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下是這次介紹的三款主機板快速連結,若是網友們有想要先看哪一款產品的話也可以直接點選連結跳轉喔!
華碩ROG ZENITH EXTREME主機板
技嘉Gigabyte AORUS X399 GAMING7
微星MSIX399 GAMING PRO Carbon AC
華碩ASUS ROG ZENITH EXTREME主機板開箱與規格介紹 |
華碩目前在AMD TR4平台產品線中有三款主機板,其中最高階的一款就是ROG系列的ZENITH EXTREME,主要特色除了具備充足的擴充規格之外,配件內還直接提供了一張PCIe介面的10G網路卡,讓使用者有更快速的網路應用。

外盒背面主要是標示了這款主機板的一些重點規格以及幾個特殊設計,其中比較特別的設計除了有提供10G網路卡之外,主機板上還直接內建了RGB燈條插座、OLED系統資訊顯示以及可擴充兩組M.2固態硬碟的DIMM.2插槽設計。

包裝內除了主機板之外還提供了相當多的配件,包含ROG貼紙、紙本說明書、驅動軟體USB隨身碟、10G網路卡、HB SLI、3Way SL;4Way SLI橋接器、DIMM.2轉2組M.2轉接卡、風扇控制電路板、SATA線標示貼紙、ROG杯墊、六條SATA傳輸線、RGB控制線、兩組無線網路延伸天線、顯示卡支撐架以及一些固定螺絲與前置按建的防呆插座。

配件內隨附的10G網路卡是採用PCIe3.0x4傳輸介面以及RJ45規格的網路連接埠,使用者只要搭配Cat6a等級以上的網路線與10G設備就可以讓電腦的網路傳輸速度提昇至10G的規格。


華碩似乎也給這10G網路卡命名為ROG AREION 10G。

網路卡的外蓋基本上就是一個大面積的散熱片來增加網路晶片的散熱效果。

這款10G網路卡是搭載了AQTIONTM推出的AQC107控制晶片,最高可達到10G網路傳輸速度。底下也附上官方提供的晶片架構圖給大家做個參考囉!


配件內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東西就是目前只有華碩高階主機板才有的DIMM.2轉接電路板,可以讓主機板上的DIMM.2插槽轉接成兩組M.2傳輸介面來加裝SSD固態硬碟。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設計,主要原因除了可以讓有限的主機板面積有更大的空間利用之外,裝在轉接板上的M.2固態硬碟也比較不會因為顯示卡或是其它元件的影響而提昇運作溫度,而且DIMM.2電路板上也能另外加裝散熱風扇來增加硬碟的散熱效果,讓硬碟有更穩定的傳輸效能表現。

華碩ROG ZENITH EXTREME主機板是採用E-ATX尺寸設計,而且除了AMD X399晶片組與處理器供電元件上有加入散熱片來增加散熱之外,I/O背板與音效網路區域的電路也都有加入外罩。

處理器腳座的兩側各有設置了四組DDR4記憶體插槽,就官方規格表示可以超頻至DDR4-3600運作。而在右側記憶體旁邊還有多了一組DIMM.2插槽設計,可以透過配件內的轉接電路板來擴充兩組M.2 SSD固態硬碟。

針對處理器的供電有設置了兩組8Pin電源,讓玩家日後想超頻的時候可以供給處理器更充足的電力。

在主電源旁邊除了有設置實體的電源與重開機按鍵之外,還有設置了主機板電力量測接點,方便超頻玩家來監控主機板的供電狀況。

I/O外罩上有特別加入了一個OLED顯示器,可以直接顯示處理器溫度或風扇轉速之類的資訊,讓使用者可以更快速查看主機板運作狀況。

卸下主機板I/O的外罩時,可以看到供電元件兩組散熱片之間除了有加入熱導管來增加散熱之外,I/O側的散熱片上還有加裝了一個小風扇來增強散熱效果。

主機板針對處理器的供電設計是採用八相供電模組。

介面卡擴充支援方面則是有設置了四組PCIex16、一組PCIe3.0x4以及PCIe3.0x1的擴充插槽,其中第一與第三組的PCIex16插槽可達到PCIe3.0x16傳輸頻寬,而第二與第四組的PCIex16插槽的實際頻寬則是只有PCIe3.0x8。

