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disk內的資料要是關機or重開機就消失
要保留檔案則需要將資料儲存一個類似影像檔案
以便開機讀取或關機存入
目前我是有規劃2g的內容專放瀏覽器及一些綠色軟体
有設開機延遲讀取 HDD硬碟 win10開機到桌面約2分鐘
請問要是我改成將影像檔放置ssd硬碟
這樣開機讀取照說會變快許多
但是讀取2g的影像檔內有許多套軟体及瀏覽器
那麼ssd是算讀取1次
還是看該影像檔的檔案數量多少=讀取多少次
同理關機的寫入是否和讀取一樣
是讀取一次還是寫入多次?
因為ssd有寫入次數限制
未來ddr4將有可能推出單條16g甚至更大
插個四條64g用來放一堆程式將變的更容易
想了解原理來決定將來置升級配備
是4790k或是6700k為主
若只算讀取一次 就可能傾向
6700k平台 ram要改購買ddr4
預算比較多
若是讀取多次
那就升級成4790k
方式照現在一樣
但許多配備可延用
預算比較省

有些鍵盤,上面也有 待命睡眠 鍵(月亮或電源圖案),按一下立即待命,很方便。可以考慮買有那種按鍵的鍵盤。
比方說:手機/平板 不用的時候,有人在關機的嗎?
是不是都鎖屏就好,下一次按下電源開關,1秒立即可用。
新型的電腦,其實也是那樣用的!
不用時待命,要用時 鍵盤/滑鼠/電源鍵 隨便按一下,1秒立即可用。
待命只耗 4W 電,一個月電費不到 10元。DRAM 會保持刷新,RamDisk 資料不會消失。
開機/關機的,即便 SSD,寫入 2~10 GB 的映像檔,那個也不是 1~2 秒的事情。
但待命是真的 1秒的。1秒進入睡眠,1秒喚醒立即可用。
因為快速,所以想關就關,比如:去吃個飯、洗個澡、出門一下什麼的,可以立即待命,回來按一下 1秒立即可用。習慣後,可以節省很多能源。絕對能省回那一個月 10元電費。
反觀因為開機太慢,很多人臨時離開電腦桌幾分鐘,電腦就不關放著讓它跑,有時甚至一放就是幾個小時,那個才是浪費電。
註:
我這樣用好幾年了,100%保證可以這樣用,而且很方便。就如同用手機/平板那樣子。WIN 8.1 以上待命就非常穩定了,不會發生一覺不醒的情況。
踢到插頭,或停電,屬例外。但只要有定時備份,不用怕 RamDisk 資料遺失。
尤其有在用 RamDisk 的,才是更應該要這樣用。
***************************************
關閉 休眠檔 (hiberfil.sys),純待命:
以 Admin 系統管理員身份,執行 cmd(命令提示字元)
輸入指令:powercfg -h off
這會讓 C: 吐出等同 RAM 大小的空間(刪除 hiberfil.sys),比如 RAM 有 32GB,就可以吐出 32GB 剩餘空間出來。
並且睡眠時,不再寫入休眠檔到磁碟,才能真正保護 SSD,待命速度也才能快。
************************************
RamDisk 備份策略,建議自行手動壓縮打包,不要用 RamDisk 軟體那個映像檔功能。
因為:
1) 那個不穩定,它是關機時才製作映像檔,但假如關機過程當機,RamDisk 資料就毀了,救不回來。映像擋會壞掉。
2) 那個的效率比較差,開機較耗時。
Q.何謂自行手動壓縮打包?

就是壓縮軟體 winRAR、7Z 什麼的,直接對 目錄 打包。壓縮率自訂,可以選最快速壓縮,或不壓縮純打包。
※ 建議先把 RamDisk 中的軟體關閉(比如:瀏覽器、播放器....先關掉),再去打包。
有大幅度更新的時候,再去打包就行了。
Q.那要如何開機自動還原?
記事本寫個 bat 批次腳本,檔名隨意,副檔名是 *.bat 即可
--------------------------
@echo off
title 解壓縮 RAM 軟體
color 8F
mode con: cols=54 lines=12
echo.
echo 解壓縮 RAM 軟體中,請稍後....
echo.
echo 請不要關閉此視窗!(完成後它會自動關閉)
echo.
echo 執行進度:
echo ====================
echo.
:start
if exist R:\ (
echo.
echo 已偵測到 RamDisk,正在解壓縮中...
echo.
"C:\Program Files\WinRAR\WinRAR.exe" x "F:\Img\FX.zip" R:\
) else (
echo 等候 RamDisk 掛載...
rem ping 127.0.0.1 -n 3 > nul
timeout /t 3
goto start
)
----------------------------------------------
註:這個只是範例,路徑那邊要修改一下。看你打包檔放在哪裡。RAM磁碟代號多少。
把那個 *.bat 批次檔,丟到 「啟動」目錄,它就會在登入桌面時,自動運行


