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

【踢爆】ASUS好多的假相??媽媽常說"乖~聽爸爸的話"...踢爆啦~見第一頁

kill0210 wrote:
切開成本太高了 不過...(恕刪)


所以我才說阿
很多事別亂下斷語...是會撞牆的

說回數位電源這碼子的事好了...很多人一定會一直說三大廠為何都不用
我這時會回問...這控制器的產能能滿足三大廠的其中一家嗎
我是傻瓜狐狸...對偷懶這件事特別的勤奮 https://www.fox-saying.com
s6quegenialpt wrote:
敢作敢當阿...再把...(恕刪)

你可能誤解G.F.大的意思了。

他文章下面有補充:
但要注意,穩壓不是只有電容在做,而是要搭配其他零件(如電容旁邊的R25方塊,電感)和整體線路,不一定用上高級電容就保証有高級電源,最重要的還是主機板的線路設計方式。而現在主機板常常標榜的「分相」,就是把供電的電流和電壓分開成數個,比如原本輸入120W,可拆成四相各30W,由於每一相的負載較低,比較容易保持供電的穩定度。一般說來分相愈多,電源的環境就愈好,但這並非絕對,設計功力還是最重要的。而要看分幾相,可以數一下電容或電感的個數,電容數除二或電感個數通常就是相數,但這只是「通常」,依然不是絕對,照片中的主機板是四相電源。

你可以把每一相供電想成是一個水龍頭,電容則可想成是備用的水桶。
水龍頭的瞬間流量大小是由輸出電感的感值來決定,感值越大,(VL=L(di/dt)),瞬間可以提供的能量就越小。
當換一個水龍頭,打開水還沒出來的瞬間,就先用電容內儲存的電先補上。
當CPU需要瞬間進行大量吃載,高於水龍頭瞬間可以提供的能量時,才會從電容去抽載。
所以水龍頭多,水桶的需求相對的就可以減少。

由於每一相供電最後都是接到Vcore,連上那群並聯的電容,而電容的實際功用只是在switch不夠快時補上缺少的電才會用到,所以顆數並不一定。只要能切換速度越快,需要的容值與電容數就可以降低,並沒有硬性規定設計多少相供電就必須有多少顆電容這種需求。

底下是我上次對這個議題有興趣時找來的某篇學術論文,裡面講得很詳細。
有興趣不妨參考看看:
http://scholar.lib.vt.edu/theses/available/etd-03092002-004940/unrestricted/Chapter4.pdf

要有壓力才會有所成長...要經歷過苦痛才能感受到歡愉... 要有悲傷才會懂得快樂...要接受批評才會有所進步.
傻瓜狐狸 wrote:
所以我才說阿很多事別...(恕刪)


XD 買伺服器板子好了 比較不會有那些誇大的廣告用詞。

我最近有問到EVGA的板子價錢耶,比之前便宜好多,也比網購的1萬7出頭還要便宜很多,有點想考慮去換...

後悔敗家沒一次到位... 結果越花越多,不知道classified跟華碩的,狐狸先生看哪一張比較好呢?

跟p6t ws professional 還有P6T6 WS Revolution比較的話,EVGA那張價位接近後面那張,跟前面那張有點差距。
http://qhuahong.blogspot.com/
無心經過 wrote:
都說是舉例了,沒有適...(恕刪)

因為32相板子還沒正式推出,所以我改從華碩客服那裡取得了真16相的示波器圖與設計方式示意圖:


接下來換您提供技嘉的真24相的示波器圖囉。
要有壓力才會有所成長...要經歷過苦痛才能感受到歡愉... 要有悲傷才會懂得快樂...要接受批評才會有所進步.
kill0210 wrote:
切開成本太高了 ...(恕刪)


合理...我同意樓上大大消費者習慣的說法。

我想如果是領導品牌,用料應該實在,行銷也不能作假。

如果隔壁王叔叔的Toyota引擎蓋打開,
發現跟自己家裡的Lexus引擎零件用料設計一樣,
只是多了幾個空殼子,然後標榜著性能多好,卻沒有數據..

一台60萬,一台300萬..只差在標誌不一樣,
正常人都會覺得不公平吧。

--

回到主機板,在發文第一篇我也點名技嘉的P55-UD6也是嫌疑犯..
只是因為看完整個系列的板子,asus的嫌疑最大,我才特別提出來..

更何況一直打著相數多為賣相的行銷手法,可以攻擊別人家的主機板,
當自己的產品遭受到攻擊的時候卻提不出數據跟證據..這點不就說不過去嘛?

對我人身攻擊也好,說我打嘴砲也好...(沒關係~我才小六罵不痛..)
但是我提出的質疑卻沒有人可以跟我說明!!!卻反而跟我要證據!?

那我指著asus的板子說,用眼睛看就看得出來電感比電容多太多,
再根據主機板電容電感的配置數,
12V(IN)=>電感=>電容=>上MOSFET=>下MOSFET=>電感=>電容=>CPU
明顯比例就不協調...那不就是用假的串接方式!!
(asus支持者y大不肯分享~就拿掉了)

因為不需要多餘的電容..
s6quegenialpt wrote:
合理...我同意樓上...(恕刪)

樓主你可以看看我樓上的發文...。
要有壓力才會有所成長...要經歷過苦痛才能感受到歡愉... 要有悲傷才會懂得快樂...要接受批評才會有所進步.
s6quegenialpt wrote:
吼吼~~糟糕...跟...(恕刪)

人家那是客製化晶片,裡面是人家的專利設計,你又不是他們RD,怎麼會拿得到。
Super I/O,甚至這次華碩的TurboV EVO與微星的OcGene也是同樣的道理,
只要有錢,有想法,每家廠商都可能會找晶片設計廠商自己訂製晶片。
但因為NDA緣故,不把Datasheet丟出應該合理吧?

反正資料我幫大家弄來了,也都貼出來了,有興趣就自己慢慢看吧。
要有壓力才會有所成長...要經歷過苦痛才能感受到歡愉... 要有悲傷才會懂得快樂...要接受批評才會有所進步.
s6quegenialpt wrote:
吼吼~~糟糕...跟...(恕刪)


這就是華碩行銷厲害的地方啊!

技嘉打用料實在
華碩打設計第一

最近ASUS 都用Remark 策略
晶片組都Remark起來不敢讓別人知道
然後包裝得美美的~超厲害!

現在P55 連電容都Remark 成銀色的了(聽說ASUS 有轉投資電容廠喔~)
網頁也不敢寫100%日系固態電容了

設計有多好我看不出來
我只看到從5000元~10000元的P55

硬體設計都是一個樣
散熱片也是一個樣

擺明
只要設計好,零件完全不重要?

s6quegenialpt wrote:
吼吼~~糟糕...跟...(恕刪)



小弟整理了一下JHHC2006大大所貼出來的波形圖~
似乎是說真16相電源就是在一個週期內有16個不同的相位差囉?



那所謂的真24相電源不就是在一個週期內有24個不同的相位差囉?
每次都為了"真X相電源" 在筆戰~
不如各大廠就將波形貼出來看一下~
有圖有真相才能讓大家心服吧~
不然筆戰永遠不會停止......
JHHC2006 wrote:
人家那是客製化晶片,...(恕刪)


據我所知~P.E.M 才是擴展相位用的
T.Probe 依照ASUS 官網解釋只是分配Loading & 散熱
T.Probe 跟相位數,怎麼會有關係?

而48 Hybird Phase= 32+3 Phase x T.Probe
怎麼會成立?

這不是唯我獨尊的膨風行銷,不然是什麼?





  • 7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