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官方公佈的資料
• AMD 790GX/SB750晶片組
• 支援 AMD Socket AM2+/AM2 Phenom, Athlon 和Sempron處理器
• 2 條PCI-E x16 插槽,支援全16倍速CrossFireX
• 4條雙通道DDRII 533/667/800/1066記憶體插槽,最大可擴充到8GB
• 10/100/1000 網路埠
• 高品質7.1 聲道音效
• 5 SATAII 和 1 eSATA2 連接埠,支援RAID 0/1/0+1/5
• 2 PCI-E x16,2 PCI-E x1, 2 PCI 插槽
• 12x USB 2.0, 1x IEEE1394
• 內建1Gbit IGP顯示專用記憶體
• 採用DrMOS晶片
• Flat Circu-pipe散熱解決方案
接下來就來看看這張板子的開盒照片
外包裝盒的正面照,上方有個塑膠手提的把手,封面一樣是微星最近慣用的獸人圖案

外包裝盒背面照

這張板子有使用微星的DrMOS超頻節能晶片,具有節能、高效能超頻、快速冷卻的功能,此晶片以往大多是使用在伺服器上面

支援ATI的交火功能並搭載了HD3300顯示晶片

使用AMD 790GX晶片組和支援AMD Phenom系列的CPU,並針對超頻玩家的需求進一步支援140瓦的CPU,但這並不表示使用高功率就會大幅增加電費,AMD已經在最新的驅動程式中加入了PowerXpress的節能技術,能改善主機運作時所使用的電量


打開盒子後,裡面的配件還真是不少,包含一本快速指南、一本簡單的安裝指南、一本簡單使用指南、一本詳細說明說、一片XP專用驅動程式光碟、一片Vista專用驅動程式光碟、一片工具軟體光碟

介面配件方面有IDE UDMA 133排線、軟碟機用排線、二條SATA排線、傳統4 pin電源接轉轉SATA電源的轉接線二條、I/O面板、交火連接線二條、JUSB接線和一包微星的M-CONNECTOR接頭

我覺得微星的M-CONNECTOR還滿好玩的,這樣是有比較好看出那個接頭要接那個

這就是整張主機板的全貌,尺寸大約是30.5公分 * 24.5公分

主機板有一個IDE插槽和五組SATA插槽,說明書上寫說有支援RAID 0 / 1 / 0+1 / 5

北橋晶片和南橋晶片的散熱導管,目測和觸感的判斷來說是銅材質

這張主機板滿特別的就是在板子右下角有3個一般常用的按鍵,可以方便習慣使用裸機的使用者開機、重開機

主機版的I/O介面,只有一個PS2接頭,可以選擇接鍵盤或是滑鼠但另一個就要使用USB介面了,顯示方面有VGA和DVI接頭,然後還有HDMI連接頭、光纖SPDIF輸出連接頭、eSATA 連接頭、RJ45 網路連接頭、1394 連接頭
而790GX有使用AMD的UVD(通用視頻解碼器)技術,UVD能將顯示卡的視頻編碼率處理能力從25Mbps提高到40Mbps,對於藍光光碟的電影的顯示需求能完全滿足

有3組USB擴充埠

AM2 CPU插槽,並且全機板都使用固態電容

還有一個軟碟機插槽,不過這個其實目前滿少在使用了

以上就是微星的DKA790GX的開盒大略介紹,從這片板子可以看出,晶片廠商企圖想要改變以往多數電腦使用者對於整合型主機板效能虛弱的印像,想要吸引不同客群的消費者回頭注意整合型主機板一樣能夠在執行效能上交出讓人滿意的成積單,對於要求不是頂級又不想在購買電腦時多花心思煩惱如何搭配硬體的使用者們,這張板子相信會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