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好奇問一下 Ramdisk有辨法做成RAID0嗎?


Whistle Blow wrote:
不是科技的問題,是根...(恕刪)


因為有人說ram的容量問題比較大 速度不重要
所以說未來科技ram的容量一定可以解決這類問題

至於意義嗎?
請問電腦不追求效能速度的進步 那還要追求什麼?

其實我第一個連結就表示有人用設備做出來(2009年)
證明ram並非是做不出raid0
HD Tune 3.0 Pro所測得平均是落在162.0 MB/s
HD Tach軟體測試平均讀取則是得到149.1MB/s、突發傳輸速率達到181MB/s
然後組成raid0後
HD Tach讀取表現上,突發速度測得305.3MB/s

速度相差1倍 這樣意義不大嗎?

ryupp wrote:
因為有人說ram的容量問題比較大 速度不重要
所以說未來科技ram的容量一定可以解決這類問題
...(恕刪)

5F跟10F網友就已經給你答案了,仔細思考一下。



OAK ! wrote:
我覺得這問題有點X阿...(恕刪)


為什麼有點x

是因為ram不可能做出來嗎?
那第一篇連結有人4年前就用出來了

有多快我也只知道比ssd快n倍

都有人用配備做出來
我才想問有沒有辨法靠其他方式做

但是我覺得你的回答很


Whistle Blow wrote:
5F跟10F網友就已...(恕刪)


我知道啊 所以6f就回應了解
但你說意義不大 我就無法認同而已
你可以解釋為啥意義不大嗎?
ryupp wrote:
但你說意義不大 我就無法認同而已
你可以解釋為啥意義不大嗎?...(恕刪)

RAID 0的精髓在於striping,雙通道(Intel/AMD)/三通道(X58)/四通道(X79)記憶體控制器,就已經是不需要軟體介入的全自動硬體striping。

提示:可以找一台雙通道的機器,比較插一條記憶體(單通道)跟插兩條記憶體時(啟動雙通道),看看同一個Ramdisk的速度會不會變化。進階還可以用X79的主機板,插1/2/4條記憶體,實驗同一個Ramdisk的速度變化幅度。
長知識了..雙通道三通道四通道
就大概是這個意思了


ryupp wrote:
其實我第一個連結就表示有人用設備做出來(2009年)
證明ram並非是做不出raid0
HD Tune 3.0 Pro所測得平均是落在162.0 MB/s
HD Tach軟體測試平均讀取則是得到149.1MB/s、突發傳輸速率達到181MB/s
然後組成raid0後
HD Tach讀取表現上,突發速度測得305.3MB/s

速度相差1倍 這樣意義不大嗎?


因為他還是透過SATA去做傳輸,頻寬就卡在SATA晶片
所以,在那時候SSD不普及的年代,搜尋時間只有快而已
但隨著flash的SSD普及,這玩意就當作...歷史的眼淚吧
因為RAM的特性要不斷供電刷新資料,flash就比它好一點
除了同一台電腦的 RAMDisk 組 RAID0 沒有意義以外

註:因為 CPU 與 RAM 的匯流排通道速度,是固定的。

比喻就像同一顆硬碟分割很多分割區,去組 RAID0,速度不會增加,因為同一條 SATA 排線的。


還有一個原因,會讓 RAMDisk 組 RAID0 意義不大:

