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請問主機板電磁干擾沒過會怎麼樣呢?(剛看到友站貼一篇某款技嘉市售的板子是有問題的)

台灣人真的不懂什麼叫法規


EMI 跟EMC 其實是一樣的東西

CE規格裡面有包含很多 相關測試 包含 EMI 靜電放測 等等一堆測試 他不只是EMI唷

所以你只要看到 產品上有CE的規格表示他通過 相關測試

CE是歐規 還有FCC 等等...之類



不懂的 人 最好先看一下法規之後在來PO文章 比較不會觸法等等
(好像是什麼毀謗之類的 我不太清楚 )


先搞懂 一些法規 法律 這樣會比較好喔
還好阿~才OVER一點點
我想應該是沒什麼關係的
大大們可能不知道台灣內銷的有些工業設備根本就沒做EMI
商檢局也不會去管那麼多..廠商照賣
曾經有看過電源產品傳導OVER70db的
也就是46+70=116db (單位是db想到就可怕)
還要改設定,不然都破表了
也不見那公司的人有什麼健康上的問題

總之怕的話就來搞一搞吧~搞EMC我們都會有所謂的對策..建議:
1.機殼接地 正確的接地可以衰減很多EMI 還可以減少90%的用電安全問題
2.POWER SUPPLY 至少要有通過FCC或CE (當然前提不是黑心貨)
3.完整的金屬屏蔽 (就是機殼啦) 曾經看過膠殼產品用銅箔包起來差十幾db的
很閒的話可以在機殼內貼滿銅箔
.....嗯...我沒試過..不過應該有效..因為銅是低導磁材料,比鐵還適合
不過我倒是有在電視卡上動手腳,雪花~斜紋~都變很小畫面變很乾淨
4.找一些夾CORE夾在電源線或是你高興的地方
抑制雜訊電流,降低傳導也降低輻射 不過訊號線就要看狀況了
大家是否有注意到日本人比較嚴謹..他們賣的電器電源線上都包了圓柱狀的夾CORE
這讓我想到前一鎮子傳說在火星塞的導線上裝夾CORE...我覺得是很好笑的想法...
5.在電源線串FILTER.. 一個不爽串兩個..串到3級雜訊不死也難
6.CPU散熱片接地...我不知道他們的頻率有何關係..但真的讓電視畫面變更乾淨了

另外技嘉應該不會偷料吧
基本上認證的BOM應該是不能改的..CE是會罰錢的勒~~
呵~好多業界週邊的人

lan port 都模組化的東西了...請元件廠商配合改到過就好了...

richardccfmd wrote:
為何要有電磁相容測試
其實 不影響人健康是其中因素 (尤其醫學用電子隨身設備 心脈器 呼吸調節器 等)
最大原因是要不影響周邊電子設備
與 不受其他電子設備影響


幫推這一段, 怕有人沒看到......這些檢磁主要是設備不要相互干擾.在電磁波對人體
有沒有影響, 跟如果有影響到底在什麼頻率多少量還沒有科學的證據之前, 要幫人體
健康訂個什麼標準是有問題的吧?

電源接地本來就很重要, 怕電磁波影響的人怎麼不先想辦法把你家AC電源搞個接地?
另外, 小弟有個問題想要請教一下, 從事相關工作的大大們, EMI是整個系統下去測的,
如果這麼說來, 買品牌PC當然是一條路, 那買Notebook理論上送測的就是整台系統
也就是說EMI的問題應該比土炮PC或DIY PC來得好吧?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lcy83213 wrote:
如果是走零售市場的, 那就是EVT階段拿幾片板子先在自家的EMI lab測到過
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把那些FCC,CE,BSMI...... logo給印上PCB了
測過EMI的EVT板子跟後來開始大量生產的DVT板子鐵定不一樣
更不用說後來的PCB改版或是更換代用零件甚至是cost down了
哪一家板廠敢保證他們家出貨的主機板的每個工程版本都有測過EMI的?

如果某塊板子受到SI組裝廠的青睞,決定下單大量採購
那這塊板子就非過EMI認證不可, 板廠會去生個特別的工程版本或型號給它
連BOM都是專屬的不太能改


沒錯~~以前待過MB跟NB的生產線(很久以前了).

怕有人看不懂, 講得白話一點好了:
1.送測EMI的板子, 跟你買回家的板子, 根本就會是不一樣的東西~ 什麼板子送測有沒有過實際講起來
不是很重要,因為你家的光華牌(NOVA牌等等)PC內的主機板根本就不是送測的那一塊!!

2.如果是品牌電腦大廠下單的主機板, 才會比較接近送EMI認證的東西,零件是不能亂改的.

以我古早以前待的MB/NB廠來講好了, RD最先costdown的是什麼? 就是EMI對策用的零件!因為
這些東西拔掉或找便宜的代用零件肯定是不影響功能的, 其它東西要動就很有得測了, 抓得不好出問
題RD就操死了....