主機板晶片組上有加入了一個挺大片的散熱片,而且散熱片上的ROG LOGO也有加入背光設計,並可透過內建的AURA軟體來調控燈光。

卸下散熱片後可以看到底下還有設置一組M.2固態硬碟的安裝空間。

除了M.2插槽之外,主機板側邊還有設置了一組U.2與六組SATA 6Gb/s硬碟擴充埠。

主機板的背面左半部以及供電元件區域還有加入強化背板來減少板彎與增加散熱的效果。

主機板背後的強化背板內還有加裝一條RGB燈條,一樣可以用內建的AURA軟體來調整燈色。

主機板除了晶片組散熱與強化背板上有加裝RGB背光燈之外,在記憶體與PCIe插槽旁邊一共還有3組RGB燈條插槽,可以讓有需要的使用者增加裝飾燈條,而且一樣可以透過軟體來同步燈色。


華碩ROG ZENITH EXTREME主機板的I/O區域已經直接設置了固定的背檔板,讓使用者可以省去安裝背檔板的步驟,同時也減少安裝時背機殼刮傷的風險。至於I/O規格方面,主機板上則是直接內建了8組USB3.0、一組USB3.1 Type-A以及一組USB3.1 Type-C傳輸埠。而網路規格的部分除了有設置一組Gigabit頻寬的有線網路傳輸埠之外,還直接內建了一張三天線的無線網路卡。至於音效規格方面則是有提供了3.5mm與光纖音效端子。

I/O背板上的USB3.1傳輸埠是透過一顆祥碩asmedia ASM3142控制晶片轉接,並且還有加裝一顆ASM1543 Type-C裝置偵測晶片。

I/O上的有線網路埠是採用Intel推出的WGI211網路晶片控制,並且還有加裝LAN GUARD設計來確保穩定的網路傳輸。

主機板I/O內建的無線網路卡是Qualcomm Atheros推出的 QCA9008-TBD1,可支援802.11ad無線網路以及藍牙4.2無線傳輸功能,並且還能夠搭配華碩隨附軟體支援Wi-Fi Go功能。

音效規格方面則是搭載了ROG S1220 SupremeFX音效解碼晶片、ESS ESS9018Q2C數位類比轉換晶片以及Nichcon電容來提昇音質表現。

除了I/O上的USB傳輸埠之外,在主電源插槽旁、SATA傳輸埠旁以及主機板側邊還有設置一組前置USB3.1 Type-C、兩組19Pin USB3.0與一組9Pin的USB2.0擴充插槽。



隨附軟體介紹
華碩這款主機板隨附軟體中的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主要是可以讓使用者直接查看或快速調整一些處理器與風扇的設定。

華碩主機板上的燈光調控是透過自家的AURA軟體控制,除了可以快速選擇一些燈光模式之外,若是搭配的零組件也能支援AURA功能的話,一樣可以透過這個軟體來同步或是各別設定燈光效果。

另外,主機板還有提供一個叫做RANCACHE II的軟體,主要功能就是可以撥一部分記憶體空間來當作硬碟快取,一來可以增加硬碟傳輸效率,二來也能減少固態硬碟的讀寫次數。

若是之後有系統轉移的需求,華碩這款主機板也有提供了一個Clone Drive的軟體,可以幫使用者快速備份硬碟資料。

技嘉Gigabyte AORUS X399 GAMING7主機板開箱與規格介紹 |
這次向技嘉借來的AMD X399主機板型號是AORUS Gaming 7,也是目前技嘉在TR4平台產品線唯一的一款主機板。

外盒背後一樣標示了滿滿的功能特色與重點規格表,其中的功能特色主要有RGB背光調控支援、搭載ALC1220音效晶片、採用IR供電元件、4Way顯示卡擴充支援以及內建的NVMe PCIe3.0x4 M.2插槽皆提供固態硬碟散熱片。

底下是外盒上所標示的硬體規格表,給大家先參考一下囉!