RAID0 無法增加 4K 隨機讀寫速度




上面兩張圖,是 單顆 SSD ,與 2顆 SSD 組 RAID0 的測試

可以發現:連續讀寫 速度增加快2倍

但是,4K 隨機讀寫,幾乎無增加

RAID0 只能增加連續讀寫速度,無法增加 4K隨機讀寫速度。

其原因是 :
RAID0 的原理是把檔案拆解打散成多個片段,同時分散寫入多顆硬碟,或從多顆硬碟同時讀出資料來組合,以達到提速的效果。

以一個 1GB 的檔案為例,打散成兩個 500MB 的檔案,同時寫入兩顆硬碟,那只須一半時間,就可以讀寫完成。

然而單一顆硬碟的物理特性(碟片旋轉速度、磁頭尋軌速度,SSD 主控晶片處理能力)是不會改變的。

假如檔案不是單一大檔,而是很多零碎的小檔,速度就會卡在磁碟的尋軌能力。

所以 RAID0 是無法增加 4K 隨機讀寫速度的。




這是一張典型的 RAMDisk 速度測試圖

連續讀寫,每秒讀 7GB/s,寫 11GB/s

如前面的說的,RAID0 無法增加 4K 隨機讀寫速度,只能增加連續讀寫速度。

假設組 RAID0,連續讀寫提昇 2倍
變成 讀 14GB、寫 22GB 好了

比方說,我把電腦的 32GB 記憶體,切割 20 GB 當 RAMDisk
連續讀 7GB/s 需要花 3秒把資料讀出來
連續讀 14gb,須花約 2秒把資料讀出來

表面上快了一秒,
但問題是:這也要拷貝到別台 RAMDisk 才有這種速度吧

如果拷貝到 SSD (會被限速在 300~500MB/s)
拷貝到 硬碟(會被限速在 190MB/s)

關鍵是:要去哪裡生出另一個 RAMDisk 讓它拷貝資料?

電腦之間,即便用 10G 光纖,都還是比 RAMDisk 慢。

所以,RAMDisk 的連續讀寫速度,意義比較不大,只有 RAMDisk 本身內部檔案重複拷貝才有效果。

例如:影片轉檔,來源檔放在 RAMDisk,轉出來的存放位置也在 RAMDsik。

但這樣就算組 RAID0,最多也只能快一秒而已。相對轉檔處理需要的時間,就完全不算上回事了。

或另一種情況是,有很多台 SSD 或硬碟,等著拷貝資料,那把資料放在 RAMDisk 中,在拷貝給它們,會比較快,但這種情況需求很罕見。


RAMDisk 更重要的意義是在 4K 隨機讀寫 的速度。

例如:把 資料庫 放在 RAMDisk 中,因為 4K 隨機讀寫很快,資料庫的搜尋 I/O 處理就可以非常快。

但問題是:RAID0 無法增加 4K 隨機讀寫速度。那是裝置的物理限制。


總結論就是:
因為 RADI0 無法增加 4K 隨機讀寫速度,只能增加連續讀寫速度。

所以 RAMDisk 組 RAID0 意義不大。

對於 RAMDisk 來講,4K 讀寫速度比較重要。

需要連續讀寫的情況罕見。(因為能與其速度配合的,也只有 RAMDisk)。

fedora wrote:
除了同一台電腦的 RAMDisk 組 RAID0 沒有意義以外

註:因為 CPU 與 RAM 的匯流排通道速度,是固定的。

比喻就像同一顆硬碟分割很多分割區,去組 RAID0,速度不會增加,因為同一條 SATA 排線的。

還有一個原因,會讓 RAMDisk 組 RAID0 意義不大:

RAID0 無法增加 4K 隨機讀寫速度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讚一個!

ryupp wrote:
之前有看過別人用二顆SSD做成RAID0 效能驚人
最近突然想一下 要是可能把RAMDISK也做成RAID0
效能不是比SSD做的更強?

再順便補充給樓主!這是一張小弟我測試的截圖。

您看一下,其實記憶體頻寬和做出來的ramdisk的速度測試,是還有落差的,等於說記憶體的頻寬還沒被吃滿,為什麼?主要在於ramdisk軟體演算法在實作上的效率是有所限制存在,因此要做raid0,根本就是是不需要的,RAID0主要精神就是分散連結(striping),簡單說就是要把資料打散存取硬碟資料,克服硬碟本身機械上的限制,透過多顆硬碟這樣把IO本身能夠運作的頻寬做有效利用,把存取速度撐起來。
記憶體本身的硬體就已經達到這樣目的了,透過CPU尋址尋找資料,純粹就是剩下軟體方面的應用以及CPU運算速度來幫忙,所以若你想要更有效利用,那麼更換ramdisk的軟體是首要步驟,不然性能差的軟體,是無法有效妥善撐起速度。
這麼說吧

樓主先去搞清楚ram跟hdd跟SSD怎麼運作的
你就會知道這樣搞很沒意義

記憶體與其匯流排之間沒有太大速度瓶頸
跟SATA與HDD之間瓶頸在HDD上完全不一樣

這樣有了解?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