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平價IVY裝機首選主機板--ASUS P8H77-M

Ivy Bridge為目前Intel主流的系列,然而可以應用的主機板非常多樣,Z77、H77、B75等等,但是如何挑選最為適當的主機板為重要的課題
一般主流的用戶基本上是不會使用到不鎖倍頻的CPU,如3770k或3570k,此時就該使用H77的主機板,可以讓荷包做最有效的規劃
ASUS P8H77-M提供完善的軟硬體的支援,且價格又是平易近人,為平價IVY裝機主機板的強悍競爭者
擁有兩個原生的SATA 3以及四個原生地USB 3.0,不需要讓不超頻的玩家購買Z77的主機板
ASUS在軟體方面也做了強大的support,包含了Network iControl、USB 3.0 Boost、GPU Boost等等



外盒完全就是近期ASUS的風格,走低調風



外盒左下角為ASUS P8H77-M所主打的技術以及功能



外盒右上角為DIGI+ 電源控制CPU以及iGPU
並且支援PCIE3



外盒左下角為所支援之技術,包含VIRTU MVP



外盒的背面為ASUS P8H77-M的規格以及主打的功能



內容物包含說明書、檔板、SATA3線*2以及drives光碟



ASUS P8H77-M主體,PCB、散熱片以及插槽的配色濃濃的ASUS味道



ASUS P8H77-M背面,CPU socket金屬背板採用狐狸康的



CPU以及iGPU供電部分採用4+1+1相
DIGI+ VRM提供穩定的數位化電源控制



DIMM可以上4條,最高可支援32GB
頻率可支援DDR3-2200 (OC),並且支援XMP
採1相供電



ASUS獨家MemOK!,讓MB與RAM的不相容可以順利的解決



H77原生USB3.0 19pin插槽,支援前置面板的usb3.0



PCH部分,採用美學設計的散熱片
簡約又不失美觀



上面2個灰色port為H77原生的sata3插槽
下面4個藍色port為sata2插槽



asmedia ASM1083,PCI-E轉PCI的控制晶片



nuvoTon NCT6779D 監控晶片



I/O部分,影像輸出部分提供HDMI、DVI以及D-SUB
2個usb3.0一樣是H77原生




實際上機,測試平台如下:
CPU: Intel i5-3450
MB: ASUS P8H77-M
RAM: Kingston HyperX H2O 2G*2 (XMP#1 @ 2000MHz)
SSD: Mach Xtreme MX-DS Fusion 60GB
PSU: Dell 875W


首先,先介紹BIOS的介面
ASUS P8H77-M還是有支援UEFI,方便普羅大眾調整系統設定



當然還是會有進階模式
Main,可以了解主要的硬體配備



Ai Tweaker,一些超頻的設定就在這裡,可以搾出CPU應有的效能
(其實也可以透過AI SUITE II的auto tuning進行有效率的超頻)




Advanced,針對各個部位做細部的調整



Advanced中的CPU部分



Advanced中的Sata設定
(如果有用SSD記得要切換到AHCI模式)



Monitor,監控系統的溫度、電壓和風扇轉速
並也可以設定風扇智能控制



Boot,可以調整系統開機時的設定



Tool,主要為簡易的bios升級工具”EZ Flash 2 Utility”



此外,進入OS前,使用XMP將RAM設定在2000MHz



進入作業系統後,立馬使用PCMARK 7測試系統分數
得分為4878分



只需要一個按鍵,透過ASUS AI SUITE II的auto tuning
就會使用TurboV以及GPU Boost技術
輕鬆爭取到16% CPU增幅以及18% iGPU增幅




經過auto tuning後,PCMARK 7肯定有長進,分數就直接進步到5138
不單單只有CPU的部分有進步,iGPU部分也會有加強
(誰說非K版的CPU就不能超頻)



使用XMP以及簡易超頻下,當然要測試快取以及記憶體
對於中階主流系統,卻有亮眼的表現



ASUS AI SUITE II的DIGI+ VRM可以設定CPU供電的相位等等
增加系統的穩定性,也可以加強超頻的幅度



由於P8H77-M有搭載EPU節能晶片
所以可以透過ASUS AI SUITE II的EPU做最有效率的節能控制



P8H77-M也擁有FAN Xpert功能
可以調整各風扇在不同溫度下的風扇動力%數,達到控轉的目的
在設定的卷軸,已有不同的情境設定供使用者選擇
(使用FAN Xpert前,記得先按下”測試”,這樣才可以讀取風扇的資訊)



而在Sensor頁面也可以得知系統的電壓、溫度以及風扇轉速
可針對不同的情況做設定



P8H77-M也支援USB3.0隨身碟加速軟體USB 3.0 Boost
(手邊並無隨身碟可做測試…sorry)



