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小弟目前在用的桌電是N年前自行組裝之電腦
AMD3000+ 939接腳 單核
那時的CPU沒有像現在APU這樣有內建顯卡
頂多就是主機板內建顯卡 或用獨顯
所以對CPU的概念一直停在939的那階段
對APU這概念一直不是很了解
只知道是CPU裡內含了顯卡
現在因為要重新再組一台電腦
所以最近都在逛論壇吸取新知識
以下有幾個問題 想請各位朋友幫小弟解惑
問題一.
CPU用Intel i3-3450 (APU)
若選購之主機板是無內顯的版子
CPU有內顯 但主機板無內顯
這樣要如何接螢幕?
問題二.
CPU用Intel i3-3450 (APU)
若選購之主機板是有內顯的話
這樣在玩電腦遊戲時
是APU+主機板內顯同時運作嗎?
問題三.
CPU用Intel i3-3450 (APU)
若選購之主機板是有內顯
卻又再額外購入獨顯 (例如:Nvidia GTX550Ti)
那這樣不就等於是APU+主機板內顯+外接獨顯
這樣的話 在玩電玩遊戲時
電腦是如何運作的?
以上三個問題
煩請各位朋友解惑
謝謝大家
觀念一.
目前主機板上的晶片只剩近似於南橋的功能
CPU 已經把整個北橋都吃進去了. 包括原本做在北橋上的內顯.
觀念二.
目前主機板是否能輸出內顯, 看後面的接頭是否有顯示輸出埠最快.
雖然還是有一兩種晶片本身就不支援處理 CPU 內顯送出來的顯示信號, 而無法送出內顯畫面.
不過請放心這種晶片的主機板背後當然也不會有顯示輸出埠,
所以一樣, 看主機板後面的接頭就知道有沒有支持內顯輸出.
觀念三.
APU 是 AMD 的獨有名詞, 意指他內建顯示的 CPU
Intel 倒是沒有給這類型的產品什麼稱呼, 仍然當作 CPU
所以請不要幫 Intel 冠上 APU 的名號.
有了這些觀念我們來解答下面的問題 :
FlowerCute wrote:
問題一.
CPU用Intel i3-3450 (APU)
若選購之主機板是無內顯的版子
CPU有內顯 但主機板無內顯
這樣要如何接螢幕?
同觀念二.
主機板已經不存在內顯這東西.
因為含有內顯的北橋已經被整合進 CPU
所以有沒有內顯的能力要看 CPU 本身.
但是能不能接受 CPU 的內顯信號而輸出就要看晶片與主機板的設計.
以下的幾種組合 :
1.可輸出 : 內顯 CPU + 可處理內顯晶片 + 有顯示輸出埠的主機板
2.不輸出 : 內顯 CPU + 可處理內顯晶片 + 沒顯示輸出埠的主機板 ,
例如技嘉 P61-USB3 之類的, 雖然用了 H61 晶片, 但卻沒做顯示輸出埠給你.
為啥不做出來? 因為省板子的成本呀. 當然這種板子售價也會便宜些.
3.不輸出 : 內顯 CPU + 無處理內顯晶片 + 沒顯示輸出埠的主機板 ,
例如 P67晶片, 他本身就不支援處理內顯輸出訊號,
搭載這晶片組的主機板自然就不可能會做出顯示輸出埠了.
4.不輸出 : 無內顯 CPU + 可處理內顯晶片 + 有顯示輸出埠的主機板.
例如最近夯的 Xeon E3 1230 V2 他本身就是沒內顯的 CPU
5.不輸出 : 無內顯 CPU + 無內顯處理晶片 + 沒顯示輸出埠的主機板.
例如把上面講到的 Xeon E3 1230 V2 跟 P67 裝在一起, 當然不會有內顯輸出了.
至於 AMD 的情況
基本上分兩派, AM3 / AM3+ 用的推土機本身沒有內顯.
內顯仍然靠主機板上的晶片組提供, 這就舊時代的作法.
然後 FM1 / FM2 上面用的是 APU ,
情況大致跟 Intel 一樣, 不過簡單了點.
一般 AMD 板廠多半會乖乖把顯示輸出埠做出來.
因為那是 APU 腳位主機板的賣點.
基本上很難買到沒顯示輸出埠的板子
倒是要注意買的 APU 是否有內顯.
FlowerCute wrote:
問題二.
CPU用Intel i3-3450 (APU)
若選購之主機板是有內顯的話
這樣在玩電腦遊戲時
是APU+主機板內顯同時運作嗎?
一般來講.
內顯跟獨顯是擇一運作的.
它們之間不會彼此協同運算.
所以你若插了一張獨顯並以它做為開機啟動畫面輸出...
基本上遊戲效能都是獨顯提供, 內顯就被你鬼隱了.
不過也是有特例.
AMD 買下 ATi 之後, 設計出只要你買 AMD (ATi) 的指定型號獨立顯示卡
就能跟內顯進行 CrossFire (略稱CF, 中文叫做交火, 雙顯卡併聯運算)
不過... 並不是美好的東西.
一來是能交火的就有限定只能是 ATi 的顯卡, 還限定型號
二來是這些限定型號多半也都是低階卡, 所以才能 CF ,
如果你買得太高階, 跟內顯進行 CF ,
先無視驅動程式要不要給你跑, 就算能跑, 遊戲效能還會被內顯拉下來
所以多數人是無視這項技術的
FlowerCute wrote:
問題三.
CPU用Intel i3-3450 (APU)
若選購之主機板是有內顯
卻又再額外購入獨顯 (例如:Nvidia GTX550Ti)
那這樣不就等於是APU+主機板內顯+外接獨顯
這樣的話 在玩電玩遊戲時
電腦是如何運作的?
承二, 基本上 ATi 你可以讓他做到 CF ( 搭 AMD 的系統 ) 不過沒啥意義
一般的情況下還是一樣,
選擇以獨顯開機啟動,
那麼遊戲效能的工作就是獨顯自己攬大局.
反之如果用內顯開機啟動, 那就變成內顯孤軍奮戰.
總之, 顯示這回事還是只有一個會跑, 不是獨顯就是內顯, 看你選擇的是哪個.
不過最近 Intel 跟軟體廠商 Lucid 開發了一套名為 Virtu 的軟體
內建這種軟體的主機板就會多出一些機能 :
例如, 原本買來的獨顯都只能雙螢幕輸出 (因為主要是兩個顯示輸出埠而已, 極少部份能三個同時都有作用)
但只要搭上使用了 Virtu 的 Intel 主機板
選擇正確的模式, 便能進行多畫面輸出 : 主機板若能同時輸出兩個, 加上獨顯的兩個就可以形成四畫面了.
順便解說一下.
在這情況下, i-mode 是以內顯做為主要運算輸出, 獨顯只是提供額外兩個輸出.
反之, d-mode 就是以獨顯做為主要運算輸出, 內顯再配合輸出另兩個畫面.
而目前只要有支持Virtu的主機板, 其合作的獨顯並不限定要誰, nVIDIA 或 ATi 均可.
只要記得裝 Intel 的內顯驅動就成了.

另外, Virtu 這東西也能支援其他運用, 例如用 Intel 的 CPU 附的內顯幫你加快轉檔速度之類的.
這方面的應用可是威得很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