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到的是DDR3 256Mx8 1333MHZ 一棵才美金2.9一條4GB的module要mount上16棵。16 x 2.9 = 46.40pcb板+smt打件+測試+包裝=3~4塊所以一隻4GB的module,光從dramexchange的牌價來看都是快要破nt1500大關了。(內行的都知,那個2.9也是好看的標價,module廠拿大量,還是有折扣可以談的,這行沒有什麼祕密的)…有用i7的朋友,想裝到24GB,再等等,這部份的預算很快就一萬有找了…
張爸爸 wrote:有無學長姐可補充再早之前RAM的價錢?...(恕刪) 你是要老廢啊出來自首自己是老廢啊嗎 ?一條 1MB 1500,插滿要插到心臟病發.......或是更早一點DIP 包裝的 4164 / 41256 可以算嗎?還是 APPLE ][ 用的要插 8 顆才 16KB 的 4116 ?
其實也沒那麼複雜,基本上現在的DDR3桌機DIMM或是筆電SO-DIMM記憶體模組,都是64-bit的資料傳輸,模組上有很明顯易認的一顆顆記憶體顆粒如下圖,有些模組是雙面都有顆粒,有些只有單面有顆粒:[基本觀念]以現在一般最期待降價的4GB記憶體模組來說,將容量先換算成bit:4GByte * 8bit/Byte = 32Gbit ==> 單隻模組容量32Gbit拆成其因數乘積,可以是1Gbit * 32,也可以是2Gbit * 16,或是4Gbit * 8,也就是說:用單顆1Gbit容量的記憶體顆粒來設計,需要32顆(因為顆數過多,實務上很少有模組是這樣的設計)用單顆2Gbit容量的記憶體顆粒來設計,需要16顆用單顆4Gbit容量的記憶體顆粒來設計,需要8顆 (4Gbit是目前已量產單顆記憶體顆粒的容量上限)[接下來比較進階]記憶體模組有單面、雙面之分,每一面都是64-bit的資料傳輸,以4GB的模組來說:1). 如果用2Gbit的顆粒來設計(16顆):由於顆數多,一般會用雙面模組方式來設計,因此每一面有8個顆粒,而既然每一面都是64-bit的資料傳輸,那每個顆粒對外負責的資料傳輸寬度就是64-bit/8顆=8-bit/顆;再將顆粒的2Gbit容量想成是個長方形陣列,既然寬是8-bit,長就是2Gbit/8-bit=256M,也就是樓主圖中第一行"2Gb 256Mx8"這種記憶體顆粒組態。2). 如果用4Gbit的顆粒來設計(8顆):一般來說單面即可,因此只有一面有8個顆粒,每個顆粒對外負責的資料傳輸寬度是64-bit/8顆=8-bit/顆;以長方形陣列來算,寬是8-bit,那長就是4Gbit/8-bit=512M,因此記憶體顆粒組態就是"4Gb 512Mx8"。3). [練習] 假設將來看到某個4GB的模組是用雙面共8顆(每面4顆)的方式來設計,那每個記憶體顆粒的容量多少?組態為何?答案反白=>4Gbit,"4Gb 256Mx16"如果算得出來,整個觀念就通了。
flybluepig wrote:純粹好奇1024TB = 1 ?B 1024TB = 1PBbit = 位元Byte = 位元組8bit = 1Byte1024Byte = 1KB1024KB = 1MB1024MB = 1GB1024GB = 1TB1024TB = 1PB位元組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D%97%E8%8A%82一般人差不多用到TB單位,1PB就是極限了,再往上不是一般個人電腦的用途了。bit換成Byte後,每1024倍就是往上一個單位,KMGTP。一般使用的簡化,是用1000來換算,像硬碟的容量;(硬碟製造廠商認為1KB=1000B,而作業系統則認為1KB=1024B),所以會造成認知差異,國際通用標準的1TB的硬碟,號稱有1TB,實際上經過換算後(1024),約只有931GB的容量。檔案大小轉換http://zh.wikipedia.org/zh-tw/%E6%AA%94%E6%A1%88%E5%A4%A7%E5%B0%8F%E8%BD%89%E6%8F%9B
wingmatch wrote:(硬碟製造廠商認為1KB=1000B,而作業系統則認為1KB=1024B),所以會造成認知差異,國際通用標準的1TB的硬碟,號稱有1TB,實際上經過換算後(1024),約只有931GB的容量。 要是以後照這樣發展下去,到了PB級的普遍化,1PB足足少了69TB,等同現在的69顆1TB硬碟.....消費者容量買越多,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