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漿耶

於是馬上迴轉繞過去,店裡的員工真的是很多,豆漿店能開到這規模,實在是難能可貴,而且大概只有這間豆漿店,能夠指定甜度了(其實我也只吃過少數幾間)

項目很多,很多都沒吃過,聽說飯糰很多人推薦,不過消夜吃飯糰似乎不好消化

頭一撇,看到旁邊的燒餅,好酥脆的感覺,於是 我決定點一套燒餅+油條,以及招牌的冰豆漿

上菜囉,這是今天的宵夜
燒餅油條+冰豆漿

咬了兩口後,才發現......疑? 油條咧
這...油條不只變扁了,還炸黑了


打開來看...這不是SSD硬碟嗎? 還是128G的耶!

見獵心喜的我,馬上拿起來端詳一番,的確是真的SSD,不是達米版的,哇! 怎麼這麼好
油條沒有也沒關係了

..............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發現我在唬爛了...
呵呵 沒梗就只好拿自家的名產來開刀了,這次的產品是報名Mobile01威剛的活動,參加了徵文比賽
豆漿店的服務很好,油條也真的有送上來,大家開心就好

好 胡扯了一堆,正式來開箱
ADATA S599 128G 開箱
▼威剛在產品包裝設計上,總是採用一貫的七色鳥做為企業形象,並且採用全白的銅版紙來做外盒

▼而在中間,則標示著他的產品特色,以及技術規格

產品規格
關於ADATA S599系列,用容量來區分的話,共有三種規格
容量: 100GB / 128GB / 256GB
尺寸: 100 x 69.85 x 9.5 mm
重量: 68g
工作溫度: 0°C ~ 70°C
存放溫度: -40°C ~ 85°C
特色: TRIM COMMAND SUPPORT /RAID SUPPORT / MAX 4K WRITE IOPS
讀取速度:
100GB performance Read : Up to 280MB/S Write : Up to 270MB/S
128GB / 256GB performance Read : Up to 280MB/S Write : Up to 270MB/S
配件: 2.5吋轉3.5吋轉接架
其中TRIM的支援,是相當重要的,他是Windows 7的指令集,能幫助SSD抹除未使用的區域空間,以確保還沒使用到的空間狀態,並增進Wear leveling的效率,所以對於效能會有所提升
Wear Leveling即平均抹寫儲存區塊技術,其用途在於平均使用NAND Flash中的每個儲存區塊,避免特定儲存區塊因存取過度而故障,以延長晶片使用壽命。
▼不使用wear-leveling時,區塊的磨損程度

▼好的wear-leveling結果

▼花費過多的overheads 的wear-leveling

▼而背面,則標示著許多國家的產品規格說明,在右下角,標示著 Made In Taiwan


▼打開包裝看看

▼SSD的主體採用黑色鋁製髮絲紋外殼,不但重量減輕,散熱效果也更好

▼介面採用SATA 2,相容於SATA 1,但若接上SATA 3的介面,則僅能發揮SATA 2的實力

▼背面則全部都是髮絲紋外殼,沒有多餘的標籤

▼S599四周的右側有一張保固貼紙,是易碎的那種,各位入手的話,請記得別把貼紙弄壞唷,以免日後維修有糾紛產生

▼跟Blackberry Bold 9700比一下大小,兩者的厚度及大小其實差不多,但Bold 9700的重量則遠遠超過SSD的重量。

▼配件的部分,則是贈送了一組2.5轉3.5的支架

▼同樣的,為了輕量化以及一致性,選用了藍色髮絲鋁質作為他的材質,整體的做工非常好,連螺絲的孔位也做了相當程度的修飾

▼與SSD合體之後,也不忘記露出ADATA的商標

ADATA的獨到之處

既然借測了,不把把她拆開來看看實在說不過去,也因為在拆的過程中,把貼紙弄碎了,才發現他是易碎貼紙。
拆開來看,他的控制晶片是Sandforce SF-1200,事實上,SandForce面向不同的市場階層推出了2款SSD的控制晶片, 一款是SF-1500企業版,一款是SF-1200主打消費市場,目前最新的晶片為SF-1222TA3-SBH。

它是一顆TFBGA封裝的強悍晶片,具備364個針腳,晶片面積為13*13mm,有Tensilica Diamond Core DC_570T處理器。 另外它支持兩大技術,DuraClass,可以增加SSD的耐久性和穩定性,減少功耗; 以及剛剛提過的TRIM。
▼正反兩面,共有16顆Flash顆粒,不過看不出來是哪一間的顆粒,就有勞各位專業的大大來判別一下

▼更細部的拍攝

▼用紅色框框圈起來的部位,是電源控制模組

許多的廠商都有做SSD,每一間的差異其實都在控制晶片,除了Intel的控制晶片之外,現在最當紅的就屬Sandforce,ADATA S599使用的是SandForce SF-1200控制晶片,原本SF-1200的容量,為了效能僅支援100G/200G,但由於SF-1200的新版韌體推出,讓效能不變之外,更將容量一舉推上128G / 256G。
而威剛為了取得技術優勢,於是將主板重新LAYOUT一遍,有別於公版的設計,在中間的部分設計了類似銅柱般的螺絲鎖孔,讓SSD在做排線抽拔時,更加的穩固
▼紅框處是ADATA獨家設計的孔位

