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這功能似乎蠻普遍的
但就不知哪家的比較好用?
目前市場上既有的自動超頻有以下幾種方式:
1. 即時超頻。讓系統在CPU負載變高時自動超上去,負載降下來時自動降下來。最早出現在微星的Dynamic Overclock(一開始非宣示),爾後正式宣佈此功能後對手也推出同功能較勁,如華碩的AiNOS。
1. 自動載入存在BIOS中的廠商內定值。超的速度最快。運作原理是在開機時認板子上的硬體開關決定是否開始測試各組超頻測試值,然後設定一個定時器,時間內CPU沒反應則自動重開,直到開機為止。缺點是電壓可能加得高一點,使用彈性小一點,穩定性與也可能會隨CPU體質而有所差異。具代表性的如OC Genie,OC Tuner的OC Prifile模式,以及TurboKey II就是屬於這類。目前有兩種作法,一種是設定完必須到BIOS設定畫面內儲存後,關掉開關,不然會存在許多限制(如OC Genie),另一種則是直接寫入BIOS設定值的其他廠商提供的同類型功能。
2. 手動選擇廠商內定值。讓使用者手動選擇自己想要調整到超頻值。最早應該是華碩的AiOverclock,後面演化成CPU Level Up等類似功能。
3. 透過外部處理器對CPU進行一步一步加壓-->超頻動作,並將結果存回BIOS中。如華碩的OC Tuner,Auto Tuning的Custom Tuning則是屬於此纇。優點是最具彈性,也可以找到系統極限,電壓相對的也不需要加太高。
但缺點則是速度較慢。
4. 第一,三種混合方式,先套用一組比較安全的建議值,然後再一步一步超到該設定環境的極限。優點是可以找到系統極限,電壓相對的也不用加太高,超頻時間相對第三種方式也快上許多,但相對的彈性就比第三種方式差了一點。如華碩的Auto Tuning的Extreme模式則是屬於此纇。
看你需要哪種方式就採用對應產品即可。
要有壓力才會有所成長...要經歷過苦痛才能感受到歡愉...
要有悲傷才會懂得快樂...要接受批評才會有所進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