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這次想為大家介紹的是msi P55-GD65,算是msi P55系列中的中高階產品,
價格大約在6張小朋友上下波動。

本來想看看能不能衝第一做開箱文,沒想到已經被搶先了..

不過沒關係,msi一向是以穩定、好超頻為主打,
這次就針對他們的主打 - 易超頻,來做個簡單的超頻測試。

首先,先來認識這張msi的P55GD-65

P55-GD65 的彩盒
彩盒上面寫出了這張主機板的主要特色與獨家技術
1.OC Genie超頻精靈硬體超頻開關
2.8mm酷派散熱導管
3.Dr. Mos模組:一個Dr. Mos模組,相當於傳統四相供電模組。
4.APS
5.Winki 快速飆網
6.Blue Ray Radio
7.同時支援SLI與CF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配件組
打開彩盒後,裡面的配件組相當豐富;除了SATA、IDE排線、以及電源線之外,還有分別支援CrossFire和SLI的排線各1,以及USB的擴充Port。當然主機板說明書是絕對不可少的,另外還多了一本超頻手冊,造福了有超頻需求的玩家。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P55-GD65全貌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主機版右下方
SLOT部分
2 x PCI-E X16 (支援ATI CrossFireX與Nvidia SLI技術)
2 x PCI-E X 1
1 x PCI-E X 4
2 x PCI
由於P55晶片組的關係,在VGA作SLI或CF時,頻寬仍然是被限制在8 X 8。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易超頻設計 –超頻精靈 + 易超頻按鈕 + OC Genie晶片
1.超頻精靈按鈕
2.電源按鈕
3.易超頻調整按鈕 +、-
易超頻按鈕的設計,主要是讓不會超頻的玩家,也能輕鬆體驗超頻的快感,直接從硬體超頻,發揮CPU極致的效能;另外也讓超頻的極限玩家,省去了許多繁瑣的超頻程序。

直接按下OC Genie超頻精靈的按鈕,使用+、-號,就能輕鬆完成超頻。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OC Genie易超頻晶片
這顆小小的晶片,顛覆了市面主機板超頻的技術,從繁瑣、漫長的軟體超頻,進化到簡單、快速的硬體超頻,也提升了系統的穩定性。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OC Genie的超頻精靈,只需要短短的1秒鐘就可以完成超頻。透過OC Genie的晶片,系統會自動的偵測出穩定的數值,也就是說幫系統做全身健康檢查,經過反覆驗證後,再將參數寫入至BIOS裡;不需要專業的技能,超頻也可以0風險。

OC Genie晶片運作程序 - CPU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OC Genie晶片運作程序 - Memory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主機板左下方
在主機板的設計與配色上可以看出廠商的用心,用料也相當紮實。全銅散熱模組加上8mm超大型的熱導管,不但提升了整體的質感,也替效能加分。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主機板左上方
4 DIMMs DDR3 支援 DDR3 2133/2000/1800/1600/1333/1066
電源使用2 Phase供電
藍色的六孔電壓偵測裝置,是讓超頻玩家能直接量測電壓值的設計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主機板右上方
6 x SATA 3.0 支援P55晶片所提供的Raid功能
1 x SATA 3.0 支援JMB363晶片所提供的Raid功能
1 x IDE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I/O 介面
2 x PS/2 (鍵盤滑鼠)
8 x USB 2.0 (加上擴充的USB x 2共10個USB)
2 x 10/100/1000 Mbits/Sec LAN
1 x Power e-SATA
1 x IEEE 1394
S/PDIF 輸出介面
7.1聲道HD Audio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介紹完主機板,我們再來試試看使用”易超頻精靈”硬體超頻的方便性

