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HC2006 wrote:其實如同技嘉之前的說...(恕刪) ====================================================================這塊跟技嘉的UD3P/UD3R級切換方式的差異只在華碩有多了一個便利使用者切換模式的免進BIOS設定也可以快速切換的按鈕設計,除了便利性以外,效果應該是同樣的。====================================================================在小弟看來技嘉 是"進BIOS" 更改切換Gen2 的設定華碩 是"按主機板上的按鍵" 來更換設定以一般使用者的習慣便利性 絕對是 "技嘉" 勝出因為"不需打開機殼"大家認為呢?以行銷手法來說華碩延續 "真"相位的砲火使用PLX在"真"SATA 3 跟"真" USB 3 上面施力我覺得是不智之舉!因為"非真即假"的道理很簡單你在批評對手不是"真的" 之同時然後自家低階量大的產品如P7P55D-E 卻不是使用PLX ?等於重重地打了自己的嘴巴嘛!!而且PLX 的產能與價格也無法應付華碩的量長遠之計,還是要去"跟隨"技嘉的做法但是華碩最近的新口號是"設計決定一切"不是嗎?"用料不是一切阿!!"連番大失誤 實在影響深遠難怪 沈振來先生 將要回來主機板事業群重整旗鼓了!
我愛藍光 wrote:==========...(恕刪) 那麼我請問一下,你買了一個技嘉的UD6板子,這夠高階了吧? UD7為最高階,UD6為第二老大。買了一個UD6回家,連個PLX都沒有,還是跟個UD3R一樣的等級的主機板,這種東西你要買嗎?在U3S6上面,從最低階到第二老大,全都是一樣設計,全部都沒有PLX,只有UD7有PLX設計。低階也要享受U3S6,那就請接受會被CostDown的事實,要享受完整,請買pro以上等級。pro上面還好幾個等級,也比技嘉只有UD7來的多產品選擇。一個低階costdown,一個從低到中高都沒料,卻打著大大U3S6招牌,不會騙很大?是想說周邊速度還上不來就濫竽充數?
kill0210 wrote:那麼我請問一下,你買...(恕刪) 技嘉只有最高階才做PLX而華碩這次是大部分賭在 PLX 上面大家不妨看看簡單的圖解自己做判斷吧!很容易看出華碩那些使用PLX的做法只要接上很多裝置,很容易造成DMI 的塞車(Direct Media Interface)DMI 是跑 2GB/s現在一般人主要還是使用SATA 2 當系統碟技嘉將SATA 3 跟 USB 3.0 拉去CPU的gen2頻寬不受DMI的限制,直接跟CPU溝通!
我愛藍光 wrote:技嘉只有最高階才做P...(恕刪) 這個,我拿了技嘉的手冊來,以下是UD3的手冊截圖。從最低階的UD3來看,一個pci-e x16全速,一個pci-e x4,這走線設計為pci-e x16純粹為cpu北橋內建的,x4那條為P55上的。當一張顯卡時,OK都沒問題,大家都不搶頻寬。當2張顯卡時,pci-e x16自動降成x4,這也就算了。如果你pci-e x1還外接了一張音效卡,那最慘的情況來了,當pci-e x1有安裝介面卡時,pci-e x4將以x1運作。這種CF,乾脆廢掉算了。最好的UD6我也拿來了要使pci-e x4做x4運作,得廢掉x1的槽跟E-sata,意思是說那x4只能當x1跑,不然會把其他功能捨棄。UD6可以做x8雙CF,但是重點來了,技嘉全線產品手冊裡面,Marvell 9128都只有x1的頻寬,這是完全不足SATA3的頻寬吧?懶得再打,我就直接把我在另一篇文章寫的內容直接再貼來一次,這是從技嘉官方網站下載回來的使用者手冊。從配置圖上面來看,你那個圖可以說根本就跟主機板配置完全不同。
kill0210 wrote:這個,我拿了技嘉的手...(恕刪) Marvell 912x 這個控制器 只能接受 x 1 的訊號所以技嘉與華碩拉CPU Gen2 的做法並無不妥由我貼的圖來看很容易看出華碩那些使用PLX的做法只要接上很多裝置,很容易造成DMI 的塞車(Direct Media Interface)DMI 是跑 2GB/s現在一般人主要還是使用SATA 2 當系統碟技嘉將SATA 3 跟 USB 3.0 拉去CPU的gen2頻寬不受DMI的限制,直接跟CPU溝通!http://www.marvell.com/files/products/storage/sata/mrvl_88se91xx_pb.pdf
我愛藍光 wrote:Marvell 91...(恕刪) 我想你沒看清楚技嘉手冊給的配置圖吧。第一,NEC晶片、Marvell晶片都是連在P55上,都是x1速度。並非跟cpu內的pci-e 2.0 x16北橋連結。第二,Marvell的確只能吃x1,給他pci-e x1 1.1的他吃,給pci-e 2.0的也吃。PLX是把4條P55的1.1轉成2.0,再給Marvell吃。至於技嘉,沒有PLX,直接給Marvell吃1.1的x1。第三,如果技嘉給錯配置圖,就如你所說,直接拉cpu內北橋來連結。1156 P55架構就只有cpu北橋2.0 x16一個 P55 1.1 x1 八個。從cpu內部切x8出來,原因是cpu內部那組只能做x8 x8切割,勢必x8得直接被吃走給Marvell & NEC,那麼問題來了。第一,被U3S6吃走x8,那麼只剩下cpu北橋X8,P55 x1 八個。北橋不動,P55得切割成x1 四個 x4 一個。為啥這樣? 得做出crossfireX,勢必得變成這樣。那麼可以看到從UD3到UD6都是只會有x8 x4的crossfireX。全系列就只有UD7不會有這種半殘廢的crossfireX。UD7有NF200 PLX,不會造成這問題。但是消費者呢? 不買頂級,就只有x8 x4。ASUS只有低階才會x8 x4,誰的方案較好,一眼就看出。
kill0210 wrote:這個,我拿了技嘉的手...(恕刪) kill0210兄這樣不行喔,你要拿ASUS的設計來對照一下,同樣跑CF+接張音效卡,說明頻寬是怎麼樣分配。我愛藍光 wrote:技嘉只有最高階才做P...(恕刪) 這張是廣告文宣嗎?怎麼跟kill0210兄貼的使用手冊上面畫的不一樣該不會技嘉又要造假欺騙消費者吧。
吃光DMI的場合好找嗎?除了U3S6,連在P55上的剩兩根PCIE 1.1 X1、內建晶片跟SATAII一般除了儲存裝置跟顯卡,還有什麼跑高流量的東西?插物理卡而且可以吃掉250MB/S(還是該算500MB/S?剩1750MB/S,假設實際值砍半,875MB/S內建網路跑滿假設有75MB/S,還剩有800MB/S跑儲存裝置耶?