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買到台灣首批的Core2 E6750不知道心情有多亢奮
搭配MSI P35 NEO2-FR彷彿是神兵加利器無往不利
當然五年過去了
再強的老大也拚不過今日的小弟
3D算圖整個悲劇
既然換就要換好一點的才能再拚幾年是吧~
那就一次上吧
預算砸下去不手軟

再會了P35 令人印象深刻的好板

新年敗家大集合i7-2600K / msi Z68A-GD55 / 金士頓DDR3-1600 4GBx4 / Intel 320 SSD 40GB / CoolerMaster V6GT

主機板鳥瞰圖 滿滿的軍規二代用料




實在很搶眼很巨大的CoolerMaster V6GT
順便上演燈光秀

主機板型號標籤 支援SLI與CrossfireX GEN3.0

金士頓HyperX DDR3-1600 4GBx4
我實在很哈銀色散熱片

藍色(HyperX)綠色(HyperX低電壓)銀色價格都相同喔

方便的開關與重啟鍵
整理一下配備規格
Intel Core i7 2600K
msi Z68A-GD55(G3)
Kingston HyperX DDR3-1600 4GBx4
Intel 320 SSD 40GB / WD 6400AAKS / Seagate SATA2 250GB
--未上機配備--
msi Geforce GTX260+
Creative X-Fi XtremeMusic
附上一些簡單測試
很多測試數據在各大站已相當豐富
在此就只附上3D算圖測試軟體cinebench r11.5的數據

小菜4.2GHz

4.4GHz

4.6GHz
至於再上去還沒有測
我想4.8應該輕輕鬆鬆吧

5.0不曉得要加多少壓
原本看上的是P67-GD55
因為不需要內建顯示功能
想把錢花在多一點點效能上
後來看到Z68增加的SRT與Lucid virtu功能實在很誘人


Lucid virtu目前還用不到 但一定用得上
至於Intel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已經讓我感覺值回票價了

來說一下我的策略吧
因為預算有下的情況下不可能買強大的大容量SSD
剛好Intel 320 40GB的價格很便宜
用少量的錢大幅提升原有的傳統硬碟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另一篇文章將有Intel SRT技術實際使用分享
謝謝收看~

--02/11--

附上全部附件
SATA線X4
大4PIN轉SATA電源X1
SLI軟排線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