打開外盒上蓋會先看到主機板,而底下空間還有一些隨附的配件。

隨附的配件主要有紙本說明書、驅動軟體光碟片、AORUS貼紙、溫度感測線、I/O背檔板、四條SATA傳輸線、RGB燈條連接線、魔鬼粘整線帶、HB SLI橋接器、無線網路延伸天線、前置防呆插座以及CPU腳座外蓋開啟工具。

技嘉AORUS Gaming 7主機板是採用ATX的尺寸規格設計,而且從外觀上也可以看到主機板上不僅處理器供電元件與散熱片有加入散熱片,就連三組M.2插槽也都提供了散熱片來加強硬碟散熱效果,而且I/O與音效電路區域也有加入外罩設計。

主機板上設置的DDR4記憶體插槽一共有8組,而且官方規格號稱可以達到DDR4-3600運作時脈。另外,在每一條記憶體插槽也都有加入金屬片防護,而且插槽之間還有加入了LED背光燈條設計。

針對處理器的供電是採用8Pin+4pin的接頭設計,而且供電元件上的散熱片之間還有加上6mm銅質熱導管來增加散熱效果。

卸下散熱器可以看到主機板針對處理器的供電是採用了8相供電模組設計。

介面卡擴充支援方面,主機板上一共設置了5組PCIex16的插槽,而且跟記憶體插槽一樣有加上金屬片來增加插槽牆鍍。不過這五條PCIe插槽雖然都是PCIex16的設計,但實際頻寬規格只有第一與第三組插槽可以達到PCIe3.0x16,而第二、三與五組的PCIex16插槽的實際頻寬則是x8、x4與x8。另外在M.2規格支援方面,在PCIe插槽區域以及晶片組旁邊分別設置了兩組22110與一組2280規格的NVMe PCIe3.0x4 M.2插槽,並且還直接提供了散熱片來增加M.2硬碟的散熱效果。

除了三組M.2插槽之外,主機板側邊還有設置了8組SATA 6Gb/s傳輸埠。

主機板的I/O區域有提供了8組USB3.0、一組USB3.1 Gen2 Type-A、一組USB3.1 Gen 2 Type-C以及一組鍵盤滑鼠共用的PS/2插槽。網路規格方面除了有內建一組Gigabit RJ-45網路傳輸埠之外,還直接內建了一張M.2無線網路卡。而針對音效輸出支援一樣也是提供了3.5mm與光纖音效端子。

除了I/O背板上提供的USB傳輸埠之外,主機板上還有內建一組USB3.1 Gen 2 Type-C、一組19Pin USB3.0以及兩組9Pin USB2.0前置擴充插槽。


前置的USB3.1傳輸埠是透過一顆asmedia ASM1143晶片擴充。

主機板上的音效規格採用了Realtek推出的ALC1220音效解碼晶片,並搭配WIMA Hi-Fi與Nichicon Fine Gold音效電容來提昇音質表現。

內建的有線網路埠是採用了Killer E2500網路控制晶片。

背板上內建的無線網路是採用Intel推出的Dual Band Wireless-AC 8265無線網路卡,可支援802.11ac無線網路以及藍牙4.2無線傳輸功能。

隨附軟體介紹
技嘉針對自家主機板上的RGB背光是透過自家推出的RGB Fusion軟體控制,使用者在主畫面上就可以直接選擇自己想要的顯示效果。

另外,針對音效體驗方面,技嘉這款主機板還有提供了Creative Sound BlasterX 720音效軟體,可以針對不同的使用情境或是遊戲快速切換到適合的情境模式,讓使用者有更好的音效體驗。

