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你今天急凍了嗎?


小阿民 wrote:
是台灣商人太厲害了!...(恕刪)


其實賣電腦硬體整體利潤確實不高..

看看現在出來的比進去的多很多就知道了..
一般來說, 零售業都是靠量大取勝.... 最後兼併好幾間下來..
老闆都是同一個...

但是雖說利潤不高, 但是有些硬體也算高.. 最主要就是週邊產品...
鍵盤喇叭等等為大宗..
中國生產的白牌商品, 很多大量購入成本價連三位數字都不到..
隨便賣你就是幾百元, 確實賺很大..

但是主要零件利潤確實不高, 除非你有特殊管道得到特別的價格..
像處理器, 記憶體等,. 基本上品牌越大的零件, 利潤越低...
這些死豬價的主要零件, 要靠衝量及廠商的獎金回扣...
沒這些的話, 真的就是只賺你五十一百的, 不信去看看一顆處理器..
大家的價差能到多少?

不相信, 覺得好賺的人, 自己去批貨賣賣看就知道了, 講一堆也是有人不信...

像Intel/AMD/Nvidia這些廠商, 最主要就是靠廣告及業代進行行銷...
像財大氣粗的Intel, 推出一代新產品, 動輒就是數億美金行銷費用...
因為業代也是大量跟Intel或是大盤入貨, 所以當然要拼命推, 把手上商品銷出去...
所以, 就一堆評測跟開箱文了... 像台灣人最喜歡比數據, 看到那根比較長就很興奮..
很有成就感... 連某些硬體大師都不例外....




howard2214 wrote:
的確!我的國外友人幾...(恕刪)


是啊,要不然你當acer每年那些量是賣給誰?
台灣人?別鬧了。只會自己嫌自己的品牌爛而已。

這篇已經很明顯的告知各位Hynix的顆粒在某幾週的生產有凍結的問題。
很不幸的這批貨剛好在零售品牌市場上就是Kingston用掉了居多。
又很不幸的Kingston是零售市場的第一品牌。
暫時,笨一點到聰明一點的避免方法我都有提了。
請注意一下就好了。

是誰在討論區不斷的利用不實之謠言。或刻意扭曲關鍵字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
不管你是電蝦還是國外討論區都能看到特地的記憶體品牌或特定的顆粒製造商字眼。
小弟在此只不過是幫忙劃上重點。
僅此申明,不再對頭足綱的動物發言做任何回應。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蛙鳴之地 wrote:
是啊,要不然你當ac...(恕刪)


美光顆粒也出事了 >> 請按!,我相信你一定也有相當的專業背景,你一點都不覺得SB的MC有問題?連去想這可能性也沒有?Intel都沒問題?
0_____0 放空 空 空 空 空...........
M01張友樺表示

"這件事情只有三個人知道
一個是海力士 一個是我 另外一個我不能說
根據我手上無法公開的文件顯示 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
就是海力士的錯!!"



不愧是亞洲神人之後 01鎮站之寶

場景一換 變成I+H 沒事 A+H有事的話
大概就變成AMD的錯了
其實我覺得目前凍結的問題大家發生的徵兆都相同
可是造成的原因應該不只一項
有些人是換主機板解決
有些人是換RAM解決
比較慘的是全換+cpu才解決
導致大家討論時不同人的方向會有點出入
Hynix那批有問題的ram是已經確定的案例了
能避免就應該避免
但是為何用了美光顆粒同樣也有中獎機會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就算美光沒問題你也無法確知現在用的這塊主機板+cpu是不是可正常運作

個人解決凍結狀況後曾經把cpu電壓改回auto
因為不喜歡它一直跑那麼高(雖然應該耗不了多少電)
但隔天症狀又立刻回來只好再調回去
說這是主機板的問題還是cpu的問題我都不曉得了~~

iloveit2009 wrote:
其實我覺得目前凍結的...(恕刪)

請問您是如何解決凍結的呢? 調高cpu電壓嗎?

數值是多少,可以參考一下嗎?

ideagoodguy wrote:
M01張友樺表示"這...(恕刪)



!!!

形容地真貼切! 真傳神!!!

其實亞洲神人只是無釐頭了點... 當笑話看看就好..

挖大師還真像Mobile 的張友驊一樣....

專爆他想爆的料... 嘻嘻....

Mobile鎮站之寶.... 千萬人反對我..
千萬人質疑我... 我仍一本挺Intel到底,反AMD到家初衷..
完成我心中打擊業代的正義.....

挖鳴大師.....

bar0106 wrote:
其實賣電腦硬體整體利...(恕刪)

利潤可能沒有別人多
還是有店家不開發票
可是原價屋網路報價單上面已經含稅報價了
怎麼還是跟不開發票的售價貴了一點

而且很多稅早都轉嫁給消費者了
所以你買的東西幾乎都是幫廠商店家繳那些稅

假設 5%計算
5000元產品扣除5%稅=4750元
進貨至少比這個低在幾百元

那我只好再講古~
N年前組一台CORE2 E6300(65NM)整台主機,不包含power
當時店家給我的價錢,如果沒記錯的話是2萬吧(假設2萬,年代久遠)
過了好幾個星期後,我一個網友找我叫我幫他組一台電腦
我就說可以帶你去找店家估價
一樣找同一家店,只是不同店員
最後估價卻比我貴了500元以上
要不是說了我前陣子用2萬買一樣的配備(零組件全部都一樣不變)
最後才改跟我一樣價錢
因為power他說想換新的就 再加買

當時別家店也有估價,也幾乎都比我當初組的還貴一些(不加power)
加上power 店家就會推一些白牌 動物牌的

講古可能別人不愛聽吧!
那就講我上星期買的P8Z68-V PRO
當時網拍價錢最便宜7200多,如果加上運費也要快7400
NOVA有店家賣7790
最後有店家開7400給我,我就直接買了帶走了
因為我趕時間,價格差不多就跟店員說要了! 就帶走了~
那個店員還突然愣住一下(難道沒看過這麼阿莎力的奧客嗎?)
所以說進貨價至少還是比7400低~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賠錢生意沒人做

小阿民 wrote:
利潤可能沒有別人多還...(恕刪)


之所以價差較明顯的原因是:

你有本事衝量... 就像台北光華的硬體..
價格普遍比高雄還低一樣..

像板卡, 筆電這類產品最明顯...

一張建議售價三千的顯示卡, 如果你有本事一次吃五百張下來..
給你單張的價格可能可以拉到近2500....

兩萬五的筆電, 如果你能衝到一定的量, 一台便宜個兩三千也是可能的..

但是, 我們一般人沒有銷售通路, 你叫五百張卡, 你要多久才銷得掉?
沒有足夠的資金, 你承擔得了多少庫存壓力?

像光華商場, 幕後的老闆已經都是那幾個了, 很簡單..
他們一開始比較能拼能衝量, 後來再把撐不下去的店家吃下來..
就便成大恐龍了...

但是, 像處理器, 硬碟這些產品, 一般來說衝量的效果就沒板卡或台系筆電好...
這些東西都差不多是國際級的公訂報價了... 除非你能像聯強, 捷元這種等級的規模...
否則都差不多....

bar0106 wrote:
!!!形容地真貼切!...(恕刪)


蛙大應該也把我當成頭足綱目了,我請教他的問題他好幾天都沒回答了
抱歉!!這幾天對岸有些VPN被封鎖,他可能還在找牆爬回01中
0_____0 放空 空 空 空 空...........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