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今天把兩片9代處理器用的主機板擺出來測試,一片是微星的H310M PRO-VDH PLUS,另一片是微星 B365M PRO-VH。
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詳細規格再微星官網都有,我大概敘述基本不同之處,首先H310最高支援CPU只到I7,B365最高支援到I9。(不過都上I9了也拿到H或Z版了吧...),兩者記憶體頻寬最高支援到2666MHz。重點來了PCIE通道數量H310最高6條,B365通道最高20條。支援的PCIE通道數越多主機板廠商增加支援的功能也就能塞越多。
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不過我這次只用”最最”一般使用者的搭配跟應用下去測試,一般使用者不外乎內部硬體1顆CPU、1張顯卡、2條雙通道記憶體、1~2顆固態硬碟or傳統硬碟。

今天我用的配置就是模擬一般使用者的配置使用6核心處理器的I5-9400F一顆、Neo Forza 8G DDR4 2666兩條、金士頓 A400 480G 固態硬碟一顆、INNO3D RTX 2060 DDR6 6G TwinX2 顯示卡一張、海韻650W 模組化電源供應器。
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首先來測H310M PRO-VDH PLUS帶來的效能測試結果
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先用甜甜圈燒機穩定測試後張數落在64~65FPS。
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接著測試山豬馬克下的TIME SPY 跑分落在6933。都在合理範圍內~
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接著我們測試B365M PRO-VH
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甜甜圈下竟然一樣落在64~65?!晶片更高階很多人迷思不是主版更好會帶來更好效能嗎?
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不信邪再來跑個山豬馬克!什麼?!分數竟然根本相差無幾落在6968?!
錢太多買兩塊主板?主機板對決H310晶片組、B365晶片組帶來效能差異竟然?!


這種結果會讓很多拿B板卻配置跟我差不多的玩家跌破眼鏡,以為I5、4核、I3就該拿B板,H板是G系列、賽揚在用的。有些人會說主板的供電相數會有差異,老哥呀...兩塊主板都是6相呀..而且H310那片主板塗層用料更好呀...B365那片可沒上塗層呀...

經過這次的測試...可以讓很多人對於主板挑選徹底改觀。除非真要上到額外增加的功能,否則一般配置的硬體用H板根本綽綽有餘...
2020-05-30 15:09 發佈
電源相數一樣的情況下沒有溫度過高,跑分確實沒有太大差異

但是PCI-E通道數還是會"稍微"影響接多硬碟傳輸資料與顯示卡計算的效能(高負載運算下)

如文章內的日常使用確實沒有差異

有超頻還是要看"電源相數"避免過載與主機板"散熱"問題

而多硬碟存取與"重度"顯示卡運算 要依照自身需求選擇PCI-E通道多的滿足頻寬
不要亂吹好嗎?

H310 提供一條 PCIe 16x (3.0) 插槽
B365 提供一條 PCIe 16x (3.0) 插槽

你可以說晶片的效能不一樣造成差異
但擴充卡假設是 8X
插在 16X 的主機板上, 結果會不一樣?

這是想逗誰笑呢?

被鎖功耗牆時
再多相都一樣

那些燒腦者一直以來的盲點
主機板本來就類似於牆壁插座
你插什麼電器就能使用什麼功能
明明基礎版就夠用
不手動超頻需要掛什麼鬼噱頭裝飾
原廠為了減少故障率
負載不了太極端的處理器
自然會預設功耗牆做限制
gbjxgo wrote:
電源相數一樣的情況下(恕刪)


重點本篇H、B板根本無法超頻你跟我扯超頻...

你所謂"稍微"影響的佔比是多少?有數據還是根據嗎?....

都是PCIE3.0 顯卡也是PCIE 3.0 我在配置下就是能營造無感差異。
熊印撐地 wrote:
晶片更高階很多人迷思不是主版更好會帶來更好效能嗎


很早就知道~並沒有
是支援/功能比較多
你是以為PENTIUM+二萬五的板子就會變I3/I5嗎??並不會
早期北橋還在主機板上時 更高階的北橋的確會影響效能 但現在北橋都包在CPU內了

一般組裝還是建議用B360 or B365 原因無他IO擴充比較多而已

另外大多數的H310都是省料版 除非有預算考量 不然至少會選高一階的B版

此外隨著核心數的增加 主機板增加了功耗牆的設定
高階CPU例如I9 搭配低階版時會容易碰到功耗牆而降頻
(這點不管是Intel還是AMD都是同樣的情況)

簡單說 如果是頂配的CPU就最好搭頂配的主機板 中低階就看個人預算選擇適合的產品就好
模糊的問題只會得到模糊的答案 精準的問題則會得到精準的答案
熊印撐地 wrote:
今天把兩片9代處理器...(恕刪)

不意外
如果CPU換i9 9900K
然後看它們的供電相數
應該就會有差了
但如果兩片的承載能力一樣的話 
應該也會沒差
什麼時候同世代板B>H了?
以前認識的板子等級定位上B<H<Z<X
在同代後面號碼也是由小到大,
以前主要是B跟H都不能超,
在介面夠用時,
多數人買比較cp的B板,
後來搞出了殘料板的H 10系列打破這個rule,
不過消費者的態度基本上就只有能超與不能超,
>供電足夠,
>>界面需求
能跑就好,
為商業分割吵這麼多沒意義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