▼用來對應外殼的這兩個螺絲孔,更穩固,更牢靠

▼而在外殼的部分,上蓋與下蓋都做了類似發泡海綿的吸震貼片

▼雖說SSD不怕震動,這兩塊海綿也能夠加強內部空間的穩固性,讓PCB不會在裡面晃來晃去

AMD 880G平台效能實測
本次測試平台除了在AMD的組裝平台上,另外也會在NB的部分測試

桌上型電腦測試環境:
CPU:AMD 965 BE
MB:ASROCK 880G Extreme
Memory:Kingston HyperX Lovo DDR3 1333
Power:Agama 750W
HDD:ADATA S599 128G / Seagate Baracuda XT 2TB--(OS)
OS:Windows 7 64 bit
一開始,先使用Seagate 2TB硬碟做系統,安裝成Windows 7 64bit,並且在BIOS先關閉AHCI
關閉AHCI IDE相容模式
▼測試軟體為HD Tune 4.5 Pro 讀取

▼HD Tune 4.5 Pro 寫入

▼HD Tune 4.5 Pro File Benchmark

▼HD Tune 4.5 Pro Random Access

▼HD Tach

▼AS SSD Benchmark 1.5.3784.37609 (這代號還真長..)

▼ATTO Disk Benchmark

▼CrystalDiskMark 3.0

▼FDBENCH

接著 把ACHI開啟,重新開機,本來以為會藍底白字,結果沒有,順利的進行下一階段的測試
進入AHCI模式
▼HD Tune 4.5 Pro 讀取

▼HD Tune 4.5 Pro 寫入

▼HD Tune 4.5 Pro File Benchmark

▼HD Tach

▼AS SSD Benchmark 1.5.3784.37609

▼CrystalDiskInfo

▼CrystalDiskMark 3.0

▼ATTO Disk Benchmark

▼Everest Disk Benchmark

▼FDBENCH

在這邊可以看到,開啟ACHI後,效能會大幅提升,平均讀寫落在214MB / 141MB
筆電效能實測
其實個人在測這部分比較開心,因為又可以碰一下小黑啊

測試環境 : Thinkpad X201s
處理器:Intel Core i7-640LM(2.13GHz~2.93GHz)
記憶體:2GBx2
硬碟機:ADATA S599 128G
主晶片:Intel QM57 晶片
圖形晶片:Intel HD Graphics 512 MB
▼因為變成了主硬碟,而且為了測試準確,所以將系統重新安裝了,並進BIOS確認是否有抓到SSD

▼並且使用System Update來進行線上更新

▼可以看到,硬碟的分數非常高,居然高達7.6

▼而PCMark 硬碟的分數也有27635

▼HD Tune 4.5 Pro 讀取

▼HD Tune 4.5 Pro 寫入

▼HD Tune 4.5 Pro Random Access

▼HD Tune 4.5 Pro File Benchmark

▼HD Tach

▼CrystalDiskMark 3.0

▼ATTO Disk 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 1.5.3784.37609

▼Everest Disk Benchmark

▼FDBENCH

再來 測試較早期的筆電,看看在ICH7的效能狀況如何

測試環境 : Thinkpad X60
處理器:Intel T2300 1.66GHz
記憶體:2GBx2
硬碟機:ADATA S599 128G
主晶片:Intel 945 晶片
圖形晶片:Intel HD Graphics 512 MB
▼在Windows7系統評分中,硬碟的分數還是很高,有7.2

▼HD Tune 4.5 Pro 讀取

▼HD Tune 4.5 Pro File Benchmark

▼HD Tune 4.5 Pro Random Access

▼AS SSD Benchmark 1.5.3784.37609

▼ATTO Disk Benchmark

▼CrystalDiskMark 3.0

▼Everest Disk Benchmark

▼FDBENCH

心得
在PC的部分,由於將SSD作為第二顆硬碟,無系統活動的干擾,所以能夠測試出SSD真正的效能,不過應該大家買SSD,都是為了享受那超高速的開機,所以第二階段的筆電測試,比較能貼近真正使用的情境。
實際上的使用,開機的效能確實增加了不少,從按下電源,到正常進入桌面大約只花了10秒,而開啟網頁及電腦檔案搜尋,也都快了不少,從數據上就能看出來ADATA S599的速度,至於CP值,個人覺得64G是最剛好的容量,因為容量小,所以你會記得將檔案備份到另外一個空間,128G小弟覺得有點大了,而三年的保固期,對於小弟而言,差不多也是一台筆電的生命週期,完整的COVER筆電的使用情境。
SSD的耐震及高速,正是行動商務族群的需求,之前朋友拿了一台筆電,從開機到完全進入桌面,幾乎要等上三分鐘,雖然筆電的規格不好,但其實效能瓶頸都卡在硬碟上,增加記憶體,並直接更換SSD,就可以賦予機器新生命。
逛過板上的討論,耗電量有多省,似乎在桌機上看不出來,不過對於筆電而言,每一個裝置的耗電量可就錙銖必較了,能多省就多少,而且在SSD在筆電上,最大的優勢在於它不容易發熱,長期的使用對於手部的舒適感提升不少。
最後再奉上01的傳統疊疊樂



以上,是小弟整晚沒睡的心得分享
參加威剛徵文活動之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