微星MSIX399 GAMING PRO Carbon AC主機板開箱與規格介紹 |
微星目前在AMD TR4產品線中只有推出一款X399 GAMING PRO Carbon AC,從外盒上可以看到這款主機板同樣有支援自家的Mystic Light燈光調控技術,而且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主機板上的晶片組散熱片與I/O音效外罩上除了有直接搭配碳纖維樣式的飾板之外,配件內也有另外提供了金色與銀色飾板讓使用者可以自己更換。

外盒背後一樣標示了許多主機板的重點特色與規格列表,其中比較特別的地方除了剛剛提到的RGB背光與可換飾板設計之外,M.2插槽也都提供了散熱片來增加硬碟散熱效果,而且還有提供無線網路卡以及USB 3.1 Gen 2 Type-C等規格。

打開外盒上蓋就可以看到用靜電袋裝著的主機板,底下空間一樣有提供一些隨附的配件。

隨附的配件主要有紙本說明書、驅動軟體光碟片、主機板替換飾板盒、線材包、SATA標示貼紙、HB SLI橋接器、無線網路卡、無線網路延伸天線以及擴充風扇支撐架。

線材包裡面有提供了四條SATA傳輸線、RGB燈條擴充線、I/O背檔板、固定螺絲以及Gaming系列的龍形盾牌貼紙。

配件內還有提供了金銀雙色兩組飾板,有需要的使用者可以自己快速拆換。

在配件內提供了PCIex1無線網路卡上市搭載了一張Intel推出的Dual Band Wireless-AC 8265無線網路卡,可支援802.11ac無線網路以及藍牙4.2無線傳輸功能。

微星X399 GAMING PRO Carbon AC主機板是採用ATX尺寸規格設計,從外觀上可以看到主機板上有提供了8組DDR4記憶體、四組PCIex16、兩組PCIex1以及三組M.2等擴充插槽,而且不僅記憶體與PCIex16插槽有加裝金屬外蓋來增加強度,三組M.2插槽也都有配置散熱片來增加硬碟散熱效果。

處理器左右兩側各有設置了4組DDR4記憶體插槽,就官方規格標示最高可達到DDR4-3600超頻時脈。

針對處理器的供電是採用兩組8Pin供電,讓有想要超頻的玩家可以提供處理器更充足的電力。

卸下散熱片就可以看到處理器的供電設計是採用8+2相供電模組。

介面卡擴充支援的部分有提供了4組PCIex16以及兩組PCIex1,其中第一與第三組PCIex16插槽可以達到PCIe3.0x16的頻寬,而第二與第四組的實際頻寬則是PCIe3.0x8。在PCIex16插槽之間一共設置了3組PCIe3.0x4 NVMe M.2插槽,可讓使用者搭配兩組2280與一組22110規格的NVMe M.2固態硬碟,而且三組M.2也都直接提供了散熱片來增加散熱效果。

在第一組PCIex16插槽旁邊還有增加一組6Pin電源,在組多顯示卡或是玩顯示卡超頻的時候就可以提供硬體更充足的電力。

除了三組M.2插槽之外,主機板側邊還有設置了8組SATA 6Gb/s硬碟傳輸埠。

主機板出貨時,在晶片組散熱片以及外罩上的兩個飾板都是碳纖維樣式,並且是開快拆的設計,有需要的使用者可以自己更換成配件內提供的其它樣式飾板。



主機板的I/O區域有提供了兩組USB2.0、8組USB3.0、一組USB3.1 Gen2 Type-A、一組USB3.1 Gen2 Type-C以及一組鍵盤滑鼠共用的PS/2連接埠。除了配件的無線網路卡之外,I/O區域一樣也有內建一組Gigabit RJ-45有線網路埠。至於音效端子支援一樣也是提供了光纖與3.5mm音效端子。

