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買過MSI X48C的主機板之後,對MSI的品質及售後服務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0rz
甚至還說過,我以後不會再買它家的主機板了
照片1、照片2
不過這次看到MSI進步許多,所以我再次嘗試用MSI的主機板
P55-GD80:密密麻麻的小型IC晶片,也沒有省一堆晶片
P55的北橋已經作到CPU內了,所以北橋散熱片底下是沒有晶片
1個:1394、eSATA(esata usb combo)、同軸、光纖
2個Gigabit網路(Realtek 8111DL)
7個USB
8聲道,內建音效晶片(ALC889)
玩家級的按鈕。中間的兩個7段led在開機的時候是除錯登,之後會顯示CPU溫度
(不過我主機板放在機殼內的,若可以延長接到機殼前方面板,那就太棒哦)
我現在買主板的其中前三項考量是MB的PWM,原本一定要找有數位PWM的主機板
但是後來看到DrMOS的特性也不錯,而且溫度也不高
JMB363可提供2個SATA(NCQ、AHCI)、1個PATA
JMB322可提供3個SATA(RAID 0/1/JBOD)
SATA接頭數當然是越多越好,如果GD80能像UD6看齊,弄個10個SATA的MB
螃蟹的Gigabit Ethernet Adapter(Realtek 8111DL)*2
直接用電表可以量測CPU VTT RAM的電壓
DrMOS的晶片是瑞薩科技R2J2065(還是MIJ的)
CPU的附近的晶片有散熱片、甚至還有熱導管散熱,記憶體這邊的連一小片散熱片也沒有
ALC889音效晶片(8聲道)
3個PCI-E 16X、2個PCI-E 1X、2個PCI(P55如果插兩張顯示卡CF或SLI,會變成8X+8X)
up6218AM是CPU的電壓控制晶片
滿滿的配件,有8個SATA接頭就附有8條SATA線
(我之前買過高階主機板有八個接頭卻都只附4條SATA線)
SLI橋接卡3個、CF橋接卡1個
eSATA外接模組(電源線+傳輸線)
貼心接頭,不用在MB上一個一個去接線
測量CPU VTT RAM電壓的電線
I7 850 ES、DDR3-2000
BIOS比較特別的是可以DrMOS每個的溫度
BIOS內可以儲存六組設定,OC Retry Count 1/3/5(設定開機失敗幾次之後就用原始時脈開機)
左邊是超頻設定,右邊是BIO內顯示CPU的功能
(如果沒有把INTEL C-State Disable,會無法進入windows,這個原因讓我花了一些時間才知道要關閉才能安裝作業系統)
因為我的主機內的CPU水冷AMA900還沒有1156的腳架,所以我先拿工作機來裝
I7 850 ES
MSI P55-GD80
G.Skill DDR3-2000 TD 2G*2
4670 512M
Hitachi 1TB
Seasonic S12-430W
CPU cooler:S1283鍍鎳版
I7 850 ES預設(0.92V 133*20=2.66GHz)
I7 850 ES預設+開啟INTEL Turbo Boost,倍頻多兩倍(0.93V 133*22=2.94GHz)
這顆850我超不上200*20,所以就穩穩跑個200*19好了。
測試數據,850開特波的效能相當於Q6600 oc 3.6G
如果要看測試數據的截圖,請自己點以下連結看圖
850預設 2.66G
850特波2.94G
850超頻3.80G 9-9-9-24、第二張圖
850超頻3.80G 8-9-8-24
Q6600超頻3.24G 4-4-4-12
Q6600超頻3.60G 5-5-5-18
Q6600
DFI P35 LT
G.Skill DDR2-900 4-4-4-12
3850 512M
WD 74G
影隼600W
Cpu cooler:AMA 900+ 水冷
再來是轉檔測試
AVI轉DVD,使用軟體:VSO coverXtoDVD。影片時間:126分鐘
開始時間:下午01:22
結束時間:01:28。轉檔時有569FPS,六-七分鐘就可以轉好兩個小時的影片~WoW
DVD轉AVI,使用軟體:AutoGK + DIVX6.8 code
影片時間一樣是126分鐘,使用Q6600@3.2G轉檔約要60幾分鐘
相同的DVD,轉檔結束,只花了39分鐘
使用AutoGK 換DIVX 7.2 code,在轉檔的時候竟然可以讓CPU使用率到100%
其實我還有很多項目想要測試,等有時間再補完吧
EX:Hyper-Threading是否有實質上的用處、耗電量...等
之前吵得很兇的,INTEL core 2 Qual不是真四核
現在ITNEL原生四核又再加上內建記憶體控制器
看起來就像是集各家之大成
I7 = core 2 + P4(Hpyer-Threading) + K8(Hyper Transport)
1156 I7與I5只差了Hyper-Threading的功能
無論Hyper-Threading是否有其功效,不過我看到工作管理員裡面有八個核心再跑就覺得很高興啦!~XD
雖然這顆850上不了4G,不過以它6K價值可以跑出這樣的效能,我覺得C/P值很高了
以下數據請參考就好了
待機時測得,GD80背部PWM溫度43.5度
CPU燒機時:PWM約51度
CPU燒機時:JMB363晶片溫度竟然有57度~@@,我又沒有用IDE
CPU燒機時:PWM溫度60度,不過比起我的P35燒機時,數位PWM快破百,好多了
RAM燒機時:Dr mos晶片溫度55度,G.Skill DDR3-2000有散熱片但是溫度還是有50度
RAM燒機時:GD80背部,雖然RAM的Dr mos晶片溫度沒有CPU高,但是溫度也不算低
相同的硬體、BIOS設定,差異只有關閉、開啟HT
開HT的效能在3Dmark06、Fritz9有增加
但是詭異的是在DVD轉AVI方面(AutoGK + Divx7.20),(開HT)卻比(關閉HT)多了2分鐘的轉檔時間
耗電量測試是使用電流鉤錶直接量到整台主機的消耗電流,換算成W=A*110
I7 850 ES
MSI P55-GD80
G.Skill DDR3-2000 TD 2G*2
4670 512M
Hitachi 1TB、WD 640G AAKD
Seasonic S12-430W
CPU cooler:S1283鍍鎳版
CPU燒機使用SP2004*8
(開HT)(關閉HT)在待機時耗電量差不多,),但是(開HT)在燒機的時候耗電量增加16.9%
(關閉HT)時,無論是開8個SP2004或是4個SP2004,耗電量是一樣的
i7 850 3.8G 關HT測試圖
i7 850 3.8G 關HT4個SP2004燒機圖
i7 850 3.8G 關HT8個SP2004燒機圖
i7 850 3.8G 開HT測試圖
i7 850 3.8G 開HT8個SP2004燒機圖
液晶螢幕小常識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0&t=539384
連溫度的圖片都可以放上來!
想必大大花了很多時間在測試上面吧!!
的確阿~msi以前真的連技嘉都差一截
但是這次msi P55我組裝了好多台出去
我覺得數量都比華碩多
這次的改進真的是看的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