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要混淆傾銷的定義,傾銷首先要低於合理的成本價,大陸的產品只是比其他國家的產品價格低,這是成本優勢,沒有低於成本,低價本來就是正常的商業競爭手段。無非是現在其他國家的記憶體產品競爭不過大陸的產品,就開始說傾銷,利用掌握的國際媒體來讓大家產生中國大陸所謂的傾銷和生產過剩的印象,實際上只不過是為了維護高價廠商自己的利益而已。
多比較 wrote:傾銷,也要有本事!沒有足夠的毛利,最後就是自己倒。 大大的眼光淺了當年台灣科技廠幫DRAM晶圓代工、生產光碟片與太陽能板、面板...等等這些產業遇見景氣低迷、流血殺價時明明每生產一片就賠錢為什麼要繼續做呢?因為每個月的貸款要還 利息(現金)啊?雖然賠錢,但至少維持 現金流,可以償還利息也就是以「拖」待變「沒有足夠的毛利,最後就是自己倒?」你看的太短、太淺了
當歐美有能力大規模低價生產農畜產品,歐美品牌到處攻城掠地時.就來個WTO打破貿易壁壘.當亞洲國家有能力大規模低價生產產品時,亞洲品牌開始銷往世界時,就變成壟斷傾銷要制裁.產品能便宜生產低價買到你可以說造福消費者,也可以說壟斷傾銷.記憶體不是中國就南韓和美國,都進口有便宜的不買才是冤大頭.
A_M_D wrote:面對現在中國低價記憶體傾銷台灣該如何因應 無解。相同技術,相同品質,比的就是成本了,中國那邊資源耗的起,玩的就是低價拖垮同行,他們自己都相殺內卷到痛不欲生,出海更是毫無敵手。要生存,只能提升技術,但那需要長期投資在研發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一般廠商,大概都沒戲唱了。中國這招,已經拖垮很多國家的產業了,記憶體這種程度的科技產業,大概很難倖免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