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檢視
嚴格來說,筆者這次所拿到的「創見資訊DDR3-2400 4GB套裝版記憶體模組」因為是直接安裝在測試主機裡面,為了站上傳統的「開箱」,所以下圖的外包裝盒是之後再拿到的;而這個外包裝盒實際上是跟筆者之前分享過的套裝版DDR3-2000 4GB記憶體模組的外包裝盒一模一樣,包含背面所貼的產品標籤也是,因此個人推測,實際上正式販售的「DDR3-2400 4GB套裝版記憶體模組」的外包裝盒應該是跟「套裝版DDR3-2000 4GB記憶體模組」一樣,只不過產品標籤會變成「DDR3-2400 4GB套裝版記憶體模組」的。

接著就讓「創見資訊DDR3-2400 4GB套裝版記憶體模組」本尊現身吧


貼近來看記憶體模組上面的產品標籤,這裡很清楚地標示記憶體模組是屬於4GB KIT(套裝版),所以單支記憶體模組的容量是2GB,然後記憶體模組運行在DDR3-2400的"超頻"時脈時,CL值需要設定在9、工作電壓也需要調整到1.65V,並且這款記憶體模組還有符合歐盟的RoHS環保規範。

下圖是記憶體模組背面的特寫,與筆者之前分享的"套裝版DDR3-2000 4GB記憶體模組"一樣,這裡也是只能夠看到蠻大的銀色外觀鋁製鰭型散熱片。


在創見資訊台灣官方網站上關於這款DDR3-2400 4GB套裝版記憶體模組的網頁說明中,有標示實際販售的產品編號是TX2400KLU-4GK,而記憶體晶片的型式是128Mx8,雙面總共配置了十六顆記憶體晶片(下圖應該還勉強看得出模組的兩面都有配置記憶體晶片


以下是這款aXeRam DDR3-2400 4GB雙通道超頻記憶體模組的一些產品規格與產品特點說明,提供給有興趣的網友們先作一下參考!
產品規格與特點
記憶體類型:DDR3 Overclocking Memory
針腳及模組:240Pin Long-DIMM
頻率:DDR3-2400+
功能:Unbuffer Non-ECC 9-11-9-28
容量:4GB(2GB x 2)
顆粒:128M x 8 bit(單顆顆粒容量)
電壓:1.65伏特
CL值:9
每秒高達38.4GB的傳輸頻寬
鋁製鰭型散熱片
符合JEDEC規範標準
測試平台與BIOS設定說明
這次筆者所使用的測試平台之主要配備如下:
處理器:英特爾Core i7 875K
主機板:華碩MAXIMUS III FORMULA
顯示卡:技嘉GV-R577UD-1GD(ATI Radeon HD 5770)
硬碟:希捷ST3160815AS
作業系統:Windows 7 64位元企業版
下圖則是裝置管理員的視窗畫面~

接著來看看BIOS裡面的一些相關設定畫面~
下圖是筆者這次使用的華碩MAXIMUS III FORMULA主機板的BIOS選單畫面,當Ai Overclock Tuner選項設定為Auto模式的時候,包含處理器的倍頻、外頻、記憶體模組的運作時脈...等,也都會自動設定為Auto模式。

實際進入到作業系統之後,使用CPU-Z 1.55版程式進行偵測,由下圖可以發現處理器的實際運作時脈約為3474.1MHz(26倍頻),而記憶體模組的實際運作時脈則是標準的DDR3-1333。

前面曾經提到過,創見資訊這款DDR3-2400 4GB套裝版記憶體模組有通過英特爾的XMP(Extreme Memory Profile)認證,所以接下來再回到主機板的BIOS選單畫面,將Ai Overclock Tuner選項設定為如下圖的X.M.P.模式,然後就可以看到處理器的倍頻被設定為15倍頻、外頻為200MHz,記憶體模組的運作時脈則是提升到符合這款4GB套裝版記憶體模組的標準"超頻"運作時脈:DDR3-2400,而且時序設定值(9-11-9-28)以及工作電壓(1.65V)等,也都是設定在符合這款記憶體模組在DDR3-2400超頻運作時脈狀態下的標準數值。

同樣進入到作業系統、使用CPU-Z 1.55版程式進行偵測,在下圖中所看到的各項數值都跟BIOS選單畫面所顯示的一模一樣,因此,如果使用者所選購的產品都有通過英特爾的XMP認證的話,個人認為在一些操作設定上選擇"XMP模式"會比較方便一點。

當然,如果使用者想要選用各種不同的超頻組合來挑戰極限超頻的話,華碩這款MAXIMUS III FORMULA主機板在BIOS裡面的Ai Overclock Tuner選項也有提供Manual模式,讓使用者可以盡情地調整例如處理器的工作時脈、工作電壓,記憶體模組的工作時脈、工作電壓、時序設定值...等,不過前提是玩超頻要小心一點,免得不小心將配備玩掛了,那可就欲哭無淚囉!(註:不同的主機板可能會提供不同的選項讓使用者可以進行設定。)

效能測試
針對創見資訊這款新推出的aXeRam DDR3-2400 4GB套裝版記憶體模組的效能測試部分,筆者主要是選用上面在華碩MAXIMUS III FORMULA主機板BIOS選單裡面、Ai Overclock Tuner選項的Auto模式以及X.M.P.模式;而在測試軟體方面,除了Windows 7內建的電腦效能評等測試之外,筆者還有使用四種軟體來進行記憶體效能的相關項目測試,包含有Sandra 2010 SP3、CrystalMark 2004R3、EVEREST 5.50以及PCMark Vantage等。
Auto模式
下圖是選用Auto模式所得到的Windows 7電腦效能評等結果~