以前也曾聽人家講送EMI認證的小故事, 例如說怎麼測都不過, 結果換一台CD-ROM就過了(送認證
的其實是主機板). 還有送EMI, 通常會準備個幾塊主機板, 因為就是會發生同一批生產, 用同樣零件
的主機板(當然是送測專用), 用這一塊不會過, 換一塊就會過....板子零件都一樣...怎麼有的會過有的
不過呢? 天曉得......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Ryan0711 wrote:
台灣人真的不懂什麼叫法規
EMI 跟EMC 其實是一樣的東西

小弟我還真的想請教
EMI跟EMC到底哪裡是一樣的東西??
不知道您曉不曉得兩者不同點??
真是令人看了快吐血

何苦自打嘴巴?
話說回來 Y拍也是一堆貼貼紙POWER...店家愛用的很 客人也愛用的很...
有時候愛用者還洗不回來呢...明明朋友在認證公司上班 那些就是名單上面沒有送測的QQ

這種問題比主機板還嚴重的多 至於本來品牌電腦會貴 有一部分就是花在EMI上面 整機測試
不知道害怕電磁波的人 有沒有買品牌電腦...家裡有沒有接地打地樁 手機有沒有不要用
所以大家認為..
因為其他東西電磁波都比主機板大..
所以他們就沒有必要那麼計較這項測試囉?
總覺得焦點都被模糊掉了..

為什麼日本企業總能創造高品牌價值?
還不因為他們非常注意細節
就是任何小地方都不會放過..
會盡全力把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產品做好
台灣人...總是消極的想說..
『差不多就好了!!』,『沒關係, 反正別人做的更差?』

往樓上看看..這樣想法的人有多少?

這是一個態度跟負責任的問題
沒有拱日本的意思, 只是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小弟手上不乏出過技嘉的主機板
何不希望國產企業能做的更好呢?
SERK wrote:
所以大家認為..
因為其他東西電磁波都比主機板大..
所以他們就沒有必要那麼計較這項測試囉?
總覺得焦點都被模糊掉了..

個人覺得
把"電磁干擾"和"電磁波大"混為一談
甚至扯到健康的說法
才是真正的模糊焦點
SERK wrote:
所以大家認為..
因為其他東西電磁波都比主機板大..
所以他們就沒有必要那麼計較這項測試囉?
總覺得焦點都被模糊掉了..


真是夠了
你到底有沒有搞清楚EMC、EMI是什麼呀?
你知不知道主機板要怎麼測EMC和EMI?
你到底知不知道主機板要測EMI,有幾千幾百種的組合呀??

你什麼都不懂,只會捉一個數據來告訴大家
某某某的產品EMC報告有問題
會不會太無聊了一點?
台灣的電腦消費市場大部份是以「自有品牌」為主
講白一點就是自己去組裝
EMC的情況就有百百種
我可以弄一個電腦的case,再差的主機板都能過emi你信不信?
EMI data再好的電腦,有的人不裝外殼
有的人愛炫,裝壓克力透明的外殼
就算用個鐵箱把電腦罩起來,還是會有電源線、信號線牽出來
如果插座沒有地線,你emi再好也沒用

在EMC來講,電腦就是最難測的東西之一
週邊設備幾百種,品牌規格上千上萬
你只要找到適合的,桌子隨便轉一轉就過
就算在這家測不過,一家一家去測,總會找到能測過的
每一家可容許的誤差有8dB,你就算over 0.1 ,就是不會過
但是你到下一家,可能under六、七
你倒是告訴我,你那些數據真的客觀嗎?

你看到的emi data是很絕對的量化數字
但是實際面根本就沒有什麼客觀公正的測試
更不用講送測的Golden sample和量產品間的差異

真不知道你們這些人到底在窮追猛打什麼
什麼也不懂,一聽到電磁波,就在那邊哀哀叫

還能牽拖到什麼日本人的東西做得好
你真的問題不小
一個產品好的定義是什麼?
誰會去注意你的emi under多少??誰理你ESD可以打多少k v
who knwos?? who care??
你買主機板,注意的是支援什麼ic,能不能擴充到四g記憶體,有沒有sata ii
rd在設計電路的時候,首重的是什麼?
電源電路效率夠不夠,輸出有沒有雜訊,做面板的看畫面漂不漂亮,做音響的聽會不會破音
零件能不能cost down?生命週期有多長?

理論上emc考量在設計電路初期就要加進去,layout的時候更有百百種emc rules
就算一條一條去照著做,板子洗出來零件打上去,沒人說得準東西會不會過
emc就是這麼困難而且複雜的東西
就算你很強,你設計的產品emc標準是世界第一
然後咧?銷售量就會全球第一嗎?
如果你是老闆,尤其是3c類的公司,最好你希望你們的產品以emc為首要目標來克服
那生意都不要做了,光是在實驗室就可以耗上一年半載
而且除了本來的RD,還要養一批EMC工程師
技嘉一定有,但是別的公司呢?還有人說msi的比較好,真的是笑掉人家大牙
消費者都希望價格愈低愈好,如果所有emc對策全部加上去
你不會有那個錢去買你理想的主機板
就算你買得起高價的低emc主機板,你其它周邊emc差
組成電腦,結果還不是一樣?
拜託你用成品的觀點來看,不要挑其中一個零件來嫌!!

更何況,一樣的主機板,不一樣的機殼、不一樣的週邊,就會有不一樣的emc狀況
你在這邊吹毛求疵有什麼意義?
拜託你們這些聽到電磁波就挫賽的人去好好研究一下什麼叫emc、emi、ems
如果可以連安規也去學一學
然後去了解一下資訊產品從設計到量產到銷售的流程
最後再來告訴大家說,國產也可以做得更好

一個待過EMC Lab,目前是RD的台灣人留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