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麼下關鍵字
網路上找文章都會一直跑出RAID的介紹文
目前我有對兩顆硬碟組RAID 0
是用主機板的BIOS弄的
我想問的是
市面上賣的磁碟陣列卡
和BIOS組起來的有什麼區別
而主機板的是經過 南僑 晶片出來的
而南僑除了 SATA 通道還要協調其他的 IO
陣列卡就不是了,他本身有 IO 晶片,負責的就是 後面的硬碟跟主機板直接的資料傳輸
這就是為什麼企業寧願用 陣列卡做 RAID 也盡量不要去跑主板的 RAID 功能
因為當大量 IO 時,陣列卡的效能會優於主板內建的
Hello !! I'm Jones ^^
賴:Jones.Lee.Info 歡迎找我聊天喝茶
Jones Lee wrote:
差別就是,陣列卡用...(恕刪)
上面2位大大說的就是標準答案,一般的end user用陣列,99.99%都是R0或R1,R0用來加速,R1用來做資料保全,這樣的用途用BIOS內建的就很夠用了,另外提醒版大,現在主機板內建都已經可以同時2顆硬碟做到R0+R1,只是切出內外圈而已,這樣既能保有速度也兼顧了資料安全,但若是真有重要資料小弟還是建議單獨雙數硬碟做R1,小弟是4顆SSD做R0+1,另外在外掛NAS及雲端確保資料的絕對安全,現在開機約8秒鐘可進到GOOGLE首頁

小弟用硬碟的歷史是血淚斑斑,以前還沒SSD的時候為了追求效能極限,超頻是一定要的,甚至曾經瘋狂的買I-RAM並插滿4G的DDR400做硬碟,當年灌XP,4G已夠用,也買過15000轉暴龍做R0,最終才來到現在這樣,坦白說最快的是I-RAM,畢竟就算是SSD RAID0的速度也絕跟不上RAM,所以其實很懷念I-RAM,可惜現在沒有廠商做了,不然以現在記憶體這麼便宜,小弟肯定會插滿32G當作系統碟



a0955999 wrote:
上面2位大大說的就是標準答案,一般的end user用陣列,99.99%都是R0或R1,R0用來加速,R1用來做資料保全,這樣的用途用BIOS內建的就很夠用了,另外提醒版大,現在主機板內建都已經可以同時2顆硬碟做到R0+R1,只是切出內外圈而已,這樣既能保有速度也兼顧了資料安全,但若是真有重要資料小弟還是建議單獨雙數硬碟做R1,小弟是4顆SSD做R0+1,另外在外掛NAS及雲端確保資料的絕對安全,現在開機約8秒鐘可進到GOOGLE首頁
小弟用硬碟的歷史是血淚斑斑,以前還沒SSD的時候為了追求效能極限,超頻是一定要的,甚至曾經瘋狂的買I-RAM並插滿4G的DDR400做硬碟,當年灌XP,4G已夠用,也買過15000轉暴龍做R0,最終才來到現在這樣,坦白說最快的是I-RAM,畢竟就算是SSD RAID0的速度也絕跟不上RAM,所以其實很懷念I-RAM,可惜現在沒有廠商做了,不然以現在記憶體這麼便宜,小弟肯定會插滿32G當作系統..(恕刪)
linux OS 如 centos 6
也可以使用主機板內建raid 嗎 ?
我以前在centos 5.x
發現 windows 下 driver 可以找到chipset ,可以做但是 linux driver 比較少 .
做不起來 .
I-RAM 好像是過去的產品 容量也不大 .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74&t=109838
Intel 正式推出了首款 Optane 3D XPoint 固態硬碟 SSD DC P4800X,並表示這款傳輸速度提升 10 倍以上的 SSD,除了可以做為儲存與快取的空間外,由於傳輸速度媲美 DRAM,因此甚至可作為記憶體擴充使用!
根據《ZDNet》的報導,Intel 發表了 SSD DC P4800X 這款高速硬碟,採用了 PCIe 傳輸介面,目前提供 375GB 容量的版本。Intel 指出,這款 SSD 的傳輸速度,比起 SSD DC P3700 有著 8 到 10 倍的提升。
=> 這好像是更快速的 SSD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