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貿易自由化市場上誰有競爭力就能夠生存,今天是台灣生產成本降不下來,加上半導體很多錢都是技術授權跟專利吃掉(日本),還有龐大的利息跟員工薪水三星算公敵?(對消費者而言降越多越好)別忘了韓幣今年貶值50%以上,而台幣才貶多少........
正確的來說..跟公司的財務管理有關..公司需要營運資金的現金流量..產品售價高於原始成本的部分就等於增加的現金流量..一家營運再好的公司如果現金流量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因此倒閉所以即使不敷成本(總成本)還是得賣..
因為開一間工場的成本大概是固定的主要是生產設備生產設備每天都在折舊如果預計一個廠要營運五年, 就得折舊攤五年不生產折舊也不會停那等景氣好在補回來阿??因為DRAM廠的技術太快, 五年後舊的廠營運就不敷成本了還是得在開新廠這個舊廠生產成本反而高的原因導致DRAM廠不敢減產(台灣廠商而言), 更不可能停產
惆悵 wrote:雖然記憶體價格幾乎快...(恕刪) 電腦王的年終採購特輯(最近剛上架). 在記憶體那部份, 不知道從哪搞到了一些技術和業內資料, 如果依他們的推估計算(我個人覺得參考價值很高), 現在記憶體市場根本是賣一顆賠兩顆, 賣價只有成本的一半. Oversupply的問題看來很不容易解!!
我是不知道賣一條要賠幾條啦...聽到的消息是"韓國廠的記憶體顆粒報價"小於"台灣廠記憶體顆粒成本"...成本包含很多部分: 人員/廠房機台/授權金...常常為了市占率or維持客戶關係, 只好削價競爭, 結果就是韓國賺的變少, 台灣廠越虧越多...很慘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