備份打包檔,建議放在資料碟,不要放系統碟。因為 C: 開機時要載入系統很繁忙。放在 D: 什麼的,會比較好,即使硬碟也沒關係。多顆磁碟分散讀取,讀入效率加倍。
除了一份要用的,可以額外複製多份起來備份。
比如:RAM-2015-09-11.zip
類似這樣子,額外的那份,改名用日期標注,差異備份。至少兩份,假如不幸正式那一份毀損,還有一分備份的可以救。
Kenny_Din wrote:
目前我是有規劃2g...(恕刪)
抱歉 我沒說清楚

我2g是有保存了
但另有規劃個16g用來當ramdisk
設定為動態記憶体
沒有用到的ram空間不會像其他ramdisk把ram佔走
可以挪為正常ram使用
平常下載、暫存全放在這不會還原的ramdisk
ssd雖然讀取次數多
但ramdisk讀取次數不限制比較好
且ram都有終保 個人比較傾向一直會讀寫的軟体放到ram裡
如轉檔、影像編緝等 用ssd的話寫入應該會很兇吧
放到ramdisk就不怕 而且也比ssd快
fedora wrote:
試著改變成現代的電腦...(恕刪)
我平常也在睡眠(畢竟bt下載有時載不完 或著是直接看完就刪的影片不會存到硬碟)
但win10現在有時會不明原因醒來(尤其是半夜)
該關的都關了
自動更新都改到早上8點 但還是半夜起來
有次就是下班回來看到電腦一直開著很無言
設定10分鐘未動靜自動睡眠也沒用…
所以出門的話還是會關機
避免自動起床白白耗費電源
powercfg -h off 我有用
至於壓縮檔備份
個人是用Primo Ramdisk
可以設定延遲載入 原理好像是要用到軟体程式才會開始載入
比較不會影響到開機速度
而且要是用壓縮備份方式
要是玩單機大作的進度儲存會稍微麻煩點
我也有拜讀大大的imdisk
只是每次開機玩遊戲要再載入很耗時間
而且聽說該軟体的ram效能沒其他ram軟体好…

所以大容量遊戲傾向與一樣做影像檔
但不設開機還原 等要玩時再用軟体讀該影像檔
方法和imdisk很像
並且我還原檔有設定Local資料夾之類的東西
(一樣是大大教學的Winbolic Link軟体指定 將許多程式的資料夾移到這裡
如360雲、雲管家等)
該資料夾有許多軟体資料會用到此
所以必定需要儲存 要是消失可能會造成軟体出錯
若每次關機都得再壓一次會很累…
所以用影像檔寫入會比較方便(實話說就是懶

至於是否可能會造成影像檔損壞…
個人使用約3年 沒發生過
不過大大提起來
那我還是備份一下好了 本正不大 2g而已
感謝提醒

另外沒人解答我ssd和ramdisk搭配的問題…

映像檔拷貝到 RamDisk ,或直接掛載成 RamDisk,之後就與 SSD 無關了,都在 RAM 中運作。
但感覺「次數」什麼的,不是很重要。
SSD 的壽命,關鍵在 "總寫入量"
(寫入才損壽命,讀取不損壽命)

↑ 具體就是這個數據
看過有人測試,對 SSD 連續 24小時不停寫入,直到它壞址,得出結論:一般 MLC 顆粒 128GB 的 SSD ,壽命在總寫入量 200TB 左右(200,000 GB)
SSD 主控處理器,會自動分散寫入,每次寫入,會隨機或者有一個演算法,儘量分散到各個位址,避免同一位址寫入次數太多,導致夭折。
但它分散寫入位址,只在剩餘可用空間,若剩餘可用空間太小,會造成一部份顆粒過量寫入。
所以實際使用,和測試會有差別。
實際使用不可能整顆都空的。灌了 windwos +應用軟體 後,那些部份就佔住了不會動,然後都是剩餘空間在那邊重複寫入。
故有一種說法是:SSD 不要裝太滿。裝太滿除了可能降速,
因為一直重複在寫入非常小量的剩餘可用空間,會導致那部份顆粒提早畢業夭折。
**********************************
忘記在哪看到的, WIN10 那個靈異開機現象,和新功能:語音指令 有關
假設不是 誤觸鍵盤/滑鼠,也不是網路開機,可 WIN10 還是會莫名其妙喚醒。
WIN10 有一個新功能:語音助手,講話就可以下指定。包含:開機。
新款 CPU 在 WIN10 休眠後,仍會背景運作,等待接收語音指令。然後有什麼 bug,爆音什麼的,導致自動開機。
若用不到那個語音下指令功能,可以去 service 服務 中,把那個語音助手的功能關了(停止)。可能會有用。
註:個人沒用過 win10,只是在網路上有看到這種解法。
此外 win10 還有一個:人臉辨識開機
對著攝影頭笑一個,電腦就開機.....
如果電腦有裝攝像頭,也把那個功能關掉試試。
還有一種說法是:
[電源選項]
「睡眠」→「允許喚醒計時器」--->「停用」
kkgo2 wrote:
在SSD容量越來越...(恕刪)
這我不認同呢…
光要轉的檔案放到ramdisk相信轉的效率
會比ssd快
除非ssd進步到速度和ram相等
2g是現在環境內使用
將來ddr4有出到16g甚至更大的時侯
放個3、40g 都沒問題
ramdisk可以應用的層面也會更廣
至於說多多少少會影響Windows的穩定性(W7-W10)
我想只有開機、關機的時侯有設定寫入、讀取會有感覺(沒設定就沒差)
其他時侯還是利大於斃
至少我使用的5年ramdisk從win7-現在的win10
有用比沒用效率感覺得明顯差別
所以還是見人見智
況且老實說
交給系統自已分配ram的一般使用
只要8g就夠了 大於8g也感覺不出來差異
何不讓那些大容量的ram有個多加運用的方式不是很好嗎?
fedora wrote:
理論上是讀寫一次,因...(恕刪)
所以寫入一次的檔案要是過大(假設30g)
影響層面會比較高囉
但讀取沒差異
就設成遊戲映像檔要玩時再讀取會比較方便囉
至於存檔方式
若是存到個人文件沒問題
就怕存到影像檔沒寫入的話會消失
所以應該可以改用Winbolic Link方式指定
只是覺得麻煩
目前在網路找到一篇不用Winbolic Link的方法
[ Chrome ] 修改 暫存 到 RamDisk (不用在捷徑加參數)
http://skyboxs.net/2010/12/705/
這方式是比較簡單


