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IMF 20nm準備量產,SSD明年將是有趣的一年

點我看報導

IMF 20nm的量產,應該預計明年的SSD用20奈米的最低容量會是現在的兩倍吧(文章內的說法是連效能都是兩倍),也就是120GB(8顆)起跳(目前25nm好像最低都60GB)(希望120GB價格可以跌破4000,哈哈。)。期待ing。
看起來說不定20nm的120GB寫入可以再創新高了喔,不過一切都等真的有產品出來再說吧。
如果效能加備是真的,這個也意味,240G就可以達到SATA3的滿載了吧@@。

看起來最近還蠻有趣的,東芝的24nm,三星的27nm,IMF的20nm,明年將是SSD有趣的一年。
2011-12-09 17: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IMF 20nm SSD 20
20nm的endurence & performance
如果可以做到跟25nm一樣

那就要躲在棉被偷笑了
其實夠用就好
不用追求速度
要是這樣永遠追不完
問題是壽命呢?
2倍效能 壽命折半
那就...很困擾了
dennis168 wrote:點我看報導IMF 2...(恕刪)


問題是良率阿~ 良率要提升這才比較好量產阿~
今天不砲人,就會增加伺服器的資料量,DBA會難受,蔣大看了也會不爽的XDD
我覺得不管怎樣,消費者都是贏家
dennis168 wrote:
點我看報導IMF 2...(恕刪)
20nm容量是倍增? 基本上可能是不變也可能是多倍..全看他能做到single cell幾個bit去跟以前產品比..
但耐用度理論上是可能會比較低是沒錯啦! 如果仍維持一顆電晶體多位元

原理 : flash叫floating gate 簡單講可以想成 一般大家所知的電晶體下面再加一個存電荷的空間...
而最下面的電荷通道與存電荷的地方中間則是用氧化膜隔開(但寫入卻是用電壓的正負吸排力..用正負的吸排力將電荷從通道中"硬擠進"/"硬擠出"去穿過原本應該是保護電荷不流失的氧化層..所以當"寫入"次數越多,進出次數就越多..而哪種東西能長期忍受硬這樣搞而不壞掉?要穩定隔絕長期封住電荷..但又常常必須忍受寫入時被用高壓去硬搞他去穿過它?? 這就是為何flash寫入有次數限制..但讀取比較沒差因為不需要硬擠或排,所以寫是高壓而讀是低壓!剩下還有興趣就只好請各位看書囉!~因為寫起來太多了且要看之前有了解多少)


容量問題:一(single cell多少bit)

另如果電壓控制能力越強..製程不變容量也可倍增...傳統是有存跟沒存算0/1..但如果可精準控制就可以用不同電量讓一顆電晶體變成有00/01/10/11的能力(粗略講就是以前水池不是空就是滿..現在能精準變成有分空1/3滿,2/3滿,全滿四種..那就變成single cell 2 bit 容量就多一倍...single cell 3 bit..4bit...也以此類推)

所以20nm的電壓控制一開始絕不會比以前好,故容量不增反減也可能~直到穩定才行!且耐用度基本上是一定會比較差! 因為線如果真做小代表高度比例會變高...講起來有點複雜!偏電學邏輯..所以就不寫了~~

容量問題:二(真實製程?奈米)

另一部分...基本上flash的製程算法不是如代工或是DRAM那樣以線寬來算...很多只是講設計!
(其實用傳統製程來算根本可能還停留在40-50奈米以上也可能)..
flash製程其實都是在講design幾nm,而不是線寬幾nm..所以我用100nm製程,但設計的金屬層最大面積啦,電路走法啦......這些rule刻意跑去遵守30nm的規範! 就叫30nm~ 所以會發生大家都是30nm,但實際製程卻有40/50/60/70nm的問題~~

So..有可能發生這家的30奈米事實上比另一家50奈米製程的線寬還大而容量還低的事情!


總結就是flash看公布的製程來算容量是不準的~要看的是single cell 幾bit與真實製程能力才會知道~長期來看一定是會先縮小再提升電壓控制穩定能力,而兩個都要辦到才行..所以要說SSID很快就會大幅降價是機率不高啦~ (flash製程真正麻煩的是要確保"這幾兆個中的每一個"電晶體的各項表現都要趨近一致表現..所以很要調一段時間..且量產?一萬片? 在標準型產品中那叫少量生產...這類沒超過3/4萬片以上都不太能影響市場價格(因為如果製程真的穩定..才會投到3/4萬片)...所以頂多最近市面上會開始出現一些低價但問題很多的雜牌SSID!)....

至於良率??
從講量產這字眼開始至少半年內,各家的良率數字都可以講是半說謊...
且多半會連廠內人的也一起誤導......
(如果是用正常的標準去看就變成刻意說謊啦....但應該全世界哪家都一樣)
Ps. 如果是了解產品良率測試程序的應該會知道在講什麼..
用單適用flash良率測試模式去說明就是一句話:

良率純粹是看用什麼標準去測..低標準就會有好良率,高標準就低良率!

但剛開始絕不會用高標準去測(因為那樣根本過不了也不能賣)
而這些低標準的就會賣給二,三線以下的廠商~(若真有人買來做SSID用,下場就很慘囉!)

等真的穩定了才會用高標準測,而這些才真的能給一線廠或SSID用!
所以隨身碟價格最近應該就會跌,但SSID至少短期內還是不太可能~
(所以會看到有分2千/5千/10萬次寫入的差異..而甚至有些更爛的乾脆當ROM賣..)

So..良率數字才會說是"半"說謊..
  另一不敢講的是公布良率的數量定義...是裡面最高的一片?還是最高的一批?還是平均良率?
  (若平均良率夠高..一般是一定會講平均良率..現沒提這字眼就代表講的是前兩者)  


ufal0071 wrote:
用單適用flash良...(恕刪)


受教了,感謝大大的分享專業知識,雖然有些不太清楚說的意思。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