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前端匯流排跟記憶體時脈的問題請教大家~

版主提出的新提問,小弟也是這方面的問題不大懂
有專家能繼續說明嗎? 跟開版大有同樣的問題.....
這樣解釋應該會清楚點...

FSB的全名為前端匯流排..是INTEL為解決處理器頻寬不足的問題,於Pentium 4時代加入Quad Pumped Bus架構,使其在同一週期內可傳送4筆數據,藉以使外部傳輸時脈(外頻)不變下,傳輸效率可因此提升四倍.
更具體一點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橋晶片間匯流排的速度..而系統匯流排(BusSpeed)的概念指的是數位脈衝信號震盪的速度,舉例來說,100MHz系統匯流排(BusSpeed)指的就是信號每秒鐘震盪一百萬次..也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外頻.而之前我們已提到前端匯流排為一次傳送四筆數據..所以..依照我前一篇提到的工作頻率與實際頻率的定義..我們就可以知道FSB "frequency"=外頻*4..(跟DDR記憶體"頻率"為何要乘2的理由相同)

再來回到問題本身....INTELT所有基於FSB架構所推出之處理器,其SPEC所註明的FSB乃是指未超頻的狀況下.前端匯流排的工作頻率的至於其傳輸效率計算.基本上.就是=處理器的外頻*4*匯流排位元寬度..這與記憶體所標示的工作頻率是完全無關的(當然一旦記憶體匯流排速率大於前端匯流排時的確有可能限制到記憶體傳輸效率)..而至記憶體匯流排計算方式請自行參照說明計算..本篇就不贅訴了.....

如果真還是無法體會..我再將計算方式列出..不過..我想應該無此必要吧..(就是加減乘除任誰都會)
感謝cupidchen大後來補充的解說,也謝謝其他幫我釐清觀念的版友大!
小弟大致上算是瞭解了。
不過最後請教一下:

cupidchen wrote:
當然一旦記憶體匯流排速率大於前端匯流排時的確有可能限制到記憶體傳輸效率


以這個現象來說,如果有一支DDR2 1066的記憶體插在北橋FSB 800主機板上,而CPU的FSB是667,
這樣這支記憶體會以什麼樣的運作時脈來跑呢?是667MHz嗎?
簡而言之,我想問的是,記憶體匯流排速率大於前端匯流排時,記憶體傳輸效率的傳輸效率是"有可能"被限制住,還是"一定會"被限制住?是一定吧?而且是取三者之間的最小值?

M356 wrote:
版主提出的新提問,小弟也是這方面的問題不大懂
有專家能繼續說明嗎? 跟版主有同樣的問題.....


你說的新問題是指我後來提出跟HP dm1的記憶體速度有關的問題嗎?(換句話說就是我上面列舉出來的問題)
還有,我不是版主。我沒有中信卡,不用幫我升等……
fortunia wrote:
雖然我很喜歡它的設計,不過我記得它的FSB只有800不是嗎?


因為樓主一開始沒說明
所以好奇的問了一下,沒惡意
幫忙對記憶体的工作方式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以DDR2-800 來說
clock rate = 400MHz (IC 的工作頻率)
data rate = 800Mbps (資料速率 = 雙倍工作頻率)



cupidchen wrote:
但由於DDR技術容許在同一時脈週期內讓資料可同時進行上行及下行(也就是讀和寫).所以等同具有雙倍時脈的效率


另外回樓上大大
記憶体目前還不能在同一週期內同時做讀跟寫的動作
read follow by write 記得好像要間隔2ns以上(要看data-sheet)

double data rate 是指一個週期內可以有兩筆資料(讀或寫)
同一時脈週期內讓資料可同時進行上行及下行
這句話應該是指clock 在上升及下降時均可觸發資料輸出/輸入
因為一個完整波形為 上升+下降 , 所以才有double data rate 名詞出現
通常來說因為晶片組的製造商必須遵照所支援的處理器規範來研發晶片組...推出新的處理器通常也會搭配新的晶片組販售..之前我有稍稍提過..FSB的SPEC代表的是預設值下的最快工作頻率..當處理器與晶片組的SPEC值不同時(前提當然是在有支援的狀況下)..實際頻率(外頻)將會受限於兩者間較低的預設值..以本例而言..以下為查詢所得之規格表

詳細規格表
機型:HP Pavilion dm1-1001TU
螢幕:11.6" LED (1366x768)鏡面高亮度螢幕
處理器:Intel Mobile Celeron Processor SU2300 (1.2GHz, 800MHz FSB, 1MB L2)
晶片組:Intel GS45
記憶體(內建/最大):3G DDR3 1066MHz / 5G DDR3 1066MHz
硬碟:320GB 5400 rpm
整合式網路攝影機:標配VGA
繪圖晶片:分享視訊記憶體Intel GMA 4500M
無線網路:802.11b/g
光碟機固定:無(需另選購)
輸入裝置:Touchpad(含2-way scroll)
I/O Port:
USB 2.0:標配
HDMI:1.3
喇叭:Altec Lansing
內建麥克風:高感度麥克風
讀卡機:SD, MMC, MS, MS Pro XD
藍芽 2.0:標配
作業系統:Windows 7 Premium
保固:一年國際有限保固 + 一年台灣到府收送

Intel GS45
Accelerator (GMA) 4500MHD, delivers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Premium support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Windows Aero* experience
•Blu-ray* logo capable HD video playback, with native support for Blu-ray* drives
•Great 3D graphics performance
•Intel® Clear Video Technology for excellent video quality
The mobile Intel® GS45 Express chipset features hardware based decoding for Blu-ray content, dual-channel DDR3 and DDR2 memory support, up to 1066 MHz system bus, PCI Express* x16 graphics ports and PCI Express x1 I/O ports, Serial ATA, and Hi-Speed USB 2.0 connectivity.

gs45雖然可以支援上1066MHz(266*4)但由於受限於處理器的外頻僅為200MHz所以此時FSB會限於200MHz*4=800MHz的工作頻率

另外你所提之問題..雖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在產品上應該不容易見到..我稍做解釋一下
首先..由於處理器的FSB為667MHz那麼外頻就會被限制在166MHz..當然北橋晶片組也是同樣的工作頻率
問題出在記憶體此時的工作頻率....那這時又必須牽涉到另外一項參數..也就是除頻比..一般除頻比在bios的設定裡
就能見到..其比值一般來說會受到北橋晶片種類及主板商對bios的功力..而有所不同..以最基本的狀況下.也就是1:1那記憶體的實作頻率也一樣為166MHz,由於是ddr2的記憶體所以166*2=333MHz...也就是說你的ddr2 1066MHz實際上只能跑333MHz..所以依此邏輯類推..要讓你的記憶體能夠全速運作的話..除頻比率要達到約3.2倍..但一般來說除頻比很少會有大於2的數值..因為這表示記憶體與處理器所支援的實際時脈相距過大所致..而一般來說.類似這種情況下的產品是很少見到能夠完美支援的..舉記憶體的例子來說..由於設計及物理特性的種種限制..同樣的記憶體顆粒是不太可能會有這麼寬廣的工作時脈..在JEDEC中ddr SPEC的最高頻率為400而接下來就換成DDR2來接班..因為DDR記憶體沒辦法在超過400MHz的工作頻率下穩定作業...而當ddr2來到1066也面臨其瓶頸..而處理器
是不可能同時支援兩種記憶體顆粒的..這也就是我所謂的為何在產品上不太可能見到此類狀況的原因

最後..感謝樓上仁兄糾正我對DDR技術的認知..單一時脈週期的確無法同時進行讀寫..釐清我長久以來錯誤的認知..
感恩..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