不過單純設暫存檔沒差
win10詭異喚醒
[電源選項]
「睡眠」→「允許喚醒計時器」--->「停用」 已停用
現在是設定
桌面→我的電腦→裝置管理員→每個硬体都看看→電源管理→允許這個裝置喚醒電腦不打勾
關掉幾個 只留滑鼠 好像沒再發生
再觀察個幾天
謝謝f大回答我的疑問

若只算讀取一次的話
看來未來的升級目標就是以ddr4平台為主体了



ryupp wrote:
這我不認同呢…光要...(恕刪)
你忘記一個重點,無論如何保存都還是要寫回磁碟,
所以RAMDISK不管多快,最後照樣要面對寫入,
唯有你將嘗試轉成各種格式,這時RAMDISK才有它的意義.
如果不是重複使用同一個檔案,那還不如交由系統做分配,
別以為系統記憶體管理很差,那是98年代的事情了,
NT之所以成為現在主流,就是當初用NT下放來解決這問題.
記憶體有多大的頻寬是固定的,不斷地去跟硬體還有系統搶資源,
只是會拖累整體的運作穩定性,還有執行的系統效能而已,
RAM也是有它的存取控制量的,不是你丟幾GB他都立刻能控制.
如果真的那麼覺得RAMDISK是必須的,那你應該買Server才對,
隨便都給你128GB的RAM去做分配,頻寬跟控制也都比PC來得好.
每個產品都有其定位跟環節必須性,各產品也都是照定位標準定出要求來的,
這些都是End User考量不夠嚴謹,反而造成電腦風險拉高的原因.
fedora wrote:
理論上是讀寫一次,...(恕刪)
這不是叫做寫入一次,實際上SSD讀寫,是4K跟Page去做存取,不是所認為的"一個檔案"
OP跟寫入放大都是會影響壽命,因為不是1:1寫入數據,而SMART只是輔助,不是壽命決定者.
哪些原因會影響壽命,這實在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以前回覆時候也曾提過,我就懶得再打一遍了,
總之還是要再做提醒,壽命並非單純數學問題,所以不是容量計算,就能去掌握壽命的.
以前的SSD可以不斷寫入做實驗,你看看現在新製程的誰敢這樣搞,不用幾天就會錯誤了.
平均寫入不是隨機,也不是另外需要演算什麼,它其實就是一個範圍去循序寫入.
等到該段寫入結束後,才又換另外一段去存取.所以會佔用的還是佔用,磨損的還是磨損.
kkgo2 wrote:
在SSD容量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不論是壽命或效能上,已經和剛問世時情形,不可同日而語了.
RamDisk若是以保護SSD壽命設想,已經可以完全剃除,若是以效能上設想,2GB的應用...個人也感覺不出會有多大差別?
而且RamDisk多多少少會影響Windows的穩定性(W7-W10),除非你要架伺服器之類,不然可應用的範圍也越來越少了.
如果是跑Win10建議記憶體還是全留給系統去管理,效能與穩定性反而會比較好。
h7878220 wrote:
要玩ramdisk,還是玩硬體式的比較好
如果只是要用來延長SSD壽命的觀點,根本因噎廢食,貴又不符合成本效益
看來兩位 應該不知道什麼叫動態記憶體吧......
記憶體那麼大 當然是玩動態分配.....
系統和ramdisk暫存都可以利用全部主記憶體 硬體資源....


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今后拉清单,这都得应验的。不要干这种事情。头上三尺有神明,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