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等級比較先學會看供電相數兼容度升級及擴充如果都差不多就看保固 也差不多就看信仰 沒信仰就看自己爽完全不懂就先看網路的評側講解要講下去還很多 甚至是USB的數量 還有其它端口數量還很多很細的 慢慢來吧 一次說完全部保證你在面對的時候 最後還是店員說啥你都點頭 俗稱洗腦
未成人紙 wrote:看同一種晶片組會推好幾種系列來區分高階和低階的款式對於一般的消費者來說要怎麼快速地去分辨主機板的好壞呢 1) 能裝上你要的 CPU2) 有你要的 I/O (影像、音效、USB)3) 內部有足夠你需要用到的 SATA、M.24) 有 4 條 RAM 槽5) 四大廠出品其它就是價位問題了沒特別需求的話,找 $2,000 ~ $4,000 的就可以
玖玖玖 wrote:cpu附近的電容 越多 越好就越貴pcie sata接口越多越好電路板看的出來的話 越多層越好 通常就都是四層板而已二層不夠,六層不會給一般低階產品用部份的是以整層供電當賣點來加層數就是消費者 buyin 的話,單就 PCB 板體成本的變化來看在 DIY 市場產品應可以比投入成本換得幾十倍的售價主機板成本主要還是貴在上面的核心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