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記憶體要由64GB升級到128GB嗎?謝謝

skiiks wrote:
但用在解壓縮 效益不會更好
原因很簡單 最終放置地點 以及人

RAMDISK在解壓縮方面沒有效益
解完快了一幾秒 再加上拷貝到SSD裡的時間算進去
不如在SSD解壓縮 不用再搬移

這邊忽略了一個重點,SSD的小檔寫入效能跟Ramdisk差太多了。
有個特定場景,如果我有個幾千張圖片的壓縮檔,需要一次解壓完再做批量編輯,做完後再壓縮回去,再移到某處留存,這種場景一定會是Ramdisk有絕對優勢。
你一定會說這種場景很少,但我就遇過類似需求,所以只是用法不同,沒有對錯。

billq wrote:
去實際操作一遍好嗎?不會只解你要的,到達位置才會停,其他暫存檔當作沒看到?

不知道你用的是哪款壓縮軟體,但我的經驗是壓縮檔不用按順序解到某一段才能提取特定檔案,至少我用RAR就不用。
skiiks

確實如你所說少見 除非預先開啟 不然要為這種少見狀況重新設置RAMDISK 還是多花時間

2025-09-03 4:48
針對RAMDISK場合是看他一個人機整體效率

退一百步講,過去我今天只印一張藥單

我不會將整個ET FONT載入384K,直接讀FLOPPY就好。

大部分的事情是平行運作,如果ONE BY ONE的話,使用RAMDISK這些場景,一定有所謂冗餘的鍵鼠操作(尚不含手拙風險)

至於磨損一事,都會用RAMDISK了,要求自己買個5年兩位數DWPD固態盤不為過吧,有必要這樣移來移去嗎?
skiiks

了解解壓縮為什麼不在RAMDISK解 現在解壓縮在SSD解沒有像過去HD那麼慢 省幾秒而已 然後搬來搬去 花的時間更多。常見的誤操作就是拖移一堆檔案在視窗間選擇 然後遺落在非目的視窗 更慘。

2025-09-03 4:43
把記憶體想像成活動空間

你一個人也許只需要一整層樓來活動, 最多增加到二層

卻在想幾十年後子孫滿堂早早買下七或十層大樓

而大樓卻持續貶值
我是7900X + ASUS X299 mark 1 + DDR4 2400 8G*8條=64GB
我64G開48G 當RamDISK
1. 把 Windows 環境變數 temp TMP 改到 RamDISK
2. Edge+Google Chrome 快取 改到 RamDISK (Google Chrome 快取只能改一部分 不喜歡用 大都用 EDGE)
3. 爱壹帆 快取 (使用mklink .. 外加 開機自動RAMDISK建立目錄)(沒幾分鐘動不動就幾百MB)
4. 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 暫存碟 之後自動存到 傳統硬碟
5. BT 暫存碟 之後自動存到 傳統硬碟
.... 我覺得假如有128GB 會更好。 避免下載影片過多 48GB滿了。 RAM大可以彈性調撥32+96 64+64

平常都使用睡眠... 久久才重開,機器很穩從沒當機。
.....可以大幅延長硬碟壽命, 減少重灌。
skiiks

這就RamDISK該做的有效益的事情。我說的則是因為解壓縮搬進搬出才會效益沒有多好 不如SSD原地解

2025-09-03 5:47
intel第九代CPU+插滿16G*4=64G記憶體
使用軟體是PrimoRamdisk與PrimoCache

環境變數等的基本功就不說了
以下是我使用mklink指令丟到Ramdisk的temp資料夾

C:\Users\使用者名稱\AppData\Local\Google\Chrome\User Data\Default\File System
C:\Users\使用者名稱\AppData\Local\Google\Chrome\User Data\Default\Cache
C:\Users\使用者名稱\AppData\Local\Google\Chrome\User Data\Default\Code Cache
C:\Users\使用者名稱\AppData\Local\Google\Chrome\User Data\Default\DawnCache
C:\Users\使用者名稱\AppData\Local\Google\Chrome\User Data\Default\GPUCache
C:\Users\使用者名稱\AppData\Local\Google\Chrome\User Data\Default\Service Worker\CacheStorage
上述是Chrome瀏覽器關聯
DawnCache與GPUCache兩個會生成相同檔名檔案
所以其一必須指定到temp內不同位置的子資料夾

