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780G晶片跟880G晶片有差別嗎?

請問一下,
技嘉GA-MA78GPM-DS2H這塊板子用的是780G晶片,當時他的128MB獨顯很超值,甚至具備HDMI,
最近我看到華擎的880GM-LE滿多人裝的,他用的是880G晶片,但是分享式記憶體,
這兩塊板子姑且不要論有沒有HDMI的話,其顯示晶片誰比較厲害?

大概知道880GM-LE贏在它便宜大碗,
不過這個時期同價位差不多還有微星的880GM-E35、880GM-E41,它們甚至還有HDMI,
是不是選購這兩款會更為超值呢?

另外兩個小問題:
有的主機板強調它可以開核,這是不是進階玩家才考慮的,看影片、看PPS的話應該不需要考慮吧?
現在買記憶體已經不用考慮雙通道,聽說對效能沒有明顯的幫助是嗎?

謝謝大家^^
2011-03-07 11:41 發佈
開不開核不一定是否為進階玩家沒有多大關係,跟C/P值比較有關係,

一顆3核開成功,就等於是用3核的錢買4核,而且開核的CPU要選,

不是每顆都可以開,當然平常只是上上網、看影片...等,

是不需要開核。雙通道跟單通道對於一般使用者沒差,

沒有超級吃重需求,單通道就可以了...

紫米飯糰 wrote:
請問一下,技嘉GA-...(恕刪)

能不能開核要看南橋吧

780G跟880G是北橋
謝謝妳用最青春的歲月陪伴我這麼久^__^
當然有差別
880=780+100
就差100啦
以上是數字的差別


至於顯示晶片誰比較厲害

880G內顯為HD4250
780G內顯為HD3200

理論上是880G內顯比較厲害
實際使用感覺差不多(我的兩台電腦A-MA78GPM-DS2H及880GM-E41)



880GM-LE
880GM-E35、880GM-E41

建議880GM-E35(2根記憶體插槽)

至於開核及雙通道

自己無聊時試試就好
Good。
我發現很多朋友都把HD背的好清楚喔。
怎麼沒把根本就是同一顆改製成改時脈Rename就上背起來哩?
真有趣。
780/785/880差異不在這裡。請再補充。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780G DirectX 10.0 GFX Engine clock(Max):500MHz
785G DirectX 10.1 GFX Engine clock(Max):500MHz
880G DirectX 10.1 GFX Engine clock(Max):560MHz

偏偏製程都是55nm沒改過

不太需要理會780G/785G/880G北橋有什麼差別...
多注意一下SB710/SB850等南橋有無需要的功能差異才是
有餘力就多找一下網路/音效等晶片型號有無災情盡量閃避
北橋雖然有增加功能或變更預設時脈
內顯效能不知該說是好整以暇等對手追上還是新方案不成熟不拿出來...
都是08年推出的RV620延伸
效能根本差不多
無內顯型號當成一片PCI-E晶片都不為過
現在會組AMD就是因為整體便宜且為平台主流產品
常見各板廠一直延用PCB設計
用料上有高低可選
晶片不管高低階基本上同樣共有大多功能
該除的BIOS或PCB和驅動Bug也該差不多固定了
就只是穩定且4~5位數交界價格帶組新機的一個候選組合而已
價差一點點的760不用考慮更別提740就是了
個人是不喜歡什麼開核
超頻玩玩也就算了
開核是不開難過 開失敗更難過 就算成功也心裡有疙瘩
即使預算有限
自己寧願多挪一些給電源和記憶體保有預算內的品質水平
這兩樣零件有時小小的價差卻品質不小落差

3C的價格消長難以預測
想法建議和方案的有效期可能是以年計也可能明天就過期
爬文把當下幾個功能/效能滿意的CPU平台組合總計一下
買3C就只是願意花多少錢買哪個選擇而已
feiteng600123 wrote:
當然有差別880=7...(恕刪)


跟我一樣的板子耶,
綜合前輩們的說法,880G跟780G差不多就是了,
還好還好,至少880G不要比780G還退步,那128MB的獨顯讓我很意猶未盡呢。

我大概知道南橋850具備USB 3.0的功能,可惜850的主機板都太貴了。

不好意思我補充再問一個問題:
如果我已經有一張GT240的顯卡,那主機板是不是該買無內顯比較划算?
無內顯的話可能成本用料會比較實在,之前是聽別人這樣講得...
760g以上780v.780g.790g都是同一塊晶片 同樣sp數量
只差在頻率略有差別 780g以上型號有多硬體解碼功能
785g=780g+dx10.1與新的硬體解碼指令
880g=785g頻率提高
890g=880g頻率提高
740g是690g rename配上sb700南橋
本體上萬法不離宗 都是差不多的東西一直rename而已
效能差不多的顯示晶片 同樣的40sp 再提高頻率改個型號含是打不過一張入門的低階內顕

不是sb850有內建usb3.0
sb800是有原生sata3
usb3.0應該是外接了
無內顕的用料比較實在 這就不敢保證了
多少錢的版子大概就是多少錢的料
電相數.i/o減少是可預計的
不到2k的版子 除非跳水出清 不然大多是有一定程度省料板
如果不是很在意 只要板子沒啥災情
用的穩當也不是不可啦
內顕的板子 主要是為了讓你的顕卡再送修的時候
還可以靠內顕頂著用
如果你有多的顕卡可以備用那就沒差了..

紫米飯糰 wrote:
請問一下,技嘉GA-...(恕刪)


樓上已經講得很多, 酸得很大, 事實上這780G/785G/790G/880G/890G
的基本架構幾乎沒有差異.. 說是rename恐怕AMD也沒膽否認...

這幾款的些微差異不外乎:

1.時脈略有差距.. 90系列時脈高了一點, 效能略強...
2. 支援的記憶體有些不同...
3. 支援的影像解碼有所進步..

事實上, 比較有差異的, 反倒是它們所搭配的南橋晶片..

若論3D性能, 非常遺憾,780G時代, AMD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內顯...
這種接近原封不動的性能, 三年多來已經被Intel趕上....
若單論跑3D的分數, 連近兩年前的H55都已經大致跟上了...

主機板這種東西基本上一分錢就是一分貨, 以同公司產品來看就是如此..
華碩若出兩款880G板子, 貴的那款絕對就是規格比較好的,,
但一般來說, AMD主機板, 2.5K~3K出頭是最佳性價比的地帶..
高出這範圍就算貴了, 低於這範圍八成以上是省料很兇的貨色,,,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