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32G 記憶體 該如何有效運用

我的用法目前是這樣
24gram

16g劃分為動態ramdisk 這樣記憶体沒佔用的部份仍可以給系統使用
用來放暫存檔(不只系統 含軟体暫存檔)、下載區等其他不預留檔案

順便一提以前下載區的資料下載下來會回存到硬碟
但近期開始用百度雲的離線下載
只要該雲端有此資源的話
bt種子的資料都秒載
回存到ramdisk 4g容量也不到1小時
(我家是20m光纖 用代理下載平均1m 順的話2m)
若不能秒載才用bt軟体下載
之後再回存到百度雲 不知道為什麼上傳回去都比我下載下來快
所以現在都不再回存硬碟
看完就刪 電腦用休眠 資料不會不見
就算斷電消失 頂多從百度雲重載回來也不會太久
也沒有BT下載軟体種子太久或太少而載不下來或慢到只有10K在跑…

6g系統預留 有人說至少8g才夠 但我的ramdisk是用動態設定
所以原則上除非ramdsik佔滿 不然通常系統還是擁有10g以上空間可運用

1g劃分關機回存開機載入影像檔
專放一些常用軟体
如火狐、google、360極速瀏覽器
foobar2000、PotPlayer、ACDSee多媒体播放器
及c糟一些使用者資料夾內APPDATA的資料夾檔案
用Winbolic Link將資料夾指向到該糟
硬碟非SSD
開機關機速度不超過3分鐘 差不多1分內就可以到桌面
怕慢的話可以不要用 我是覺得沒差這3分鐘

用imdisk設定RAMDISK來跑遊戲軟体
目前只有玩LOL 影像檔制作為4G
硬碟容量LOL資料夾約為3.7G左右
做完影像檔後就可以將該資料夾砍了
所以佔硬碟的容量從3.7G遊戲資料夾變影像檔4G
要玩時掛載時間(約2分鐘)會比較久 若影像檔放SSD應該會快點

可以參考F大的文章

[教學] 將PC遊戲封裝成img檔,掛載為虛擬磁碟或載入RAM中玩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12&t=2444890


使用結論:
24G感覺好小 後悔沒在便宜的時侯衝到32G
RMA會運用的話 其實並不會嫌大…

ryupp wrote:
我的用法目前是這樣2...(恕刪)


現在的遊戲容量都太誇張了,RamDisk 根本放不下



使命招喚11 - 44GB
最終幻想13(美版) - 55GB
........

RamDisk 推薦用這套:
(免費、無功能限制、效能還不錯)


imdisk 作為掛載軟體,非常不錯用
但作為 RamDisk,效能太差

如果遊戲要整套放入 RamDisk 玩

推薦方法:
直接把遊戲 img 檔,整個丟入(複製)RamDisk ,再去掛載

因為整個 img檔都在 RamDisk 中,讀取時自然就是 RAM 的速度(實際因為經過一層虛擬掛載層,效能會稍減,用磁碟測速軟體可以測出來,但仍是比 SSD 快10~30倍以上)

舉例:


以一個較小的遊戲為範例,4.6 GB 大小

整個 丟入/複製 到 R:(RamDisk)



點兩下,自動掛載(需要安裝腳本)



自動掛到 Z:
掛載需時約 1秒,立刻開始玩

因為遊戲的 img 檔,整個放在 RamDisk 中,相當於整套遊戲放在 RamDisk 中。所以遊戲讀取時,自然就是跑 RAM 的速度(換關、換地圖 比較快)。


********************************************

回主題:

32G 如何運用?

● 可以開很多 VM 虛擬機器,每台 VM 虛擬機器要分配記憶體,都要吃 RAM。

舉例比方說:Genmotion 模擬器(Android 安卓平板 模擬器)



分配 2GB RAM 給模擬器

看布卡漫畫不錯用,也可以看一些安卓的視頻APP

VM 虛擬機,也可以當軟體路由器,分配個 2~4GB 。


● 剪接影片什麼的,直接丟 RamDisk 剪,效率一流。

● 有時下載檔案比較凌亂的,比如碩鼠下載視頻會分很多段,還要合併,存放位置直接放 RamDisk,合併處理比較快。

● 把整個綠色版的瀏覽器塞到 RamDisk,開網頁比較快、順,還有電腦磁碟負載高時(在拷貝檔案什麼的),不影響上網瀏覽(因為不同磁碟)。

● TEMP、pagefile、軟體 Cache ....之類的,放 RamDisk,系統整體會比較順。也有延長 SSD 壽命之效(SSD 有寫入壽命,常寫入快壞)。
裝個ramdisk就知道完全不夠用...連刺客教條大革命都塞不進去

fedora wrote:
現在的遊戲容量都太誇...(恕刪)


