結:見仁見智,很重要的是要看看自己的需求,如果是文書使用,可能就不用追求高IOPS了
========================================================
以上是幾個我挑選出來的選購重點跟大家分享一下
重點是以後去3C賣場就不用只是單純聽店員介紹了
可以先做好一些比較,心理有個底
去到店裡就是測試店員的專業度,然後專心的談價錢
不要被乎龍了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如果沒幫助也不要鞭太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