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w209 wrote:
...那時景氣差,廠商都是幾百億幾百億在虧
政府得再花納稅人幾百億的錢成立TIMC救產業恕刪)
前年此時,世界DRAM大廠,不按規模排序,分別有 1.德國英飛凌 2.南韓三星 & 海利士 3.日本爾必達
以及4.美國美光等,而台灣這些Dram廠商,規模都比不上以上幾家.
除了第4家美光,曾受到Intel注資之外,從199x年亞洲金融風暴至今,不論德國,日本,韓國,都曾動用
政府資金,救過Dram產業,而唯一沒有的,就是台灣政府.
既然台灣政府,從不曾花半毛錢救Dram廠,那這句 ""再""花納稅人幾百億?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
該不該救,是另一個待討論的議題,
但從沒發生過的事情,又哪來的再次呢?
(還是精美的外加散熱片版本)
一口氣買進16隻
我知道這種機會難得,不過當初怎麼沒想到去
銀行借貸個幾百萬來採購,現在這16隻記憶體
我只留5隻自用,其他的約在1200元價位的時候
慢慢脫手賣出去了
要出現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是不大可能了
微軟多久才發行一次OS啊!!
又遇上硬體更替世代,再加上RAM科技廠大量擴廠
產能爆衝,天時.地利.人和,一次全到位
接著發生錯估換機潮,廠商有資金壓力
只好降價求現金
這種機會遇上的機會少之又少
目前記憶體的價格已經穩定下來了
少聽那個老闆在放某種氣體
現今的資訊業,沒有能量讓記憶體廠商大量生產的動能
(微軟又不是神經病,再發行Windows XXX??)
市面上消費已經趨於飽和狀態
供需都平衡的狀態下,起降都不可能太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