照這種玩法
我看192G也很快不夠
fedora wrote:
imdisk 作為掛載軟體,非常不錯用
但作為 RamDisk,效能太差
如果遊戲要整套放入 RamDisk 玩
推薦方法:
直接把遊戲 img 檔,整個丟入(複製)RamDisk ,再去掛載
因為整個 img檔都在 RamDisk 中,讀取時自然就是 RAM 的速度(實際因為經過一層虛擬掛載層,效能會稍減,用磁碟測速軟體可以測出來,但仍是比 SSD 快10~30倍以上)


可是這樣不是會佔用二倍的ram容量嗎?
如想掛載一個4g的遊戲
先把img檔copy到ramdisk
再掛載該img 等於 8g容量?
而且 如果要把img檔copy到ramdisk
那不如直接把整個遊戲資料夾copy到ramdisk不是會比較好?
還是我誤解的什麼嗎?

因為
imdisk 作為掛載軟體,非常不錯用
但作為 RamDisk,效能太差

我掛載的慢我想是因為我是hdd硬碟的關係
也許放到ssd的話會改善許多

我是用Primo RamDisk來做ramdisk
主要用處是因為可以做動態ramdisk
比較不會因沒用到ramdisk而佔用到ram空間

關於現在單機遊戲容量大的問題
我是將遊戲資料夾內含的地圖、音效之類先做成img檔
再掛載後用Winbolic Link將該遊戲資料夾相關檔指向該img檔
效能也不錯

Winbolic Link很好用
像我移過APPDATA內的360資料夾到回存ramdisk
(APPDATA的資料夾不能刪 否則會出問題 所以需設定載入儲存)
以前下載上傳硬碟燈狂閃
移過之後就沒閃過了


xu.6 wrote:
ramdisk啊...

可以固定把程式掛在裡面,開機load進去,程式跟快取都放上面


32GB 小弟這樣用 10GB給WIN7 X64

22GB TEMP、網頁暫存、分頁檔、BT、免空、轉影片、中型遊戲10GB以內

解壓縮暫存、跑VM檔案掛遊戲、丟影片到裡面加速觀看、丟高解析度照片欣賞!

RAMDISK 是無敵的 至於大型遊戲 我會直接放SSD.....
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今后拉清单,这都得应验的。不要干这种事情。头上三尺有神明,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ryupp wrote:
可是這樣不是會佔用二倍的ram容量嗎?
如想掛載一個4g的遊戲
先把img檔copy到ramdisk
再掛載該img 等於 8g容量?
而且 如果要把img檔copy到ramdisk
那不如直接把整個遊戲資料夾copy到ramdisk不是會比較好?..(恕刪)


複製 4GB 的檔案到 RamDisk(R:) ,只會佔用 RamDisk (R:)4GB 的空間,並不會佔用 8GB。

掛載時,是掛載 RamDisk 中那個 4GB 的 img 檔

硬碟中那一份 img 檔,是備份的,收納整理的。

img 檔,可以想像是一個虛擬硬碟,類似虛擬機器 *.vhd、*.vdi、*.vmdk 之類的東西。

整個 虛擬硬碟檔(img檔),放在 RAM 裡面,所以讀寫虛擬硬碟裡面的檔案,當然也就是 RAM 的速度囉(儲存媒介是 DRAM)。



可以這麼想像,比較容易理解:

我有一個整理箱(資料夾),裡面放很多遊戲卡匣( img檔)