前面提到過,在Ai Overclock Tuner選項選用Auto模式的話,這款DDR3-2400 4GB套裝版記憶體模組的實際運作時脈會是DDR3-1333,所以在下面的Sandra 2010 SP3與CrystalMark 2004R3軟體的記憶體測試項目中,所得到的測試數據也會比X.M.P.模式(記憶體模組實際的運作時脈為DDR3-2400)低了不少。


比較特別的是,選用Auto模式透過CPU-Z 1.55版程式在前面所看到的處理器頁面,Core i7 875K處理器實際的運作時脈其實是比X.M.P.模式的處理器實際運作時脈還要更高。而在下圖的EVEREST軟體Cache與Memory測試項目中,可以看到處理器實際的運作時脈為3364.2MHz(25倍頻),所以這裡測試記憶體(DDR3-1333)得到的測試數據雖然比後面會看到的X.M.P.模式差一些,不過L1 Cache、L2 Cache以及L3 Cache的測試數據卻因為處理器實際的運作時脈比較高,反而會比X.M.P.模式的表現好一點。

下圖是在PCMark Vantage測試軟體中,選用Auto模式所得到的整體(PCMark Score)以及記憶體項目的測試結果。

X.M.P.模式
原本筆者以為,選用X.M.P.模式之後因為記憶體模組的實際運作時脈提升到DDR3-2400,Windows 7電腦效能評等的測試結果在記憶體的子分數多少應該會有些增加,結果卻沒有,包含後面的"X.M.P.模式再超頻"(DDR3-2460)所得到的Windows 7電腦效能評等測試結果也是一模一樣的成績(所以後面就不再放測試結果圖了),看來Windows 7電腦效能評等的各項分數還是參考參考就好。

在Sandra 2010 SP3與CrystalMark 2004R3軟體的記憶體測試項目中,由於這款記憶體模組選用X.M.P.模式之後的實際運作時脈會提升到DDR3-2400,所以得到的測試數據也都有相當大幅度的提升。


如同前面所說的,因為Auto模式的處理器實際運作時脈會比X.M.P.模式高,所以在下圖的EVEREST軟體Cache與Memory測試項目中,雖然得到的記憶體測試數據有比上面的Auto模式提升不少,不過在L1 Cache、L2 Cache以及L3 Cache的測試數據部分就比Auto模式要差一點了。

而在PCMark Vantage測試軟體中,這裡得到的整體(PCMark Score)以及記憶體項目的測試成績都有比Auto模式高出一些。

X.M.P.模式再超頻
接下來,筆者選用X.M.P.模式然後再試著調高處理器的外頻時脈,以此來對這款DDR3-2400 4GB套裝版記憶體模組進行更高運作時脈的超頻。而在進行更高運作時脈的超頻之前,筆者在BIOS的選單畫面中有將記憶體模組的時序設定值調整為11-13-11-30,同時也將記憶體模組的工作電壓增加到1.68V。
經過多次的嘗試之後,筆者發現在上述的設定值之下,能夠穩定地跑完所有測試軟體的處理器外頻時脈為205MHz(BIOS選單畫面的設定數值),此時BIOS裡面所顯示的記憶體模組運作時脈為DDR3-2460,不過在Windows 7作業系統中利用CPU-Z程式來進行偵測的話,在記憶體頁面(請參考下圖的左下視窗)中可以看到實際的記憶體模組運作時脈提升到約DDR3-2478,這應該跟主機板本身對於處理器、記憶體模組...等運作時脈的內部設計有關。(註:這裡的記憶體模組超頻時脈筆者統一使用BIOS裡面所顯示的DDR3-2460來稱呼。)

由於這裡得到的Windows 7電腦效能評等測試結果跟上面"只有選用X.M.P.模式"的測試結果一樣,所以直接來看Sandra 2010 SP3與CrystalMark 2004R3等兩個軟體。由下面兩張圖各自的記憶體項目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因為在X.M.P.模式之下又再調高記憶體模組的"超頻運作時脈",所以各自得到的測試數據也都有再提升。


與上面看到的"只有選用X.M.P.模式"一樣,在下圖的EVEREST軟體Cache與Memory測試項目中,雖然得到的記憶體測試數據也都有再提升一些,不過處理器的實際運作時脈因為還是沒有比Auto模式高,所以L1 Cache、L2 Cache以及L3 Cache的測試數據仍然比Auto模式差了一點。

最後再看到PCMark Vantage測試軟體,這裡得到的整體(PCMark Score)以及記憶體項目的測試成績同樣也都有再提升。

試用心得
一般來說,超頻產品的選擇很多時候是要靠點運氣,運氣好買到體質比較好的產品,玩起超頻的爽度自然會比較高;運氣不好買到體質比較差的產品,其實也不需要太怨天尤人,畢竟使用者當初所花的購買費用,就只是要購買那個等級的產品,能夠再壓榨出更好的超頻效能,運氣佔了很大的因素。
當然,如果您不願意碰運氣的話,其實也不妨考慮例如「創見資訊DDR3-2400 4GB套裝版記憶體模組」這類的產品,廠商事先已經做好篩選以及驗證的工作,幫您省下"碰運氣"的成份,或許這會多花費您一些採購預算,但是卻可以讓您不會遇到"運氣不好買到體質比較差的產品"。
而就本次的試用過程來看,創見資訊這款新的DDR3-2400 4GB套裝版記憶體模組在標準超頻運作時脈DDR3-2400的設定值之下,運作得相當穩定,並且記憶體模組本身也還具有再往上超頻的實力,至於實際上能夠超頻到多高的運作時脈,還是要看使用者所購買到的記憶體模組本身的體質,以及其他搭配的硬體配備而定(運氣還是王道啊


謝謝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