下面是使用 i5-750 /2.67G開機直接進Windows所得到的數值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接著,我們按下了OC Genie易超頻按鈕,重新開機。到這裡基本上超頻就已經完成了。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可以看到在系統的自動調校下,將CPU效能提升了11%,到2.9G。
之前發過文的大大好像一次跳3.5G,這樣我的"唉嗚"真的是不健康的..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如果覺得這樣的效能無法滿足使用上的需求,仍然可以按住快速超頻按鈕的”+”、”-”號鍵,自行做調整。接下來也有OC Genie的超頻紀錄:

以下是從2.9G之後,按10次”+”號鍵所得到的數值3.29G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以下是從2.9G之後,按15次效能提升到3.4G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最後,使用GD65易超頻也能輕鬆將CPU從2.6G提升到4G。
效能提升為原來的150%以上!!!
[不專業測試]msi P55-GD65 易超頻精靈測試 (圖已更新修正)

超頻所帶來的效果,便是讓口袋不深的消費者,用同樣的價錢得到更好的效能;而易超頻的硬體超頻設計,更是造福了許多不會超頻、或者是超頻的新手,提供了一個簡單、快速、又穩定的超頻環境。最後,簡介完畢...希望各位大大也能多多分享自己P55的心得!!!!
2009-08-31 19:03 發佈
感謝分享~
剛好提供了一些寶貴的資訊...

6個小朋友喔..還可以接受啦!!
感謝勞主分享

我可以請問一下樓主 OC Genie 跟 華碩的Turbo V (是V嗎?) 哪一個比較好?有什麼差別?

最近有點想換主機板 可是對這方面不太瞭解 謝謝!!

再給樓主一次鼓勵 謝好文

xfactor0081 wrote:
感謝勞主分享

...(恕刪)


謝謝樓主的分享,樓上的問題,我想最易分別的方式就是Turbo V是用軟體超頻,而OC GENIE是選擇硬體超頻,在主機板上有一顆OC GENIE 的CHIP,因此,在近WINDOWS 前,實際上就已經幫你自動超頻了。
但是TURBO V 則是必須盡到WINDOWS後,才能利用軟體去超頻,而且效果不佳。
附和樓上加一

ASXS那個TURBO-V根本是利用軟體來超頻

還在版子上作個假的晶片

超出來的效果也很差

簡直把消費者當白癡耍

msi這個易超頻

比起來簡單多了

JUST ONE TOUCH
mrnash wrote:
附和樓上加一ASXS...(恕刪)

這位大大真厲害.....
你怎麼知道那是假的晶片??
有實際的證據他是假的嗎??
如果有的話~報出來
那應該他們要付你封口費了

否則....看完這些感覺都只是廠商砲來砲去
原本A跟G在打
現在多一家M而已

睡覺去....
樓主~ 有些圖片看不到 可以重貼嗎?
另外請教一下, OC Genie 是不是要在開機前就啟用?
那電腦使用中可以把 OC Genie 關掉嗎? 因為不想一直處理超頻的情況.
還有, 有需要用到好一點的風扇嗎, 還是原廠風扇就夠用?

doli0914 wrote:
樓主~ 有些圖片看不...(恕刪)


不好意思~我把圖重新搬家了..現在應該連結都沒問題了。

不知道doli大所說的處理處理超頻的狀況指的是什麼?
但是要使用OC Genie直接做超頻的話,是在開機前就必須按下按鈕,
我想主要就是讓想不會超頻的玩家或新手能夠省去繁瑣的BIOS設定,
當然對極限的超頻玩家應該還是會偏好進入BIOS微調..

至於散熱的話,看是想超到什麼樣子..
小超怡情應該還好..
如果超到3.5G以上又要玩遊戲的話,建議還是要換...

測試的時候我用的是扁輻俠的風扇4G過燒機,80度C..

3.5G左右在空冷上是比較ok的。
想請問按主機板上的 + - 時,電壓部分會自動加壓是嗎?
cyzcamera wrote:
想請問按主機板上的 ...(恕刪)

我記得並不會加壓,小弟也是用這一張板,按++要開側板就幾乎沒在用囉
話說我的簡易OC,超頻後也才170*19,真懷疑是不是買到爛U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