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認為這不是件巧合,就連 GIGABYTE 自家網站美編都認為 NZXT 機殼最搭 AORUS!而且 GIGABYTE 也實際贊助了賽德斯電競館內電競主機配置,有機會過來看看這樣的組合喔!

上次 NZXT H1 開箱中,Z490I Aorus Ultra 有短暫與大家見面,今天就要直球對決,聊聊這張主板有哪些特別,順便開箱交作業啦!

Z490I Aorus Ultra
新一代 Intel Z490 Aorus 電競主板中,唯一 ITX 尺寸,開箱當然要搭配 10th Intel CPU 與美光 Crucial Ballistix RGB 電競記憶體。

基本規格寫在一側,LGA1200、Z490 PCH、Intel 10th CPU,啊嘶!

附件一覽:驅動程式光碟片、使用手冊、SATA 排線、2T2R 天線、RGB LED燈條延長線、前端USB插座延長線、M.2 螺絲/M.2 螺柱、風扇插座延長線 x3條。

標準 Micro ITX 四孔板型,Heatsink 尺寸相當佔據板面,但散熱器安裝都有相當程度上避開,甚至有互相加乘作用。記憶體 DIMM 與 PCIe DIMM 都有鋼鐵護甲

LGA1200 處理器插座,不相容前兩代 8th、9th CPU,別拿來亂嘿!不過散熱器到是可以沿用,有改裝 AIO 水冷或 DIY 水冷玩家,可以省下一筆先。

不過散熱器到是可以沿用,有改裝 AIO 水冷或 DIY 水冷玩家,可以省下一筆先。

後 I/O 規格滿滿,10GbE 不見得用得到,但 2.5GbE 乙太網路已經足夠提供遊戲玩家體驗極致連線網路體驗。近期最夯 Intel WiFi 6(802.11ax)With 藍芽 BT 5.0 無線模組。
共有 6 組 USB3.2、2 組 USB2.0,照顧萬年不換族群支援性,也給了最新 Type-C 介面。一組 Display 影像輸出,搭配 HDMI 2.0,支援最高 4K/60P 解析、21:9 比例輸出、HDCP 2.2 規範。
然後還有一顆小小小小 Q-Flash Plus 按鍵,提供免 CPU、RAM、顯示卡即可更新 BIOS,好用好用!

整個美背也提供防護裝甲。

第二代 Aorus M.2 散熱裝甲
卸下第一層散熱裝甲遮罩,看到的僅是第二層散熱裝甲,提供 M.2 SSD 上方顆粒散熱。

第二層散熱裝甲移除後,看到就是第三層散熱裝甲主體,提供雙面散熱設計,同時可為 PCH 控制晶片(Z490 晶片)及所有 M.2 SSD 記憶體顆粒進行散熱。

M.2 SSD_1 插槽安裝支援 2280、2260 尺寸。雖然式 ITX 小板,但音效方面一樣採用日系電容濾波使用,Front 音效也在這邊。

ITX 板型,又是最高階電競款,當然塞得滿滿。4 個 SATA3 6Gb/s、一組前置 USB3.2 19Pin,與 USB 3.2 Gen2 Front Type-C。支援 RGB FUSION 2.0 燈光控制(那個小小 4 針位置),白色 9Pin 則是 Front Panel。

Clr CMOS、Speaker 兩個接腳,需透過盒裝內附轉接線,才能提供功能上使用。就是你要開機時候"嗶"一聲,要記得接上去喔!

CPU 8Pin 供電旁提供一組 CPU Fan,板子另一側則有三組 System Fan 需要轉接一般 4Pin PWM 控制。沒有 CPU OPT 是我比較意外的,對散熱如此有自信。

背面拆掉散熱護甲後一覽。


背面有 M Key Gen3 M.2 SSD_2,也支援 2280、2260 尺寸安裝,




背板強化護甲同時提供散熱,已經是 X570 Aorus Extreme 等級配置。


I/O Cover 遮蓋檔板,另一個是 Driect Touch II 直觸式導熱管,鋪上7.5 W/mK LAIRD 導熱墊,透過 8mm 熱導管串接 MOSFET Heatsink 與 PCH,大幅強化 Mosfet 熱傳遞效率,維持更穩定執行效率。

2 倍銅、10 層 PCB,乍看之下跟一般 ITX 沒太多差異,但是用料扎實啊!

ISL99390 Mosfet

Parade PS175HDM,HDMI 2.0a 視訊編譯晶片。

MXIC MX25L1606E、iTE

ISL69269 PWM controller。


iTE IT8688E Super I/O,Winbond 25Q256JVEQ 256MBit SPI Flash BIOS 晶片。

Realtek® ALC1220-VB 音效晶片、NICHICON 音效電容。

Intel Z490 PCH 晶片。

IDT6V4 1801BN 全數位 PWM 電源控制器。

GL850S USB2.0 Hub。

Intel WiFi 6 + BT5.0 採用 AX201NGW 網卡配置。

CNVI_WiFi CNVI 介面。

看來看去,由於 PCIe 4.0 也確定跳票了,會不會有其他發展就看看屆時 11 代處理器,或下一代晶片組設定囉!

14 天隔離完帶回來的小禮物,也看不出什麼東西。

都不曉得怎麼抓驅動,結果接上網路 Windows 直接更新驅動,偉栽偉栽我大 Wintel!

更新完這顆內顯在系統管理員顯示為 UHD630。

在 NZXT CAM 裡面看到的資訊,一樣沒有處理器型號,但內顯一樣有。TDP 65W、Comet Lake,預設時脈 2.5Ghz,不過辣個 LGA1159 是怎麼回事? XD

算一下有幾個執行緒... 20個?

14nm、10Core、20Threads,但 CPU-Z 這邊則正確顯示 LGA1200,唉,不重要啦,你猜到哪一顆了嗎?!

20M L3 快取,應該很明顯了。

主板資訊驗明正身,Z490I Aorus Ultra,BIOS 版本 F2。

16GB DDR4 雙通道,美光 Crucial Ballistix RGB 電競記憶體



CPU 單核成績 529.2,多核成績 6177.4。


2.5GHz~4.58GHz。

CINEBECH R20,5259pts。

CINEBECH R15,OpenGL 61.76fps,CPU 2228cb。

wPrime Benchmark,32M-3.094s,1024M-78.972s。

X264 FHD Benchmark,59.71fps。

是說,底下的型號都多久了......

跑 AIDA64 記憶體數據參考!

GPGPU Benchmark。

安裝在 NZXT H1,用內建 140mm 水冷排壓制,FurMark 燒起來溫度壓在 62~67 度間。


用 NZXT H1 內建 140mm 水冷排壓制,待機 34~42 度。

PCMARK10,基本功能 9639,生產力 5640,數位內容創作 4105。

再燒一次,溫度依舊。

你正在等 NZXT H1 嗎?剛好先來張 Z490I Aorus Ultra 搭配 Intel 10th 處理器,再弄組美光 Crucial Ballistix RGB 電競記憶體,讚的啦!
延伸閱讀:
NZXT H1,完美整合自家水冷、電源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