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需要安裝多少記憶體一直是個常見的問題,大塚忠和分享 PC Watch 的 メモリ4GBはさすがにもう限界か。メモリをケチってはいけない理由を4GB~32GBで徹底比較 透過實際測試不同容量的記憶體在四個情境下的使用狀況,可以做為參考。
我認為記憶體的需求與 CPU、作業系統、工作情境有關。
我曾經持續使用 Asus Chromebox (Celeron 2955u + 16GB RAM) 與 Acer Chromebook 15 (Celeron 3205u + 4GB RAMM) 一年左右協助客戶導入 Salesforce。除了系統建置,還需要視訊會議、錄製教學影片、與教育訓練實機展示。前者作為桌機,經常開啟 200+ 以上的頁籤登入 Salesforce、查找資料、撰寫文件。另外,隨身攜帶後者穿梭於會議室,使用 SkyPE 分享操作畫面、Screencastify 錄影、會議與簡報,通常開啟大約 10 個頁籤。這樣的記憶體數量支持我在不同頁籤快速切換,操作沒有明顯的遲鈍感。
反之,導入 Dynamics CRM 的專案時,在 Mac Mini Late 2012 (i5-3210M + 16GB RAM) 的 VirtualBox 虛擬環境中開啟 Windows Server 執行 Dynamics CRM,再用 Chrome for macos 登入操作,感覺系統反應遲緩,記憶體也明顯不足,只能盡量關閉不必要的程式。後再改用 Ryzen 2200g + 32GB RAM 搭配 Ubuntu 20.04LTS 就順暢許多。
如果記憶體充足,開啟 200+ 頁籤時,反而需要注意 CPU 是否長期處於高佔用狀況,因為許多背景工作都會消耗 CPU 資源,操作遲鈍有時候與記憶體無關,不妨打開 Task Manager 或類似工具觀察。即使是單純瀏覽網頁,比較慢的 CPU 也會相對容易被過多的網頁背景更新拖慢前景工作,未必是記憶體不足。
不同的作業系統也會對記憶體最佳化,在 chrommeOS 就有 ZRAM,利用將記憶體分頁壓縮後先保留在記憶體的技術,可以減少在 SSD/HDD 存取虛擬記憶體的機會,加速反應時間。
我最糟糕的經驗來自於 Windows。無論記憶體是否充足,CPU 是否快速,總是有等到天荒地老的更新下載與安裝,空閒時仍有許多排程背景工作自動執行,不會讓 CPU 閒下來。
你的理想記憶體是多少呢?又是如何使用呢?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謝謝!
Ghostwriter wrote:
原本8G,最近開多個(恕刪)
我有開啟 8 個虛擬桌面,超過 8 個獨立視窗,每個視窗再用 Group 群組管理頁籤。
我會有這麼多視窗有三個原因:
1. 常用,例如 Gmail, Stock, 天氣
2. 有興趣稍後再看,例如 YouTube, Bilibili, PC Watch 等等
3. 資料,例如正在研究如何編譯 Linux Kernel Module,就會搜尋開啟許多頁籤,保留直到嘗試成功,並且寫好文章紀錄。通常會需要好幾週,尤其是經常會遇到許多不同的問題,頁籤就會暴增。
開啟這麼多頁籤確實不是我理想的好習慣,我們目前會在桌機維持這個習慣,在筆電 ThinkPad T410i + 8GB RAM 上就盡量隨開隨關。

我將電腦方面的心得記錄並分享在 Amigo's Technical Note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