C:\Windows\Temp
C:\Windows\SoftwareDistribution
C:\Windows\Prefetch
上述是Windows系統關聯
SoftwareDistribution是Windows更新下載的檔案位置
Prefetch是系統預讀相關檔案(我設定關閉不使用)

C:\Users\使用者名稱\AppData\Local\NVIDIA
上述是NVIDIA顯示卡著色器快取關聯

若有人可以提供其他刪除也不影響使用的暫存檔位置我會非常感謝
一直拿RAMDISK暫存功用來說快 這不是當然的事情嗎?
但跟我講的問題完全無關

記憶體與SSD兩著速度差異巨大 全程用記憶體處理當然快
RAMDISK效益快在「RAMDISK中解壓縮到RAMDISK中」勝過「SSD中解壓縮到SSD中」

但資料要先進RAMDISK的記憶體
SSD內資料拷貝進RAMDISK要不要時間?
RAMDISK搬出到SSD要不要時間?
這進出都是SSD速度 不會是RAMDISK的速度

這要看的是整體使用過程 而不是只有解壓縮過程

因為需要壓縮檔內資料 去做解壓縮 全程所花時間 RAMDISK不會更快
全程所花時間「SSD搬進RAMDISK RAMDISK解壓縮到RAMDISK RAMDISK檔案搬出到SSD」
而不是單單只算RAMDISK解壓縮


---------------

除非解壓縮的檔案是數T SSD才會秒內無法解出
然後數T解壓縮完 最終目標在哪?放回SSD
數T從SSD搬到RAMDISK 再從RAMDISK般回SSD 都是SSD速度所花費的時間

RAMDISK 以重複性質高的檔案的快取使用 最有效益
單一次解壓縮 現在SSD就能處理 不會因為用RAMDISK省多少時間

所以RAMDISK用在對的地方 當快取 當重複取用的資材 很好用
用在不對的地方 脫褲子放屁

真的不用拿RAMDISK當快取有多好用來反駁
這是RAMDISK本當做快取硬碟該有的效益
但不全然對所有處理都有效益

你們講快取 那是優點
我講解壓縮效益差的缺點

早期在這種論戰很多 正反方立場都有
最後結論就是要用對地方
用在解壓縮就是錯的居多




 
現在電腦速度都是秒來秒去
唯一慢的是人的操作 但並不是慢
而是古早到現在速度都一樣 不會倍增 沒有進步多少
所以要減少的是人的操作次數 達到減少操作的時間與失誤操作

要以直覺簡單的方式使用 而不是搬進搬出省沒多少的使用


-------------------
以前修圖 開軟體5分鐘 開檔案5分鐘 修圖10分鐘 儲存5分鐘
現在修圖 開軟體5分鐘 開啟秒內 修圖10分鐘 儲存秒內
對圖案的思考與修圖時間 不會減少多少

大家電腦都一樣
這個修圖10分鐘怎減少 就是競爭力所在
billq wrote:
intel第九代CPU...(恕刪)
瀏覽器 我是這樣設定
啟動資料匣 啟動.bat
mkdir I:\GrShaderCache
mkdir I:\ShaderCache
mkdir I:\GraphiteDawnCache
-----------

GrShaderCache刪除
mklink /D "C:\Users\使用者\AppData\Local\Google\Chrome\User Data\GrShaderCache" "I:\GrShaderCache"

ShaderCache刪除
mklink /D "C:\Users\使用者\AppData\Local\Google\Chrome\User Data\ShaderCache" "I:\ShaderCache"

GraphiteDawnCache刪除
mklink /D "C:\Users\使用者\AppData\Local\Google\Chrome\User Data\GraphiteDawnCache" "I:\GraphiteDawnCache"

Google Chrome 內容-目標 後加
--disk-cache-dir="I:\\Chrome"


----EDGE----
修改註冊表條目
在更改Edge緩存位置之前,請先關閉所有的Edge瀏覽器視窗並備份註冊表,以防誤操作導致系統問題。

按下Win + R鍵,輸入,打開註冊表編輯器。regedit
導航到路徑。 如果Edge鍵不存在,需要手動創建它。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Edge
在Edge鍵下,右擊空白處選擇新建→字串值,命名為。DiskCacheDir
按兩下,在值資料框內輸入您希望Edge將緩存檔儲存的新路徑,然後點擊確定。Edge
原價屋 目前美光單條64GB $4999 被下架了.... 可能大家都想要64GB*2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