Network iControl是一套系統網路設定的軟體



並且可以設定PPPoE,開機就可以直接連線,不需要再按連線的動作



設定操作或執行的軟體擁有網路頻寬的優先權
(預設下,是以目前使用的視窗為優先)
舉個例子就是,在看youtube的時候,另外有下載東西的話
Network iControl會將網路頻寬給youtube



透過Network iControl可得知IP位置以及Mac位置
也可以得知網路狀態以及總流量



ASUS AI SUITE II的更新,分為主機板BIOS更新以及MyLogo
可以透過網路或者檔案對主機板的BIOS做更新的動作
使用者可透過MyLogo對於開機的畫面做更換




ASUS AI SUITE II的系統資訊,可以得知主機板、CPU、RAM的資訊






ASUS P8H77-M本身就是針對非K版的CPU而生,在不超頻的前提下,只要使用H77晶片比較符合經濟效應
即使使用H77晶片組,並不代表就是矮了Z77一大截,H77同樣支援4*USB3.0以及2*SATA3
並且透過ASUS獨家技術,將P8H77-M的效能發揮到極致
對於一般主流的玩家以及用戶,可將P8H77-M納入首要的裝機首選名單中
然而ASUS完善且專業的保固,C/P值絕對不在話下


謝謝各位
2012-06-20 1:04 發佈
這塊比其它3大廠H77 M-ATX還貴,還有一塊PRO的更貴
3190哪來平價?
MSI 華擎的ATX板子還比這塊便宜
真正平價應該是華擎B75 Pro3-M
ASUS P8H77-M 哪裏平價了?

四大廠中, 類似規格中價格最貴的吧.

例如拿這個 ASROCK H77 Pro4-MVP / ASROCK H77M 出來比.

chiyenms wrote:
ASUS P8H77...(恕刪)

同意
H77 M-ATX(H77M)
H77 ATX (H77 Pro4-MVP)
謝謝各位的意見, 同等級的H77主機板, P8H77-M確實比較貴一些
ASUS的產品價格本身就比其他廠牌還要在"高貴"一些
不過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一分錢一分貨吧XD

頑皮熊 wrote:
這塊比其它3大廠H7...(恕刪)



謝謝您的建議
B75的主機板確實是比較便宜, 但在功能上還是會比H77遜色些
而平價一詞, 或許是比較主觀的定義啦, 不好意思
巴比布 wrote:
謝謝您的建議B75的...(恕刪)

平價裝機而言,很多功能一般人也不會用到
耐不耐用才是重點
論平價絕對輪不到ASUS
光1/O最下方的多媒體孔位,ASUS這片中只有三孔

羊毛出在羊身上
頑皮熊 wrote:
平價裝機而言,很多功能一般人也不會用到
耐不耐用才是重點
論平價絕對輪不到ASUS
光1/O最下方的多媒體孔位,ASUS這片中只有三孔
巴比布 wrote:
謝謝各位的意見, 同等級的H77主機板, P8H77-M確實比較貴一些
ASUS的產品價格本身就比其他廠牌還要在"高貴"一些
不過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一分錢一分貨吧XD


這價格定位要小心. 客層的訴求不要變成
類似價格 你出中駟 (H77), 但對方可以拿上駟 (Z77) 出來打


1) 出 H77 的板子, 太過於訴求 想要高品質高功能 的客戶的話,
人家可能一開始就不是在 H77 的市場中找

以 PC Home 價格 (不論住哪邊都很方便買, 運費內含的) 為例
華碩 ASUS P8H77-M 主機板 - $ 3,290
華擎 ASROCK Z77 Pro3 主板 - $ 3,690

H77 板產品是個價格定位要很小心的東西.
想要打 (運作與擴充上) 夠用就好的族群, 價格就開不高, 容易陷入比價競爭; 但
要打想有高功能願付較高價錢的的, 可能人家就直接跑去買 Z77 了


--

2) 而想要標榜在 Micro-ATX 中打這個, 又是加上一個與上述類似的問題

要高規格高功能板子的使用者, 通常就去選 (Regular) ATX 了
限制在 Micro-ATX 規格中打 高規格, 多功能 的話, 大概只能打那種
限制需要在小空間 (小機殼) 中裝機, 但又想要好一點的內容的市場

(Generally, 在台灣這種算 niche 市場; 到日本或歐洲賣與寫開箱文會比較適合)



chiyenms wrote:
這價格定位要小心. ...(恕刪)


謝謝您詳細的解釋...
剛剛也看了一下其他產品的價格, 在價格定位上真的有點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