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套組。
在進入到 DDR5 記憶體世代後,在 DDR5-5600 以上的高頻記憶體顆粒部分,市場上幾乎都是美光 Micron 顆粒的天下,可說大部分的 DDR5 超頻記憶體,都是採用美光原生 DDR5-5600 顆粒超頻上來的。而隨著 Intel 與 AMD 新一代處理器對 DDR5-6000 以上的高頻記憶體支援性逐漸提高,市場上對於高頻記憶體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美光旗下的消費性品牌 Crucial 也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在 Pro 系列記憶體模組產品中,推出了超頻版本,提供超頻玩家更進階的效能提升選擇。
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套組開箱與外觀
在先前取消了電競產品線後,美光 Crucial 旗下的產品線就走向簡單無燈效的風格,頂多在外部散熱片的造型做出設計,不過也不會太過花俏。而這次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套組也是如此,散熱片造型採用跟上次陳拔測試的 DDR5-5600 套組(請見:美光 Crucial Pro DDR5-5600 記憶體開箱實測 以堅實體質打造高效超頻潛力)一樣的簡單設計,不過陳拔這次測試的是白色散熱片的版本,可以搭配近期流行的白色內裝配置。
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套組的正面,同樣採用一次性包裝的吊卡設計,拆了就破壞了,不過裡面收納記憶體模組的塑膠盒倒是可以保留下來,若是買來升級記憶體,還可以收納換下來的記憶體模組。

美光 Crucial 近期推出的 PRO 系列產品,在穩定度上都有不錯的表現。

陳拔這次測試的是兩組 16GB 模組的 32GB 套裝版本,速度為 6000 MT/s 設定,時序為 36-38-38-80,下方則是標示可用在 Intel 第 12 代至第 14 代處理器以及 AMD 的 Ryzen 7000 系列處理器。

下方則是標示支援了 Intel XMP 3.0 以及 AMD Expo 記憶體超頻設定檔。

這次 PRO 系列超頻記憶體比較特別的是多出了 Overclocking 的標示,可以提供使用者進行超頻設定,陳拔測試的結果超頻空間真的還蠻大的。

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套組的包裝背面,主要以各國語言敘述產品特色。

標示為了超頻愛好者打造,提供有效散熱。


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模組單支,正面僅有美光 Crucial 的品牌圖示,設計相當低調,但相對的對於空冷散熱器的使用者,較低的高度也能相容更高階的散熱器風扇。

另外一面則是有 Crucial DDR5 Pro 的產品名稱以及產品序號標籤。

可以看到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模組的散熱片厚度,記憶體上面的顆粒採用單面配置。

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模組頂端則是沒有燈效的配置。
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套組上機實測

接著就將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套組安裝到測試平台進行測試,測試平台使用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搭配 1DPC 記憶體插槽設計的 ROG Z790 Apex Encore 主機板,整體測試平台的配置如下:
處理器: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
主機板: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主機板
處理器散熱器:CORSAIR iCUE H170i ELITE LCD 420 AIO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90 FE
系統 SSD:三星 980 Pro PCIe Gen4 NVMe M.2 SSD 1TB
電源供應器:CORSAIR HX1500i 1500W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3H2 版(電源部分採用『平衡』設定,並且關閉記憶體隔離保護功能

整體測試平台的配置。
首先先進入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主機板的 BIOS 來看一下記憶體的相關 SPD 參數(點擊可看大圖):
- 記憶體 SPD 資訊 1
- 記憶體 SPD 資訊 2
可以看到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 JEDEC 原生時脈為 DDR5-5600 CL46,內建提供兩組 XMP 超頻設定檔,分別為 DDR5-6000 CL36 以及 DDR5-5600 CL36,另外電壓設定分別是 1.1v、1.35v 以及 1.25v。而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還另外提供了一組 XMP 記憶體超頻檔的寫入空間,提供給玩家儲存自己超頻設定的空間。
首先陳拔直接套用內建的 DDR5-6000 XMP 超頻設定檔來使用:

直接在 BIOS 中套用 DDR5-6000 CL36 設定的 XMP 超頻設定檔。

可以順利通過主機板內建的 MemTest86 測試。

可以開機進入 Windows 系統並且利用 AIDA64 進行記憶體效能測試完成。接著陳拔在不手動調整記憶體電壓的狀態下,直接拉升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的運作時脈,來看看可以超頻的幅度有多少:
- DDR5-6133
- DDR5-6200
- DDR5-6400
- DDR5-6600
- DDR5-6666
- DDR5-6800
在不調整電壓的狀況下,搭配 ROG Z790 Apex Encore 主機板,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可以將時脈調整到 DDR5-6800,還可以順利進入 Windows 作業系統並且還完成效能測試,不過再往上提升到 DDR5-7000 時,就無法順利開機了,以下是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在各個記憶體頻率設定下,分別在 AIDA64 以及 Sisoftware Sandra 記憶體測試項目的效能表現:
AIDA64 的部分(點擊可看大圖):
- DDR5-5600
- DDR5-6000
- DDR5-6200
- DDR5-6400
- DDR5-6600
- DDR5-6800
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各頻率在 AIDA64 的效能表現比較:

讀寫效能基本上隨著頻率提升的呈現線性的成長。

延遲部份從原生的 DDR5-5600 提升到 DDR5-6000 間有比較顯著的提升外,其他隨著時脈提升,延遲時間也呈現線性的下降。
接著來看利用 Sisoftware Sandra 進行記憶體相關效能測試的結果,首先是記憶體頻寬測試結果(點擊可看大圖):
- DDR5-5600
- DDR5-6000
- DDR5-6200
- DDR5-6400
- DDR5-6600
- DDR5-6800
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各頻率在 Sisoftware Sandra 記憶體頻寬測試的效能表現比較:

可以看到在這部分的測試到了 DDR5-6600 的設定後,記憶體頻寬就達到最佳化的 71.18 GB/s,再上去 DDR5-6800 反而會有效能下降的現象。
Sisoftware Sandra 記憶體延遲測試結果(點擊可看大圖):
- DDR5-5600
- DDR5-6000
- DDR5-6200
- DDR5-6400
- DDR5-6600
- DDR5-6800
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各頻率在 Sisoftware Sandra 記憶體延遲測試的效能表現比較:

可以看到在從原生 DDR5-5600 提升到 Crucial 自家標定的 DDR5-6000 超頻時脈,延遲減少的時間相當多,而在 DDR5-6000 以上時脈,延遲遞減的狀況就比較線性。
Sisoftware Sandra 內存事務吞吐量測試結果(點擊可看大圖):
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各頻率在 Sisoftware Sandra 內存事務吞吐量測試的效能表現比較:

在內存事務吞吐量的測試部分,除了由 DDR5-5600 原生時脈超頻到 DDR5-6000 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成長外,在 DDR6-6200 時脈以上就享受不了太多的效能提升,可說雖然可以再往上設定到更高的頻率,但 DDR5-6000 至 DDR5-6200 才是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的性能甜蜜點。
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套組測試結語

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記憶體套組。
就測試結果來看,這套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雖然可以不用外加電壓就可上到 DDR5-6800 的時脈設定,但是就效能表現來說,以官方設定 XMP 設定檔所提供的 DDR5-6000 或是比較高的 DDR5-6200,才是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在性能表現上的設定甜蜜點,不管是 Intel 或是 AMD 平台的使用者,都可以很快地套用這個設定來獲得比較好的記憶體效能。
另外在 DIY 友善設計上,不得不說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雖然缺少了炫目的燈效配置,但是透過包覆完整的金屬散熱片設計,讓美光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記憶體在測試時的溫度鮮少超過 40℃,相對提高了記憶體運作時的穩定性,加上較低的模組高度,也能適用於大多數的空冷處理器散熱器,對於 DIY 玩家來說,在安裝搭配上可說是相當友善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