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管目前有推出 Gen 4 SSD 的品牌還沒有到血流成河的地步,提前部署也是好的。快上市的 RTX 30 系列顯示卡在 Gen 4 的效能如何,倒是挺好奇。
啊 Intel 咧?
Gen4 需要晶片組跟處理器的支援,目前 Intel 的處理器不支援 Gen 4,晶片組也只有 z490 預先支援。那華擎官網的下面這張圖是怎麼回事:

爬了一下文,看到一篇寫得不錯的:
https://ppt.cc/fA9pAx
【心得】Z490 VS PCIe 4.0破除迷思全面解析 - 支援性?硬體?晶片組一次講清楚!
處理器不可能透過天能逆行來到現在,原來只是「預先支援」。幾間主機板的帝廠或多或少也有為 Rocket-Lake S 的處理器提前部署,到時候只要換一顆處理器,主機板的用料又都有支援,就可以直上 PCIe 4.0。
包含:
M.2 插槽
PCIe 4.0 時脈產生器
PCIe 4.0 訊號切換器
PCIe 4.0 優化的驅動
以及為了優化PCIe 4.0的訊號傳輸.主機板的走線設置
不過資訊實在有點混亂啊,每家都說得有點曖昧,為什麼就不大膽寫出「只要 Intel Rocket-lake S 有支援,插上它就能支援 Gen4」,這樣不是很乾脆嗎。
用各大品牌官網自己的產品過濾機能,查出以下結果:
微星

10 張 z490主機板全都支援!?
Asrock

在Taichi 跟 extreme 上有看到相關描述,其它的主機板沒看到有支援。
技嘉

技嘉......一共有14張的z490啊哇塞,但沒特別過濾出有佈局 PCIe 4.0 的板子,部份產品會有以下標示:

華碩
華碩目前一共有 15 張 z490 的板子,官網上找不到與 Gen4 / PCIe 4.0 相關的描述。
打給客服,客服都說得不太清楚,可能是這部署太超前了嗎?XD
不是很確定微星到底是怎麼支援的,google 到另一篇文章
https://bit.ly/35aFAxs
看起來應是駐站的業務寫的,文中提到有加了相關晶片及設計為 PCIe 4.0 做預留,好吧你也說得夠仔細了,至少比沒說好。以後如果不支援,至少有個證據。目前微星板子官網上的資訊還是 PCIe 3.0:

Gen3 拉4是什麼意思(不能打注音文所以用拉)?幫微星的行銷想一下slogan,可以叫「Gen3拉4」,有沒有救了web master 哈哈~
那麼就是你了!MSI MPG-Z490-GAMING-EDGE-WIFI,電商入手約 7,000.

拆開包裝後,第一件事就是確認PCIe 4.0晶片的存在。

在 PCIe 插槽旁邊,這顆晶片應是PCIe 4.0的核心元件之一,再來是這兩個地方:


插槽旁已經大喇喇的寫上 Gen4.0 跟 Gen4 了,日後不支援也逃不掉,所以大家也不必再打去客服問了,插槽上有寫就不怕,沒寫的話,應就是不保證有支援的意思?也不是所有插槽都有標 Gen4,板子上的另一個 M.2 就沒標。
這樣看起來,有支援 PCie 4.0 的一共有兩個插槽:一個PCIe x 16 跟一個 M.2。如果沒有要搭獨立顯卡, pcie x 16 其實還可以拿來插 m.2 的擴充卡,就看身上有沒有那麼多 Gen4 SSD可插。
從顯示卡來看,用 Gen4 跑無疑是為了衝更高的解析度,RTX 3090 目前有露出的最高規格是 24GB RAM,一看就知道是要拼 8k 的,但是 8k 螢幕那麼貴,也還太早,塞兩個4k或三個4k還比較實際一點。(話說回來,如果Intel動作還是那麼慢,等到RLS處理器上市時說不定8k也顯示器也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從 SSD 來看,感覺絕對是很有感的,拿另外一張插在 x570 上的 Firecuda 520 來試試,跑出的成績就是 PCIe 3.0 x4:




大多數數據都到 3.5GB/s 就頂天了,最快的 PCIe 3.0 x 4差不多也是這個數字。新一代Intel處理器來之前,一樣最快就是只能跑 PCIe 3.0 x4。
來比較一下 x570 的效能:




5GB/s,這才是 PCIe 4.0 M.2 NVMe SSD 該有的速度沒錯~
只能期待這張 z490 撐到 Rocket-lake s 處理器上市時,能跑出一樣的水準了~
既然板子都裝起來了,順便測了一下 PCMark 10 跟 AIDA 的效能~


主機板本身特寫:

MOSFET 上面的散熱片還蠻厚的

晶片組上頭也做了散熱

這個 debug LED 我很喜歡,我是裸機狂,現在除錯卡不好買。

背面的黃色線條目的是為了獨立音源

整張板子上有六組SATA,有部份會跟M.2衝突,在不加裝其它擴充卡的前提下,板子扣掉USB,SATA+M.2 最多應該可以插滿7顆硬碟。

接口方面,比較有特色的是 20Gbps 的USB 3.2 Gen2, 2.5G Lan, 跟Wi-Fi 6。2.5G Lan要記得安裝驅動程式。
USB 3.2 Gen2 的 20Gbps / 8 = 3.5~3.7 GBps 左右,如果找得到一樣快的外接裝置,就跟插在PCIe 3.0 x4 上沒什麼差別。
其它部份就是高階主機板設計,供電跟散熱可以看出都是為了應付超頻~用原廠散熱器的超頻幅度不大,開xmp後跟gameboost後的資訊:

配上 RTX 2060 跑三款遊戲的效能:



1080p 跑這樣沒什麼好新鮮的,處理器沒那麼快來,但 RTX 3080 月底就能來跑 4k 測一下差異。今天剛好發薪水,但是 RTX 3080 還沒上架啊啊啊啊~
反正有買微星 z490 主機板的話,可以看一下PCIe x16 插槽附近有沒有相關晶片,或是插槽上有沒有相關標示,有的話就是有預先支援 Gen4,幫忙回報一下給大家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