要玩的時候,
把卡匣(img檔)插入主機(RamDisk)
啟動電源(掛載)來玩。


不玩的時候,RamDisk 中那個 4GB 的檔案,直接砍了。重開機也不用理會,就讓它自然消失。反正硬碟中有備份的。

硬碟中若有備份
RamDisk 中的資料,不用做任何儲存。
※ DRAM 不通電會遺失資料。

大部分的遊戲,會把遊戲存檔,放在 C:\Users\使用者名稱\Saved Games 中。

有些會放在 [我的文件夾] 中(C:\Users\使用者名稱\Documents)。

所以不用怕存檔丟失。

只有少數比較老舊的遊戲,沒考慮到同一台電腦可能有多人帳號去玩的因素,會把存檔直接放它遊戲目錄裡面。

這種存檔會放遊戲它自己目錄裡面的,我會在檔名做個記號,提醒如果要重開機,或砍掉 RamDisk 中 遊戲 img 檔之前,要先記得把遊戲存檔備份出來。不過這類老舊遊戲,數量真的很少。


**************************************************

為何不直接把整個遊戲資料夾copy到ramdisk
卻要用這種 img 掛載的方式?


因為拷貝單一大檔,會比拷貝數千、數萬小檔,速度快非常多

舉例:



文明-太空
5.16 GB 大小
7,049 個檔案



實測拷貝: 5.16GB / 7,049 個檔案
到 R: 所需時間
2分15秒(預估,實際可能更慢)



實測拷貝: 5.16GB / 1個檔案
到 R: 所需時間
23秒!


經由這個測試,可以理解到:相同容量下,拷貝單一大檔案,會比拷貝數千、數萬的小檔,速度快非常多。

有些線上遊戲還有數萬個小檔的,拷貝更是慢到不得了。

不過並不是每個遊戲,都是數千、數萬小檔啦。

有些遊戲,本身資料檔有經過封裝,一個資料檔容量高達數GB,這種遊戲,檔案數就很少。直接拷貝目錄也沒關係。

不過我個人還是習慣通通封裝成 img檔,收納整理比較方便。

一個檔案 = 一套遊戲 = 一個卡匣
所見即所得,簡單明瞭。方便整理、收納。

此外電腦病毒不會感染 img 檔(虛擬硬碟),如果中毒什麼的,可避免封裝檔受到感染污染。從資安角度來說,也比較安全。

要拷貝到別顆硬碟什麼的,也會快非常多。

亦可由 NAS 供檔。透過區域網路拷貝的話,數千、數萬小檔拷貝速度,可以先去睡一覺了,不誇張。單一大檔就不同了,以 1Gbit 區網速度來說尚可接受。
分享一個 RamDisk 或 SSD 可以塞更多東西的方法:

NTFS 即時壓縮(windows 內建的功能)



上圖:CS-起源 地圖目錄

總大小 19GB
NTFS 壓縮後:12 GB
節省:7GB



有 NTFS 壓縮的資料夾,檔案總管中顏色會不一樣,一般是藍色


NTFS 檔案系統,有一個功能:即時壓縮

它可以把檔案或整個資料夾壓縮,節省容量,並且運行時不用事先解壓縮,壓縮過的檔案直接就可以運行。

系統會在背景自動 解壓縮/壓縮(稍微佔用一點點 CPU 運算資源)。以今日 CPU 的速度來說,佔用的處理資源幾乎可以忽略。

這是早期硬碟容量很小又很貴的時候,微軟提供的一個解決方案。後來硬碟容量變很大又便宜,就少人用了。

SSD 流行後,SSD 的容量又變很小,所以一些不是常常跑的資料,推薦可以 NTFS 壓縮,來節省 SSD 昂貴的容量。

RamDisk 也很好用,如果塞不下,壓縮一下,也許就能塞的下。


不過這種壓縮和 ZIP、RAR、7Z 什麼的,是一樣道理的

對於鬆散型態的資料(比如:文字檔),較為有效。理想狀態可以省一半容量。

緊密型態的資料(比如:影音檔),或者已經壓縮過的檔案,就幾乎無效,無法再壓。再壓,只會白白浪費運算處理,拖慢速度。

所以還是要視資料類型而定。實際壓壓看,就可以知道有沒有效果。

沒效果的,建議就不要壓了,反而會拖慢運行速度。
fedora wrote:
複製 4GB 的檔案...(恕刪)


是說將img複制到ramdisk後
三個選項內改選第一個
那我知道了


另外壓縮格式好像會無法轉檔
之前壓縮後copy影片到ramdisk用VidCoder無法轉
改回原來的才可以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