I/O區的兩組USB3.1 Gen2是採用祥碩asmedia ASM3142控制晶片擴充,並且還有另外加了一顆ASM1543 USB Type-C裝置偵測晶片。

除了I/O區域的USB埠之外,主機板側邊還有設置了兩組19Pin USB3.0、兩組9Pin USB2.0以及一組USB3.1 Gen2 Type-C等前置擴充埠。另外,主機板角落還有設置了電源、重開機、GAME BOOST實體按鍵以及Debug燈號。

在記憶體旁邊的角落還有另外一個簡易的Debug燈號顯示,當無法開機的時候就可以快速查看是處理器、記憶體或是顯示卡等硬體的問題。

主機板上的有線網路是採用了Intel推出的WGI211網路控制晶片,可支援Gigabit網路傳輸頻寬。

針對音效的部分則是搭載了Realtek推出的ALC1220音效解碼晶片,並且還有搭配Nichicon音效電容來提昇音質表現。

隨附軟體介紹
微星這款主機板也支援自家的Command Center軟體,可以用來監控處理器、記憶體與風扇的運作狀況,並可透過圖表曲線快速調整風扇的轉速。

針對主機板上的燈光調控則是提供了自家推出的Mystic Light軟體,主要是透過下拉式的選單來快速選擇燈光效果,若是搭配的裝置有支援這個功能一樣也可以透過軟體同步調整。

效能實測 |
看完這三款主機板的開箱與規格軟體介紹之後,接著就來看看效能表現的部分吧!這次除了會以各家主機板的預設狀態來測試效能之外,還會另外測試各款主機板將處理器超頻至4GHz後的效能表現。底下是這次測試所搭配的其它硬體零組件,給網友們做個參考。
處理器:AMD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1080 FE
硬碟機:Samsung 960PRO 500GB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DDR4-3200 8GBx4
電源供應器:TT iRGB PLUS 12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64位元
處理器核心效能測試 |
CPU-Z軟體測試
在CPU-Z軟體的單執行緒與多執行緒效能測試中,搭配華碩、技嘉與微星三款AMD X399主機板在預設狀態時的單執行緒與多執行緒的效能測試結果大約都是430~440分與8500~8600分之間。而實際將處理器超頻至4GHz之後,搭配三款主機板的單執行緒與多執行緒的效能測試結果則會提昇到450~460分與9700~9900分之間。

CINEBENCH R15軟體測試
在CINBENCH R15軟體的單執行緒與多執行緒的處理器效能項目測試中,

轉檔效能測試
透過X264 FHD Benchmark測試處理器影像轉檔效能時,搭配華碩、技嘉與微星三款AMD X399主機板在預設狀態時的轉檔效能表現約可達到55~57FPS,而實際將處理器超頻至4GHz之後,搭配三款主機板時的轉檔效能表現約可達到60~64FPS。

顯示效能測試 |
3DMark軟體效能測試
透過3DMark實際測試Time Spy以及Fire Strike Ultra測試項目時,搭配華碩、技嘉與微星三款AMD X399主機板在預設狀態或將處理器超頻至4GHz後的測試結果分別都是在7400分與5100分左右。

PCMark系統整體效能測試 |
實際測試PCMark 8與PCMark 10軟體時,搭配華碩、技嘉與微星三款AMD X399主機板在預設狀態或將處理器超頻至4GHz後的測試結果分別會在3700~3900分與5400~5600分左右。

試用總結
在處理器提供多達64條PCIe3.0通道數的情況下,這次三家推出的AMD X399主機板無論硬體規格或是用料方面都算是相當頂級的搭配,特別是華碩ROG那款還直接提供了一張10G網路卡,擴充應用方面都相當充足。不過因為目前市面上的AMD X399主機板種類相當少,各家大概也都只有一款或兩款產品,而且也都是高階產品,因此價格幾乎都達到新台幣12000元以上,華碩ROG Zenith Extreme的價格更是逼近新台幣18000元左右,對於一般玩家或使用者來說的確是有著相當高的入手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