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tsai88 wrote:
真的看不懂耶今天來角...(恕刪)
我也覺得yctsai88提供的意見很合理且可行! 當把記意體的外頻從200改成250 時外頻的變動一定會造成記憶體ic 內部運作的時間差異。每一筆資料在判定的時間上都會少了25% 的時間( 外頻從200mhz 變成 250Mhz)。
板主主張的總頻率不變也沒錯,但是不要忘了要把那些記憶體的時間參數,如yctsai88大大講的CL, RAS to CAS, Precharge, tRAS, tRC那些值要再增加個1-2 才可能會使記憶體工作在穩定的區間裏!
打個比方好了,如果一個人他吃一晚飯的時間是5 分鐘,一共要吃100口。現在要改成還是5 分鐘但是要吃 80 口完成! 是不是會出現問題? 不一定。因為同時間裏要達成不以不同的速度和吃進去的量也不同。如果這個人的嘴巴無法再每一口吃進去的量再多12.5% 那要求從100 口進部到80 口即使在同樣 的5 分鐘完成都是不可能的!
回到記意體來看,如果記憶體的ic 每次視別一筆資料所花的時間是固定的,改變外頻的結果是造成結果是每一筆資料的視別時間要縮短12.5%。如果ic本身的製程所能達到的上限值是可以再加快12.5% 那就會沒問題,( 如果那個的的嘴吧可以每一口多吃下 12.5%的空間)而總時間 外頻乘上倍頻就如同我上面提的人吃飯的總時間 5 分鐘的道理類似。
現在的超頻不是看總頻率的改變(因為現在ic 製造商愈來愈聰明不會把不同效能的零組件賣同樣的價錢)
而是看每一筆資料的傳輸成功時的最穩定所需的時間。 現在的超頻要去更了解零組件的細部時間的需求,了解了細節的規格,我們才能從中找出可能的頻頻方法和空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