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感謝前輩們進來看小弟我的文章。

根據小弟的觀念,不知道有沒有錯,有的話請指正。CPU跟記憶體之間有個北橋晶片作橋接,而CPU到北橋晶片的通道稱作前端匯流排,曾經拜讀過G.F.大大的教學文章,得知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北橋之間溝通的速度,而北橋到記憶體的通道稱為記憶體匯流排,與前端匯流排的意義相同,就是記憶體跟北橋之間的溝通速度。
以下先附上兩張圖:


以上圖的資料來算,主機板前端匯流排的寬度是64位元,而記憶體由於是雙通道所以用128位元來算。
前端匯流排的計算=64*1333/8=10664也就是每秒大約10GB左右
記憶體匯流排計算=128*667/8=10672也是每秒大約10GB左右,至於數字不太一樣大概是誤差值吧
問題如下:
1. 由於兩個的頻寬都是10GB左右,所以在CPU-Z上(第二張圖)前端匯流排:記憶體是1:1,這個1:1是這樣子來的吧 ?
2. 如果以下面這張圖來說,前端匯流排:記憶體是4:5,那麼記憶體匯流排的頻寬就會>前端匯流排的頻寬,可是這樣CPU跟北橋之間的溝通速度沒有改變,光是記憶體跟北橋之間變快了,那麼從記憶體讀取到的資料就算再多也還是會受限前端匯流排的速度不是嗎 ?

我怕我的問題不夠清楚,我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台北到台中的路是一條兩線道寬的馬路,台中到高雄也是兩線道寬的馬路,也就是兩邊的道路頻寬是1:1。
如果今天把台中到高雄的馬路拓寬成四線道,那麼台北到台中:台中到高雄的頻寬就會變成1:2了對吧 ? 如果從高雄到台北車子就算再多,最後同個時間內進入台北的車輛仍然只有兩線道的流量,並不會因為台中到高雄拓寬成四線道而因此讓進入台北的車子變多。
如果以上沒有錯,那麼為什麼還會出現4:5或其他非1:1的比值呢 ? 為何不通通設成1:1呢 ?
小弟才疏學淺、詞不達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